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群雄逐鹿:市场进入全新的机构博弈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0:3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由于QFII和保险公司无持有人赎回压力及排名压力,因此 “重拳出击,长线持有(优质行业龙头品种)”是其鲜明特点

  给有望从优秀向“伟大”进军的上市公司一定的溢价,是战胜市场整体估值吸引力下降的重要战术

  2007年,机构将紧紧围绕三条主线投资:金融、房地产、设备制造明显受惠于强劲的经济增长,要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就必须选择这些行业

  没有永恒的价值,机构将固守寻找被低估的价值股的信念,遵循增长、升级、创新和垄断的主线来均衡配置。在行业上,把握内需驱动、持续成长的投资主线

  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QFII和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入市以及规模的迅速增长,使得市场博弈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证券市场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机构投资时代。机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成为引领股市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在机构主导市场的格局中,投资者只有跟随主流资金和新增资金的动向,把握机构投资脉搏,优化持仓结构,积极挖掘核心资产和潜力品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机构投资者 市场地位明显提升

  1、规模日益庞大 市场份额已逾三成

  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大体可分为基金、QFII、保险、券商、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等七类(见表1)。相关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中的基金、券商、QFII、保险、社保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所持市值已达6355亿元,约占1.8万多亿元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中国股市正在进入机构博弈时代。

  然而,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仍然偏低(见图1)。

  2、引导市场作用日益明显

  在2006年的行情中,机构投资者明显表现出领先一步的状态,获取了远高于大盘的超额收益。我们看到基金每个季度重点增持个股均出现大面积拉升态势。如在二季度,基金大幅增仓“吃喝逛”等消费类股票,代表性股票苏宁电器大涨71.4%,

五粮液股价则翻了一番还多。而QFII从2005年就重仓钢铁股,虽然在2006年前三季度总体表现平淡,但QFII始终坚定持有。在今年三季度后钢铁股涨幅惊人,宝钢上涨超过70%,QFII的长线投资获得了巨大回报。在三季度中,基金增持比例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其持有市值环比增加了182.81%。而房地产行业在三季度的同期涨幅达到23.68%,三季度之后又大幅上涨55%,远高于同期大盘涨幅。而遭其减持的机械和消费等行业部分个股则表现不佳,如振华港机三季度下跌近18%,这都显示出机构投资者的调仓对整个市场涨跌的引领作用。

  二、机构投资者 市场投资行为分析

  (一)趋同性分析

  1、深挖行业龙头

  基于共同的价值投资理念,机构投资者普遍对管理能力突出、发展战略清晰、业务价值独特的龙头公司青睐有加,坚定看好。这首先是因为行业龙头公司的市场地位决定了它们应享有更高估值,其次是龙头公司盘子较大,对机构来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运作起来可以做到进退自如。

  从基金三季度十大增仓股中可以看出,前五名的招商银行、中国石化、民生银行、中国联通和万科A的增仓市值均在16亿元以上。大秦铁路的持仓市值超过20亿元,位居新进股的首位。这些公司在其所属行业中都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基金总体选股思路是越来越贴近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和上市公司。

  持续持有优质行业龙头品种是QFII进入A股市场以来的一大鲜明特点。从三季度统计显示看,这一特征依然没有改变。三季度QFII持有前十大重仓股为招商银行、宝钢股份、鞍钢股份、上海机场、万科A、中兴通讯、浦发银行、燕京啤酒、S青啤、宇通客车,这些股票在各自的行业中均处于领袖地位。

  虽然目前券商投资的明显特点是分散投资、各自为战,但他们同样也看重行业龙头公司。由于券商自营规模相对较小,券商对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更加偏重。比如在三季度,券商重点增仓了东方电机、盐湖钾肥、烟台万华、赣粤高速、S东锅、宇通客车等二线蓝筹股。

  2、注重主题投资

  (1)人民币升值概念下金融地产成最爱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机构纷纷选择银行和房地产作为主要投资标的。银行股在业绩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中间业务发展空间预期、外资并购及税制改革等因素刺激下,其成长性已成为机构资金的共识。从行业投资结构看,金融股成为QFII、基金、保险机构的最爱。如招商银行、浦发银行、S深发展、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上市都成为各路机构的新宠。三季报显示,险资分别持有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2.22亿股、1.43亿股、1.21亿股和8128万股。从全年保险资金运作轨迹看,对银行股长线持有,持仓呈逐季加码态势。2006年以来,险资在银行股上重拳出击,收获颇丰。作为人民币升值受益品种的大市值蓝筹,银行股已成为机构战略性仓位配置的重要目标。

  在人民币升值及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前,房地产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不会改变。基金、保险和券商三季度继续关注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区域龙头上市公司,同时把握新会计准则下持有物业地产股和商业地产股的资产重估机会。基金对万科A、金地集团、招商地产等房地产龙头股的兴趣不减。地产股中的万科A、金融街、北辰实业是三季度新进的保险重仓股。三季度券商对人民币升值受益明显的地产股青睐有加,对金融街、金地集团、栖霞建设、泛海、招商局、龙元建设、S浙广厦等地产股继续持有或增持,南方证券大手笔新增金地集团,而长城证券逆势增持亏损地产股天鸿宝业耐人寻味。

  (2)青睐消费品投资

  受益于宏观调控和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消费及相关服务必将替代投资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食品、零售、旅游等消费品主题投资受到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共同青睐。三季报统计显示,在股票型基金中,有70家基金持有贵州茅台、52家基金持有大商股份、39家基金持有苏宁电器,基金重仓持续持有消费品股为其带来巨额投资收益。从券商持有股票情况看,三季度券商对未来仍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的消费品概念股如饮料食品、商业零售、旅游以及医药类优质上市公司均进行了增持,如对具有品牌优势和定价能力的食品饮料成长股山西汾酒、重庆啤酒、水井坊、国投中鲁、维维股份和光明乳业积极增仓;继续持有和增持部分医药股如金陵药业、复星医药、南京医药和广州药业等;积极增持旅游股峨眉山和中青旅。在QFII关注的投资品种中益民百货、第一食品等商业股一直被收入囊中,而燕京啤酒则持续被瑞士银行和富通银行重仓把持(三季度末合计持有7000余万股,占流通市值近15%)。由于中国消费服务业占GDP比重仍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迈入消费者时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居民对住房及教育、食品饮料、商业零售、旅游、医疗保健、交通通讯(3G)、文化传媒(

数字电视)、软件、金融
理财
等服务型消费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此,奢侈品、快速消费品、连锁商业零售和休闲服务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最大的投资机会还将出现在这一领域。

  (3)捕捉主题投资机会,积极参与机械、传媒和奥运等主题投资

  三季度机构基于价值重估、坚持成长投资理念,注重创新的投资策略,沿着更广的视角去精选个股,战略性地选择主业突出、竞争力较强、成长性良好、从长期来看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安全边际较高的细分行业龙头或大行业中的小型潜力公司作为主要投资对象。重点挖掘机械、3G、传媒网络和奥运主题。

  三季度,券商对装备制造股上加大了建仓力度。擅长捕捉主题投资的东方证券对经纬纺机、山推股份、时代新材和太原重工等机械股增仓,而中信证券建仓大冷股份和西北轴承。三季度,保险公司在装备制造股上也加大了建仓力度。平安人寿重仓柳工和江南重工,中国人寿重仓安徽合力。

  随着政府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将提供3G服务,北京奥运成为3G进入实质性的契机,从而促使3G板块的重新定位。3G大规模商用将使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发展阶段呈现出跳跃式增长的局面。3G、传媒等主题投资也进入保险和券商机构的视野,险资增持歌华有线、用友软件。部分券商加大对3G和传媒网络股如东方明珠、生益科技、华胜天成的增持力度。季报显示,机构提前对奥运主题进行布局,积极增持北京的地产、城建和旅游以及商业地产股如北京城建、北京城乡、北新建材、中青旅和中国国贸等。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