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8年等待,国债期货今日重生,再次回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舞台。9月6日9点,经济之声评论:金融市场改革将由此加速。
央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注定将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阔别18年之后,国债期货在万众瞩目下重新迈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九点十五分,国债期货在地处上海的中金所上市交易。经济之声记者丁玲娜介绍现场情况。
记者:中金所六楼的交易大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宣读了证监会关于五年期国债期货上市的批准文件。中金所的大厅只能容纳60、70个人,大家都站的非常紧密,除了台上举办仪式的嘉宾之外,还有来自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各界的业界代表,主席台的一侧放了一面铜锣,正式开始交易的时候,证监会主席肖钢以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等人将会鸣锣开式,为国债期货的正式上市做历史性的时刻。一些业界表示,国债期货上市的意义大家都非常明确,而且充满了期待。但是对于国债期货上市之后风险如何防控,尤其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了现阶段,它的风险防控需要注意些什么,也是业界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申银万国[微博]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对此做出评论。
18年后中国资本市场再次升腾起国债期货的标志,这是中国金融期货一次深远的跨越,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23周年以来又一次令人怦然心动的关键节点。今天国债期货重新上市,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说,国债期货上市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个实质性的行动,也是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的标志。国债期货为什么总是和利率市场化,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划等号,或者挂钩,为什么会对这两方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桂浩明:这实际上是国债期货的基本功能,期货它有特点,它就能够价值发现,这是它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它可以把未来,比如说半年、一年以后的价格通过期货的价格形式走势反映在当前,表明了投资者对未来这个品种未来价格走势预期。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自然的发展趋势,就是让大家能够了解到未来利率是由供求关系来解决的,未来关系怎么样只能是通过对未来的价值的发现。而现货反映的是当前的价格,显然缺乏这个功能,所以利率市场化要真让市场因素来决定利率,就需要期货这样一个价值发现的工具。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核心问题就是汇率怎样浮动,本币有一个无风险收益率,这个因素怎么确定?特别是长期利率的波动,实际上最好的手段应该也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反映,国债期货应该说也具备这功能。当然,国债期货不等于利率市场化,不等于人民币国际化,但是它至少为市场化和国际化提供了可供实现的几条路径之一。
早在199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推出了国债期货。1995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之后,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现在18年过去了,然而,市场环境是不是足够成熟、监管是不是足够到位、制度是不是足够完善,都是大家关心的。有人说,股票市场都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搞“乌龙指”,风险更大的国债期货市场就更加难说了。具体来说,国债期货的风险表现在什么地方,需要怎么防范?
桂浩明:第一要明确现在的国债期货和当年的国债期货完全两回事情,当年是对接了某一个具体品种,而且无论是风险控制还是制度规范都远远不如现在,出现当年这种系统性风险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但是,国债期货毕竟是利率期货,而且是高杠杆的,所以对投资者来说,虽然波动几分钱,但是造成的风险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所以还需要提防由于杠杆所带来的风险。其次,由于利率本身股指期货,我们利率相对比较平稳,但是不排除今后也会有升息或者降息的可能性。像今年6月份出现利率大幅度的波动,也可能会对国债期货产生一些超出预期的运行,所以投资者在操作上还需要谨慎,应该灵活应对。
国债期货重新交易,应该说对于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现在来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交易所市场体系已经日趋完备,从板块上看,包括了中小板、创业板、主板等等,品种涵盖了股票、债券、衍生品;从交易手段上看,应该说是多空并举。另外,新三板扩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发展也都在进行,国债期货推出以后是不是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由此会加速?
桂浩明:应该说其实会明显加速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上发展,特别在完善期货品种、金融期货方面会有更大作用。从国外发展来看一般都是先搞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国债期货,然后再搞指数期货,并且进一步延伸到像期权这些。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早期的国债期货后来被暂停交易,一停就是18年,那么率先恢复的金融品种是指数期货,不过到现在为止也是一个品种,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国债期货五年期的品种,我想实际上在市场已经卖出了一部分,今后应该还会继续加快,但是我们觉得对于中国实际情况来说,我们每走一步还是应该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