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劲华
《财经时报》:为什么现在民营企业都热衷于投资博物馆呢?
钟鸣:目前民营博物馆有很多类型。一是比较原始的那种,在企业内部做一个专题的收藏。比如酒厂就做一个酒博物馆,药厂就做一个药博物馆。很多企业做一些体现文化的东
西,黑板报可能就转换成博物馆了。
博物馆本身是文化产业,就要有文化资本、经济实力的支撑。没有企业的实力和政府的政策是无法实现好的想法的。国家对私立博物馆的政策性扶持至关重要,尤其是免税制。民营企业介入民营博物馆有很多动机,不同人的介入、文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结果大不同。
《财经时报》:作为民间博物馆是否有一劳永逸的模式?
钟鸣:我觉得现在民间收藏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民间博物馆产业应该独辟蹊径,和写作一样,一定要是很另类的东西,才有意思。
据我所知,现在民间博物馆的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国家三星堆的东西了,这必须以更大的能量和资金公布于社会。民间收藏是不得了的,以后可能会主流化。
我做过一个比喻,国家博物馆是正史,民间博物馆是野史。自古以来,在史学上,都是野史补足正史。这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两者都不可或缺。
《财经时报》:当初“鹿野苑”是怎么做起来的呢?带来了哪些实质性变化?
钟鸣:都没有印象了。开始我们什么都在收,四川汉代的石刻比较多,我们最早收的是汉代画像砖。四川汉代文物比较丰富。实际就是浮雕了。
当时土陶也收。四川是佛教道教的中心。雕塑以前没有进入正规的家庭收藏。四川又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佛教道教也是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文化的结点上,做收藏是有现实基础和可能性的。
《财经时报》:很多私人博物馆都是惨淡经营,那“鹿野苑”呢?
钟鸣:博物馆惨淡经营不是谁的错,是你自己方式、认识、表达形式的错。鹿野苑是一个基地,光是会议接待,会所就足以维持博物馆的费用。
员工大概20来个人,70亩地,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一个月8万到10万元之间。但投资很大,整体评估价值2.4亿元。当时投资3000万元,现在博物馆整体评估光藏品是2.4亿元,园林、建筑、地是一个亿,共3.4亿元。
现在我认为艺术品市场交易和市场价值,1:10是折中的说法。
相关报道:
私立博物馆10年之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