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08:18 汇通网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汇通网10月19日讯——欧洲央行本周四(10月20日)将举行货币政策会议,而会议的焦点最终落到德拉基关于资产购买计划的说辞上。各大银行策略师们在客户报告中纷纷表示,任何有关欧洲央行减可能减弱QE(量化宽松)的暗示,可能导致债市大幅抛售。

  利率市场预计,此次会议将给出鸽派结果

  欧洲央行引发的欧元变动将是短期的,因为欧元前景依然系于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加息的预期预计欧洲央行本周按兵不动,理由很多,包括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等风险事件;此外,欧洲央行的最新经济预期将在12月份发布,对QE计划进行技术调整的前景,将受到密切关注。

  以下是各大投行对此次会议的前瞻:

  美银美林:德拉基需要撤回降低宽松讨论,避免市场负面反应

  该行研究团队称,预计德拉基发出鸽派声音,拒绝谈论提前降低宽松;基本预测,是欧洲央行将在12月份宣布,延长每月800亿欧元的QE至2017年9月,欧元可能疲软;不过,影响不会持久;如果12月份美联储加息、欧洲央行延长QE,预计欧元兑美元低于1.10;此外,QE讨论似已从减码转向技术层面;修改QE指标降低核心利率,会加剧牛市进一步趋平的风险。

  苏格兰皇家银行: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提升

  该行研究团队表示,在市场押注一个不确定结果的情况下,理事会对外沟通并非易事;沟通失败可能引发欧元债大跌、边缘国家息差扩大、收益率曲线趋陡;不过,预计市场波幅会低于“德债怒火”事件;如果欧洲央行发出QE将延期的强烈信号以及其他宽松姿态,预计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高50-70个基点,投资者应该会预计收益率下行、牛市趋平、边缘国家息差缩小等可能性;该行的基准预测是,欧洲央行将于12月份宣布将每月800亿欧元的购债规模延长9个月。

  瑞银

  该行研究团队称,基准预测依然是欧洲央行将在12月份宣布QE延长6个月,维持每月800亿欧元;不过,鉴于经济增速的韧性、通胀升高以及担忧低利率的副作用,相 信12月份会议不会轻易排除降低宽松强度的讨论;预计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升高,年底达到0.15%,明年底达到0.50%

  高盛

  该行表示,德拉基将在本周的讲话中强调“QE时间取决于通胀前景,延长QE没有技术障碍”;该行继续预计,欧洲央行在12月份将QE延长到2017年3月之后,至少初期维持每月800亿欧元的购债规模;虽然欧洲央行可能有理由证明自己可以讨论降低宽松,但理事会大多成员依然认为,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净效应是积极的。

  花旗

  该行研究团队称,德拉基可能不会鹰派,但在减码可能性问题上可能也不会如普遍预期的那样鸽派;基准预期是本月会议宣布将债券/发行人的上限从33%提高至50%,并放松合格证券的收益率下限规定。

  摩根大通

  该行研究团队指出,预计本周欧洲央行无变动;延长QE与形式调整的讨论是相关联的,可能在12月份一起采纳;欧洲央行几乎100%肯定延长QE,只有20%的可能性会降低每月规模至600亿;两派妥协的结果,可能是将QE延长6个月,而不是9个月。

  巴克莱

  该行称,预计要等到12月份才决定QE延长或指标调整;如果本次会议有什么宣布,最可能是技术指标调整,而不是QE延期,基准预期是12月份宣布QE延长6-9个月。

  野村

  该行认为,更强的QE延期暗示将保持欧元兑美元目前的跌势,收益率曲线趋陡和稳定的风险人气也将维持美元兑日元的升势;如果欧洲央行沟通进一步加大市场对近期减码的担心,曲线将趋陡、风险人气恶化;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日元近期走势将遇到挑战;但这不是该行的基准预期。

  德意志银行

  该行称,欧洲央行可能等到12月份才宣布QE技术调整;但德拉基可能给出一些暗示,维持对收益率曲线熊市趋陡的策略判断

  裕信银行

  该行表示,欧元有上行风险,因其弱于大盘说明,一些市场参与者可能在就欧洲央行宣布一些事项做出准备;不过没有更新经济预期的情况下,欧洲央行现在宣布政策变动为时尚早;该行基准预期依然是,欧洲央行在12月份宣布QE延长6-9个月。

责任编辑:张伟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房产税能长久有效稳定房价

欧美政府征收了高额房地产税之后,大量提供各种类型且租金稳定的住房,使多数普通民众无需非得购房而居。如新加坡政府筹建的公共房屋——组屋,就是绝大多数新加坡人的住所,这就使得人口密度远超北上广深的新加坡的普通百姓根本不必为住房而担忧。

飞机高铁票价放开意味着什么

此番机票价格进一步自主放开,会促使客流大的航线机票价格上涨。但航空公司应调整航线网络,优化与高铁直接竞争航线的运行班次,形成阶梯竞争与空铁合作。

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优于西方

全球经济数据证明,中国新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效果远比西方成功。事实也说明,这种成功归功于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但这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供给侧政策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选项。因此,后者将继续经历缓慢增长。

环境污染不是追求GDP导致的

印度没有像中国一样去追求GDP,但中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印度也一样存在,而且比中国还严重。所以,这些问题只是因为中国过去追求GDP才导致的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