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的石头:翡翠行情与亚洲金融风暴(图)(5)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20:30 新民周刊
“这位台商是否一直捂着不动呢?”记者问。“倒也不是,他现在开始慢慢出手了。”赵总说。 有人认为白玉行情已无太多上升空间了。白玉的价格是中国人定的,有区域性和局限性,流通性不比其他投资品种强,泡沫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人甚至预料,2008年白玉市场会崩盘。 对此赵德华认为不必相信这种颇具迷惑力的说法。白玉行情的上涨,是对长期来价格低迷的报复。决定白玉价值有几大因素,首先是材料的稀有性,新疆和田玉的开采已经有8000年历史,据文字记载,从夏商周到建国后总计产量也就9968吨。建国后,国家在叶城、和田、于田、且末等矿区有计划地开采,使产量大增,从50年代到90年代,开采量为9459吨,接近古代数千年开采的总和。此后,由于国家对滥挖滥采进行严格控制,年产量在150吨左右。现在由于矿源骤减,以和田玉的年产量算,每年也就1吨左右。 其次,玩玉在今天出现了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玩玉雕,工艺师的优秀作品成为市场抢手货。大家知道,由于师承关系、技术培训等因素,现在名家名作价格一路攀升,千金难求。好的玉雕作品可以遮掩它的天然缺陷,增加它的文化附加值。比如一块玉,材料值10万,经名家之手一刻可以卖到30万。另一种是玩材料,比如带皮色的上佳籽料,本身也很美丽。于是我们将它们做成手串、挂件或清供摆件等,以材料本身之美取胜。 其三,玉器是一种相当感性的玩物,你喜欢它,就会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它身上。有些企业家认为,玉雕可以带来好运,所以购买玉器的积极性很高。有些老板佩了玉器后,第二天就做成一笔大生意,他就认为是玉器给他带来财运。还有些人为了辟邪,买一块没有刻字的玉牌挂在脖子上,以为可以“无事”了。同时,老百姓对玉的爱好也与日俱增,热情不可阻挡。 第四,中国的玉文化开始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了。在香港拍卖市场上,近年来的玉器——包括古玉和新玉,成交价不断创新高,买家中就有不少外国人。 风险在哪里? 历史地看问题,任何一种受到全民狂热追捧的玩物在都有造假劣迹。书画、陶瓷、青铜、家具等收藏故事都惨痛地说明了这个“规律”。90年代中期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大量B、C货,翡翠饰品就此掉头向下。今天白玉也不例外,市场上遍地的假货让爱好者摸不着方向。自古以来就有“玉糊涂”一说,今天造假的技术更加逼真,更加疯狂,让人们防不胜防。 “我们城隍珠宝总汇在开业时就以珠宝玉器为经营重点。但我发现消费者跟营业员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们这里的玉是真的吗?这就说明玉器与黄金饰品不一样,保真是顾客关心的首要问题。”赵德华说。 那么今天的作伪手段有哪呢?赵德华认为,老玉,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做到“扬州工乾隆宝瓶”。一般的消费者不敢碰。他们容易上当的是新玉,新玉往往在材料上狠下功夫,新疆白玉从品质上分,可分为优质籽料,也就是羊脂玉。其次是一般籽料,还有山料、山流水和戈壁滩料等。作伪者就用俄罗斯玉、阿富汗玉、独山玉、岫玉、密玉、晶白玉、青海白玉、汉白玉甚至玻璃(料器)冒充和田玉。“阿富汗玉不能称其为玉,质地很松,几乎不能雕琢。”赵德华说。 同样是新疆玉,为了卖个好价钱,不法商人也会用山料冒充籽料。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染色,俗称“二皮子”,以植物或化学染色法做出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皮色。二是打磨,将山料的楞角打磨掉,看上去很圆润。但在放大镜下细看,染色和打磨的都不自然,没有沁色层和芝麻点。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