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7日10:46 华尔街见闻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据《证券日报》,综合各方统计数据发现,今年前8个月地方债发行规模约为4.8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3.8万亿元的总发行量。机构预计,今年全年地方新增债及置换债总额将超过6万亿元。

  今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8万亿元。6月份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称,今年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为5万亿。合计算来今年全年新增地方债和置换债总额上限为6.18万元。

  据新华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97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01亿元,置换债券2.96亿元;民生证券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共发行0.8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0.13亿元,置换债券0.71亿元。按此计算,今年前8个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约为4.81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14亿元,置换债券3.67亿元。

  也就是说,地方债增量额度已基本用尽,今年接下来的4个月仅剩1万多亿的置换债券额度。

  目前,地方债已成为仅次于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的第三大债券品种。

  积极的财政政策靠什么?

  据新华网,楼继伟称下一步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预算内的空间或的确有限。不仅上半年财政收支已经出现了赤字,新增债券额度也面临用罄。由此引发市场对于政府预算内的财政空间或相对有限的担忧。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85514亿元,同比增长7.1%。同时累计支出89165亿元,同比增长15.1%。

  国信证券的研究表示,由于财政收入增速(乐观估计6%-7%)远不及支出需要。这样估计2016年全年财政支出增速也就在8%到9%之间,超过10%的可能性非常小。受制于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政发力的空间已经不大。

  兴业证券则建议,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用”,让PPP项目“挑大梁”。

  PPP项目

  政策密集出台。自2014年财政部正式提出PPP概念,并就PPP发展模式提出框架性指导意见以来,PPP项目开始在全国逐步铺开。2015年相关政策开始进入密集发布期,在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PPP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在项目操作指引、投融资机制、财政预算规划、项目评价、权责分界等方面的细则逐步明确,立法工作也开始摆上日程。在完成基本的政策铺垫后,2016年有望成为PPP项目加速落地的一年。

  任泽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PPP项目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主要基于三个逻辑:

  第一、经济再度下行政府有稳增长诉求。下半年政府将逐步加码基建投资,基建发力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以PPP模式借力民间资本加大基建投资的方式或成为政府的选择之一。

  第二、PPP模式或可激活沉淀的民间投资。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持续走低,单月同比增速6月转负7月降幅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受限制是民间投资失速的重要原因,在基建领域采用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既能缓解政府基建投资资金不足的困境,又能扩大民间投资的投资领域。

  第三、长端利率持续走低,融资成本的降低提升了基建项目的吸引力。在过去,PPP项目由于投资周期长、收益低,叫好不叫座,民间资本参与兴趣不高。长端利率的下行有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PPP项目的落地可能性上升。在资产荒的背景下,PPP项目无疑更具配置价值。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经济悲观

未来30年,将是中国的技术对发达国家冲击最大的时候,中国会全面赶上他们。很多处在发达国家低端的国家,他们的压力会变大。我大胆地预测一下,20年之后,能在中国前面的恐怕就3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其他国家恐怕会被中国甩掉。

此时央行降息降准似乎都难

当前降息面临负利率和人民币贬值两大制约因素。负利率状态的持续存在且程度较高的话,必然导致储蓄倾向减弱和交易性动机的增强,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扬和通货膨胀发展。而存准率下调与降杠杆要求相悖。

明年G20可能得讨论如何应对危机

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需要再次面对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冲击。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加息,金融市场的风险照样会以其他方式引爆,因为除了“印钞”和“开会”,全球对经济增长问题毫无办法。

谁能当好房地产市场的驯兽师

房地产乌托邦式的繁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真实资源和财富并没有新的创造,但资产泡沫的沸腾让所有人变得自负、自大,房地产金融成为一头怪兽——一个足以从内部毁灭经济的部门。面对这头怪兽,理性告诉我们,一个呼唤伟大驯兽师的时代正在到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