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疯狂的石头:翡翠行情与亚洲金融风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20:30 新民周刊

疯狂的石头:翡翠行情与亚洲金融风暴

这件翡翠镯头及由镯心打造的璧形佩饰价值2200万元

  一块在民间话语系统里属于石头的硬玉,并不具备在全球金融市场替代货币的流通性,却可以在中国古玩市场、艺术品拍卖市场甚至马路边的地摊上制造神话,在近三四年里至少疯涨数十倍。同时,成千上万有“玉文化背景”的中国收藏爱好者敢于以身家性命抵押而冲进去。其中的奥妙真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撰稿·沈嘉禄(主笔)

  翡翠行情与亚洲金融风暴

  两年前,宁浩导演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在全国热映,引起观众哄堂大笑。重庆工艺品厂厕所里偶然发现的一块翡翠,引来各路强人的搏杀。工厂方面期盼这块石头能救活企业,而江湖大盗则费尽心计要攫取它。这部颇具黑色幽默的片子,无情地嘲讽了故事中人。它以喜剧的形式,折射出当下无数中国人对财富的强烈渴望和丰富想象。那么,一块石头何以具有魔咒般的迷惑力?

  简单地说,远古时先人以贝壳、兽骨、树枝装饰自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具有了开采能力,中国人就“因地制宜”地玩起了玉。欧洲人玩的是宝石和钻石。独立发生的中国文明与玉的缘分是久长的,或者说玉见证了这种文明的产生与延续。早在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开始就玩开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一路玩到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汉唐宋和明清两代,然后是奔小康的今天,在时间上延续一万年之久,在涉及面上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再考察器物本身,则从祭祀通神的礼器玩到王公贵族的权力象征和佩饰、寻常百姓的避邪之物,越玩越精致,越玩文化内涵越深厚。在文物界还有人提出:除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之外,中国还应该存在一个贯穿时间更为漫长的玉器时代,这个观点在史学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一种器物,以文化的形态呈现,中国的玉文化是最经得起质疑的。比如最初的玉器已经出现了很高的美学形态,到了夏商周三代,从考古发现的遗存来看,文化内涵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器型之大气,绝对令人惊叹。特别是玉器的制作方法,至今还是令人着迷的文化之谜。在这种玉文化长久熏陶下的中国人,对玉器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崇拜冲动,更不要说痴迷于附着在玉文化上的种种信仰和神话了。再从人生境界上来说,君子比德于玉是一种潇洒。而备受磨难的中国人还有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就以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来说事吧,中国人最先感兴趣的是翡翠而不是白玉。”城隍珠宝总汇总经理赵德华是一个在中国珠宝业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内高手”,他入行时间长,眼光好,人缘广,专业知识丰富,现任城隍珠宝总汇总经理,又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副会长。在沉香阁路、丽水路这个中国最大的珠宝黄金商圈内的一间办公室里,他为记者梳理了一遍当下这波珠宝玉石上涨行情的经过。“翡翠是外来宝石,在中国人的收藏序列中其实时间并不长,是明代才进中国的,但经过清代和民国社会各阶层的玩赏,加上其稀有性和加工后的观赏性,在民间有了一个尊崇的地位。有两个人对翡翠地位的提升功不可没,一个是慈禧太后,另一个是宋美龄,后者在官方场合一直佩戴翡翠饰品,仪态万方,光彩照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翡翠行情翻红 起拍价2200万原石1.3亿成交

    社区公告:切队端午节翡翠岛海滩耍车报名贴

    风暴袭缅甸 翡翠将大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