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资本介入致和田玉市场规则改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09:37 新浪论坛

  在这场和田玉的涨价过程中,重要的不再是财富游戏,而是财富规则的制定。

  港台地区商人退出后的和田玉买卖

  近几年来,上海成为中国的和田玉交易中心,最高档的雕刻作品和原料都集中在这个城市里。“主要原因是十几个能批量出活的玉雕大师全集中在上海。”而原料的提供者和购买者都围绕着这些大师转。

  洪新华的工作室在上海漕宝路附近的工厂区中,周围十分破落,门上也就是普通的锁,可是摊在桌上的一块准备雕刻“卧虎藏龙罗汉”的大块和田白玉的价格就是100多万元,还不算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别的石料。“别的工作室状况也一样,这里面有原因在。”

  果然,雕刻大师颜桂明的工作室也在城隍庙附近的破败工厂里,走进窄而简陋的楼道,推门进去,就能看见各处散放着各种翡翠雕刻和和田玉雕刻。一个小小的纯绿翡翠挂件,原料买回来就是60万元,加工后的价格更要到100多万元。柜子里展示的各种和田玉雕刻,也并不采用严密的保安手段,只用一把简单的铜锁。这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工作室,就是全国最高档的和田玉买卖中心,各种收藏者陆续前来,“买货一律携带现金”。

  现金加上玉石,都是引人注目的目标,为什么保安如此松散?“这还是传统行业的规则特征决定的,一是外人根本没机会走进这里,都是朋友带朋友才能进来;二是我雕刻的东西流通渠道就那么多,就算是被小偷偷去,他也根本没机会把东西出手。上海还从没发生过工作室被偷窃的状况。”狭窄、顶层的流通渠道使这些大师根本不用费尽心机来添置保安措施。

  这种渠道的形成,基本上要归功于港台地区玉商,甚至整个和田玉市场的早期运作,也完全是港台地区玉商制造的。1992年,港台地区玉商来到大陆,当时的和田玉原料价格是现在的1‰。在田力的印象中,当时和田玉在整个玉料市场的价格并不突出,与昆仑玉、俄罗斯玉石的价格相当,“市场还非常粗糙”。

  颜桂明、洪新华他们从前都是在上海玉雕厂工作的,因为国营单位不景气,颜桂明当时去了深圳做翡翠加工。90年代中期后,港台地区商人来大陆收集和田玉的新雕刻之作,这批有技术、有想法的师傅逐渐转向雕刻和田玉。“尽管中国有悠久的琢玉传统,可是解放后基本断绝了,刚接触玉雕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弄。”90年代还流行过给白玉抛光,和翡翠的制作工艺一样。

  是台湾商人提出的种种要求改变了玉石的加工状态。“白玉要温润,不要那么刺目,要含蓄的光。”于是上海的工匠们推出了新工艺。他们又提出对质地的要求,和田玉因为质地细腻,适合作为有大量需求的把玩件出售,结果很快就胜过了青海玉料和俄罗斯玉料,成为玉市场上最昂贵的材料。

  鼎盛时代,港台地区商人用他们的方式,又刺激了雕刻工艺。上海的玉雕大师易绍勇应台湾地区玉商林子权的要求,给他雕刻108块玉牌,每块都有独到风格,大大刺激了当时的玉雕界。“上海的玉雕大师就是这么斗出来的,你出色的话,我要做得更出色,才能吸引到生意。”而价格也在这种争斗中攀升。当时易绍勇每块的雕工是几千元,几年后迅速转变为上万元,而现在,“出10万元的价格,他也不一定给你雕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