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国际清算银行9月6日发布报告显示,人民币首次跻身于全球十大外汇交易货币,位列第九,这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
近5年来,通过鼓励跨境使用、与外国央行签署互换协议、推动离岸市场建设等措施,人民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初露头角。特别是近一两年来,香港、新加坡、迪拜、伦敦、法兰克福等地对人民币离岸交易份额的争夺激烈,说明国际社会十分看好人民币的未来。
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上升绝对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客观地看,目前人民币的地位仍与中国排名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极不相称。尽管人民币已跻身全球第九大交易货币,但其日均交易额仅占全球交易总量的2.2%。更重要的是,在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仅排名第13位,只占世界货币使用量的0.5%左右。
相比之下,人民币作为跨境货币的功能发挥得稍好一些。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比例达11%。但有调查表明,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合同中,有三成约定如发生汇率波动,境内客户通过价格让步完全承担汇率损失。而在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重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合同中,人民币采用率很低(不到4%)。从这些数据和调查看,人民币不仅离国际货币距离相当遥远,而且离真正的跨境货币也有一定距离,因此空间很大。
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应服从于获取铸币税、追求大国地位这类虚幻的目标,而应立足于消除货币“原罪”这一最切实的动机。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如果本币不被接受,该国将承担全部的汇率风险,货币的虚弱犹如“原罪”,使这些国家经常暴露在动荡的国际货币环境中,进而威胁到国内的经济稳定。过往拉美、东南亚国家就频频遭受“原罪”的折磨,而中国外汇储备遭受的汇率损失,亦是“原罪”的体现。消除绝大部分汇率风险,应是最基本的立足点。完全的国际货币不仅对一国要求极高,而且有相当负担,人民币国际化很可能无法复制英镑或美元国际化的模式。
国际货币的形成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和法治。当前需要重新审视汇率、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我们不应该也无法通过维持货币强势来实现货币国际化,英镑和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时均经历过多轮升值贬值的波动,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但国际货币仅有两三种。认清货币国际化的自发性质,可以避免拔苗助长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