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08:34 汇通网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汇通网10月24日讯——上周五(10月21日)欧美时段,美元指数进一步扩大涨幅,最高触及98.81,为逾八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加元短线暴跌以及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继续升温成为美元重现王者风范的主要推手。

 

  加拿大消费端疲软棒打加元

  周五公布的加拿大零售销售和CPI指数双双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该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加拿大央行的宽松压力或加剧,加元汇率进而遭到打压,美元兑加元盘中最高触及1.3354,创3月18日当周以来新高。

 

  美元兑加元分时图

 

  加拿大CPI月率、年率

 

  加拿大零售销售月率、年率

  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9月CPI年率增长1.3%,不及预期的增长1.4%,前值增长1.1%;加拿大8月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1%,不及预期的增长0.2%。

  数据出炉之后,路透社点评称,加拿大8月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1%,因新车、二手车和汽车零部件商品销售走低。分析师预计在第二季度由于阿尔伯塔省森林大火导致经济萎缩后,加拿大经济将在第三季度反弹。但该国三季度的前两个月零售销售表现都疲软,暗示其该季度经济复苏力度或不及预期。

  【波洛兹扬言放松银根】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表示,他可能采用非常规举措,比如前瞻指引、资产购买、量化宽松和负利率。业内人士相信,加元汇率走低符合加拿大的经济利益,也是加拿大央行最希望看到的。

  业内相信,在未来的一段事件里面,加拿大央行打算进一步使用政策工具打压加元,以刺激本国的出口和经济。

 

  National Bank资深分析师Krishen Rangasamy评论:“这个信息很明确。他们希望加元走疲以支撑出口。”

  CIBC Capital Markets的外汇策略主管Bipan Rai评论:“这是在对汇率示警,目前加元汇率高于公允价值以及加拿大经济所需要的水平。”

  蒙特利尔ForexLive汇率分析师Adam Button也表示,央行希望加元出现更多的贬值,以利于本国出口。

  不过,近期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楼市已经达到泡沫水平,降低利率可能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和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因此不少业内人士不太相信加拿大央行震敢于降息。

  美元多单升至1个月新高

  根据CFTC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汇市投机资金连续第四周增持美元多仓,净多仓增至约九个月高点。

  截止10月18日当周,美元净多仓升至184.4亿美元。此前一周为147.2亿美元。当周美元净多仓为1月底以来最高,且已连续第三周高于100亿美元。

  新泽西州Forex.com研究主管James Chen表示:“各界普遍认为12月加息的可能性远高于11月。”

  不过Chen指出,希拉里若能维持并拉大对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优势,选举相关风险可望持续消退。Chen称:“这有可能为美联储11月采取行动打开一扇门,尽管可能性不高。”

  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周三(10月19日)表示,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发展,美联储可能在今年稍后加息。

  花旗集团的汇市策略部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表示:“部分美联储官员的讲话给人的感觉是,决策者已准备好在12月采取行动,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场认为,如果希拉里而非特朗普当选,12月加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北京时间8:13,美元兑加元报1.3346/47,美元指数报98.66/68。

责任编辑:张伟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