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国债期货加速市场配置资源改革

2013年09月06日 10:27  人民网 

  谢卫群

  国债期货9月6日再次启程,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拥有了利率期货。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因为这一突破,将推动改革进一步走向纵深。

  7月初,国债期货恢复交易获批,紧接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出台,包括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信社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同时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变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传达出中国决策者对未来金融改革的坚定决心。

  中国的金融改革有两大方向: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两大方向都需要国债期货保驾护航。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需要资本支持。如何降低资本的使用成本至关重要,实现这一点,必须降低利率。为了使利率真正下降,必须建立起充分有效的市场机制。国债期货正是这一市场机制的体现,它有助于形成国债收益曲线,给存贷款利率定价,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从而通过金融手段将资金投放到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产业、企业和个人,最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也必须有利率市场化作为配套措施,以规避利率波动的风险。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必然带来人民币储备需求的增加,引起大量资本流入,对储备货币的需求其实可以理解为对收益性债券的需求,这里的债券多为流动性和安全性皆高的国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会促使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国债发行品种丰富,国债发行频率提高,形成统一的国债市场。

  另外,人民币要实现完全可兑换目标,必须维持一个强大而完善的国债市场,以便在可兑换实现后,一些愿意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有效的低风险投资场所。市场化的利率,能够充分体现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有利于形成与风险挂钩的长短各异、高低各异的国债利率体系,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推动国债市场的活跃,增加其流动性。(人民网[微博]上海9月6日电)

  从这个角度看,国债期货的推出,端掉了中国金融改革路途中的一只“拦路虎”,将中国金融改革推出了几大步,并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奠定了基础。

  国债期货的顺利推出,也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长。股指期货推出之后,金融期货的系列适当性制度作用日益显现,金融期货市场运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却有了成熟市场的特征,这是国债期货以及更多金融期货推出的基础。

  一个新的金融期货品种的上市,只是起步,如何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仍需要市场参与者的齐心努力。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投资者教育、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成为重要任务。最重要的,国债期货交易必须以国债规模的扩大和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即以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的真实需求为前提,防止过度投机产生的不利局面。此外,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了十八年的磨砺,在汲取国内外经验、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投资者教育、投资者结构更加完善之后,国债期货必能实现平稳上市运行的目标,未来势必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完善金融创新机制、增强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哀悼王宁
  • 体育全运男足-辽沪2比2送四川赢球出局
  • 娱乐央视明年减少56项晚会 杜绝过度使用特效
  • 财经知情者:继蒋洁敏后中石油几名干部被带走
  • 科技小米手机3发布:售价1999元起 体验
  • 博客姚树洁:谷开来和梦鸽都是失败的母亲
  • 读书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认定汉奸的标准
  • 教育教师节拟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
  • 江濡山:为何习近平说地方债是可控的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建设和两种繁荣
  • 罗天昊:国家需要大赦天下的气度
  • 安邦智库:高层为今年经济形势定调
  • 叶檀:李嘉诚“购买英国”很明智
  • Kingsley:叙利亚与新兴市场暴跌关系
  • 刘步尘:彩电迎来中国时代
  • 谢作诗:科斯认为经济学的希望在中国
  • 陈季冰: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
  • 王小广: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转嫁风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