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 汇改领跑2014改革之路

2014年03月18日 10:57  FX168  收藏本文     

  引言:人民币日交易波幅扩大一倍至2%的消息引发多方高度关注,本文将全方位揭示央行汇改背景以及该决定影响的来龙去脉,并汇总各大机构对该重大事件的关键解读,详情见报告附件。

  周一(3月17日)是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扩大至2%的首个交易日,与中间价小幅上涨“背离”的是,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市场则继续贬值,收盘创约11个月的新低,全天最低下探6.1818,较当日中间价下跌逾0.8%。

  中国央行(PBOC)上周六晚间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日间允许波幅扩大一倍,从围绕中间价上下1%扩大至2%,这次改革是人民币汇改进程中一次里程碑式的节点,足以和2005年7月启动首次汇改相比。央行应利用本次汇改波幅扩大契机,充分发挥市场在汇率机制中决定性作用,真正实现有管理的自由浮动的终极目标。

  从波幅“翻番”的首个交易日来看,市场力量推动了即期市场创阶段性新低,显示市场对短期内的人民币走势有分歧,阶段性贬值预期仍存。但从中长期来看,有充分弹性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业界分析认为,人民币扩幅早有先兆:

  首先,政府报告嗅出扩幅之意。自2010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反复明示或暗示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主线不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其次,即期汇率波动加剧。在本次汇率波幅的扩大之前,市场行情已做了足够的铺垫。人民币在2月春节以来波幅较以前明显活跃,甚至在2月28日当天,即期汇价盘中曾跌幅达524点,创下汇改以来最高跌幅,而当日收盘又大幅回调近300个基点。而人民币即期价格在3月初时隔两年再度出现弱于中间价的现象,显示人民币开始以中间价为轴线开始上下波动。

  第三,政策目标存分歧,市场定价方为出路。此外,先前市场对于人民币单边大幅贬值的猜测还主要停留在央行干预打击套利资金层面上。但问题在于,套利资金的成本分布和规模的界定都难以量化。这也招致所谓的“央行干预”将难以真实评估其成效。但实际上,中国在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保持汇率相对稳定与资本相对流动这两个目标之间已经产生了冲突,反而危及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而最终放弃汇率稳定这一目标,让人民币由市场定价才能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对于人民币扩幅的影响,市场分析认为:

  首先,这将有助加强市场定价能力,推行资本项下可兑换。

  一方面是央行推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即打破单边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央行推进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内在要求。

  央行本次扩幅是推进整体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国际化的先锋军。2014年,要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相关政策;稳步拓展双边货币合作,畅通互换资金动用渠道;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式;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伴随着扩幅靴子落地,预计今后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来推进人民币汇改和国际化进程。

  在谈及下一步推进汇改的安排时,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将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终极目标。

  但随着波幅的扩大,贸易企业须加强对冲风险。

  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随着人民币进一步扩幅,漫山遍野的一片改革呼声之中,看似美满且热枕的中国前景之下,贸易企业潜在面临的汇率风险正逐渐加大。因人民币扩幅打破了先前单边升值的汇率配置策略,不得不要求贸易企业加强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表示,从单向升值到双向波动,企业要考虑到问题亦会增加,‘进和出’都要更科学地考虑到其中变化。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也认为,双向波动对企业汇率风险处理能力要求更高,要认识到汇率风险将一直伴随企业。

  因此,贸易企业应当尽快建立长期汇率风险对冲机制,适当考虑期货、期权等方式规避汇率风险。对此,上海自贸区等定点政策扶助地区可谓是国家先行埋下的铺垫之一。

  听听国际大行怎么说

  美国银行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香港经济学家陆挺在电子邮件中表示,人民币汇率交易浮动区间扩大“强化了中国央行所释放出的单向押注人民币上涨的时代结束的信号,我们应该预计到人民币兑美元未来将出现更大的波动”。他表示,进一步扩大交易区间意义不大,更重要且更有意义的改革措施是改变设定中间价的规则。

  陆挺表示,中国央行需要转向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新系统。他说,作为完善中间价的中间步骤,可以让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货币的权重以贸易伙伴的重要性来决定。

  花旗集团

  花旗(Citi Group)中国高级经济师丁爽表示,短期内任何波动都有可能,但近期偏离中间价不多,这也是央行选择这个时点扩大浮动区间的原因。

  丁爽指出,料人民币不会暴跌;即使出现暴跌,央行也肯定会干预以稳定汇率。人民币兑美元仍将在波动中缓慢升值。

  瑞银

  瑞银证券(UBS)发布研究报告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但不意味着大幅贬值,央行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举动并不出人意料,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已不存在低估。

  报告指出,今年人民币不太可能继续升值,同时也并不会明显贬值。瑞银预计,扩大人民币汇率交易区间后,今年汇率的双向波动幅度将有所增加。

  瑞银报告显示:“尽管扩大汇率浮动幅度会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但并不代表汇率走势的新方向。我们维持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1的预测,但认为双向波动幅度将有所增大。”

  巴克莱资本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近期宏观经济较预期疲弱,且市场也担心信贷风险,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一个月走势偏贬。该行并调低未来一年的人民币汇价预估值。

  但该行也表示,人民币今年以来累积贬幅不小,央行料利用中间价来稳定汇价,以避免看贬预期形成最终导致资本外流,预期人民币再贬值的幅度较为有限。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HSBC)日前称,人民币波动幅度放宽至2%将使其失去其作为套息货币的低波动度特性,预计汇价短期反映将偏弱,现汇及远汇都可能出现人民币抛压,但年底仍有机会朝5.98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涨。

  汇丰发布报告,称人民币对于放宽波幅的立即反应消退后,长线则要视市场气氛以及中间价方向。另外,基本面如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人民币利差等亦将发挥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表示,“我们很难理清这一重大举措对中国基金市场的详细影响。不过,美元买盘则或因此显著上升,因中国国内美元基金需要作出相应操作。该措施将令和人民币相关的套利交易有所放缓,而这在各币种中只会对美元构成利好。”

  法国兴业指出,“中国央行的政策曾是左右欧元/美元汇价的关键因素。但就目前而言,这一相关性或将消散,因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重配,欧元/美元已逼近关键水平。各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所吸收的风险将逐步释放至私营部门。”

  高盛

  高盛(Goldman Sachs)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2012年4月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后,美元的确展开一波升势。期间(2012/4/13-2012/5/31),欧元/美元累计下跌4.1%,英镑/美元下跌1.0%,澳元/美元下跌5.0%,纽元/美元下跌7.4%,美元/加元上涨2.4%,美元/日元下跌1.8%。

  该行表示,“换句话说,美元在随后的6周内呈广泛上行行情。不过,当时欧洲也有重大事件发生,希腊的援助谈判刚刚炒热。且在5月初,欧洲外围财政风险升水也自3.5%扩大至4.5%。也就是说,当时的欧洲风险因素积聚上升。因而,并不能确定人民币波动区间扩大是导致当时美元强势走高的唯一原因。”

  高盛认为,总体而言,人民币波动区间扩大是本周开端的重要事件。而随后的乌克兰事件发展及美联储决议则将是更为重要的潜在事件。

  附录:人民币汇率体制推进过程:

  1949-1952年浮动汇率制度

  1953-1973年与美元正式挂钩,保持在2.46附近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人民币汇率采取“一揽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法调整

  1981-1994年,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官方汇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

  1985-1991年,名义上复归单一汇率制度

  1991-1993年底,人民币官方汇率逐渐向下微调

  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间窄幅波动

  2005年7月,废除单盯美元政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启动)

  2007年5月,人民币波幅从0.3%扩幅至0.5%

  2012年4月,宣布将人民币日间波幅从0.5%扩大至1%

  2014年3月,宣布将人民币日间波幅从1%扩大至2%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英超实力榜:BIG4贡献7人 苏神出榜单
  • 娱乐网曝选秀无快女 好声音最美和声获批文
  • 财经一线楼市现降价信号:万科北京新盘打折
  • 科技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 博客宁财神:逐条揭发编剧于正的“劣习”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神老师网络爆红 网友惊呼“重考川外”
  • 马光远: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
  • 罗天昊: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四大隐忧
  • 朱大鸣:让房价跌40%的只有信贷政策
  • 叶檀:央爸断人后路为长子复仇
  • 章玉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 小艳红:互联网改变博彩业启示
  • 吴国平:第一波吃饭行情即将开席
  • 水皮:肉还不是烂在锅里?
  • 叶檀:扫荡人民币套利热钱
  • 向松祚:互联网金融 该不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