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杨仁恺:我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真迹 (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22:43 光明网

  

杨仁恺:我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真迹(2)

《清明上河图》局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我只求工作,不想什么报酬

  1922年,17岁的溥仪开始进行一项秘密活动——以赏赐弟弟溥杰为名,将故宫内的字画古籍珍品一包包运出宫外,这就是当年震惊全国的溥仪盗宝事件。这项活动一直持续了11年,盗运出的国宝达千件之多。伪满洲国成立后,溥仪将这些国宝带到长春,放置在皇宫后院的小白楼内。当年从溥仪身上截获的书画珍品虽有上百件,但与伪宫小白楼内存放的国宝相比,不及十分之一。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潜逃,小白楼被伪军据守,除了当年经管的极少数人知道楼内存放着国宝外,值勤人员一概不知底细。为了追回这批国宝,在长春市公安局的协助下,杨仁恺开始了异常艰辛的清查工作。

  杨仁恺::1952年,在东北老百姓中间出现了一些民国书画和古代善本书,东北局及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希望能把这些东西收购上来,不至流失,于是我就被派到了长春做这项工作。当时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叫做长春伪宫文物清理小组。我们做这项调查工作,经常要到监狱里去,调查那些被关押的

国民党官员、当年长春伪宫的人以及旧社会文物商店的人,一个一个地调查询问。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的文物征收办法,经东北局批准后实施下去,这样就把社会上一些人手头有的资源征收了上来,当时发现不少东西。

  溥仪离开长春之后,伪国兵接管了小白楼,日本投降后,小白楼又由满洲国的伪军接管了。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些伪军中有一个叫金香慧的班长,是他发现皇宫小白楼里有宝贝。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卖钱,所以当时一下子就被抢光了。具体有多少文物现在也弄不清楚了,大体估算总会有一千来件。后来这个名叫金香慧的人到银行当了职员,我们找到了他。

  他说他当时也不了解情况。有一次,他从小白楼的窗户往里一看,发现里边堆放着一个一个的木箱子,好像藏着什么东西,他就偷偷跑进去把箱子打开来看,这一看就发现了那些宝贝。金香慧曾经在学校当过老师,他粗懂这些东西,于是就动了偷的念头,而且他偷得最多。当时金香慧是警卫班长,他去做那些事,下面的人怎么会看不见呢?于是你拿我也拿,最后就形成了哄抢,结果好多国宝都被抢破了、撕坏了。

  金香慧把东西从伪皇宫拿出来之后,就存放在当律师的亲戚家。后来我们从律师那儿找回来好几十件文物。在这之前有几件文物已经被这个律师卖掉了,我们跟他说,你只要把剩下的文物交出来,先前卖文物得的那些钱,我们就不追究了,只要把现有的东西拿出来就可以了。

  主持人:他卖出去的那些文物后来追回来了吗?

  杨仁恺:卖掉的也就没办法了。有一件他卖到了上海博物馆,不过数量很少。

  主持人:您当时用什么办法让那些人说出文物的去向?

  杨仁恺:开始做这个工作很难,这些人要么是不肯说,要么就是隐瞒。我说服他们,也就是交代政策。另外当时东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出台了一个关于处理伪满洲国遗失文物的奖励办法,规定了哪些文物交上来应该奖励,哪些文物必须要追回。因为当时这些文物不是持有人买来的,纯粹属于不义之财,所以必须交给国家。那个律师属于态度好的,他交上来了几十件东西。另外我记得还有一个姓杨的小旅店老板,不少外地兵抢出文物后就交由他拿出去变卖。后来我们找到他调查,他不肯认账,其实由他经手卖了不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