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的石头:翡翠行情与亚洲金融风暴(图)(6)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20:30 新民周刊
材料的优劣,价格相差何止数百倍,看走眼损失就惨了。“以合理的价钱收藏优质原料和优秀作品,永远不会输。”赵德华说。 为了提高消费者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将消费者从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引向购买工艺收藏品,除了请老法师坐堂为消费者鉴玉外,城隍珠宝还在店内辟建了一个玉文化展示馆,展品从各种矿石材料到大师级玉雕作品,图解了一块原石从昆仑山流到山谷或河中及至戈壁滩的亿万年过程,还揭示了十几种玉石作伪手段。还邀请部分消费者远赴云南、新疆实地考察,邀请行业专家开讲玉文化专题讲座,一年一度还会策划举办“两岸三地”玉器精品展。特别是邀请东视文艺频道摄制组前往新疆和田拍摄制作了专题片《中国玉》,播映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最后,赵德华提醒《新民周刊》读者,爱好者买玉,最忌一时冲动。“有时候我在店里看到有消费者大摇大摆冲进来,将一捆钱砸在柜台上,嚷着要买最好的籽玉,我就问他是否玩过玉?回答是一天也没有玩过。那么我就请他先收起钱,看一看楼上玉文化展览后再冷静想一下,过几天再来考试。所谓考试,就是我拿出一真一假两块玉让他鉴别,如果他看得出真伪,我就同意他买。否则在这里花大钱买了真品也会整天睡不安稳的。一句话,防范风险的关键在自己啊。” 范耀彬在详解一块白玉的复杂结构以及蕴含的投资风险 玩石头的老范 玩玉不能光着眼于投资,更不能幻想一夜暴富,而是要从中国数千年的玉文化中理解一块美玉的价值。 撰稿·沈嘉禄(主笔) 一个“资深知青”的白玉缘 如果将范耀彬划为知青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资深知青”,1963年就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在农一师,靠近阿克苏。2004年回沪,2006年办妥了手续。一晃40多年过去了,我将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那里。”岁月在老范的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使他的脸庞呈现出一种崖壁般的沧桑。范耀彬在戈壁滩上睡过地窝子,在胡杨林里赶过牛车,在修理连当到工人。改革开放后,他先是当了协作办主任,后来以经贸委主任的身份同时腰挂四个局的大印。退休年龄一到,老范就很利索地退下来,一点也不恋槽。 研究和田玉对于老范而言,已经坚持了40多年,在别人对白玉还没有重视的时候,他就举着一枚高倍放大镜在细细琢磨了。现在他收藏的白玉相当可观,在今天白玉疯涨的背景下,有人猜测他的身家差不多上亿了。这一点也是他回上海后一直低调的原因,“其实我向来如此,不喜欢到处吹。许多记者来采访我,都被我谢绝了。出镜?那是电影明星的事。”经过记者多次请求,他才同意接受《新民周刊》采访。 老范收藏的第一块玉是在8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阿克苏非常简陋的玉市场里看到一块籽料,被它的美丽皮色深深吸引,就花了1000元买回来,从此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之前,他已经开始研究钱币和宝石。新疆是一个资源大区,自古出产宝石,比如红蓝宝石、海兰宝石、刚玉等。当时原石的价钱不贵,老范就买来研究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还会切割开来分析剖面结构,渐渐养成了浓厚的兴趣。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