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与慌

2013年07月11日 01:41  第一财经日报 

  “钱荒”,这是很多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目前实实在在遭遇的问题。他们习惯了“花钱”,也就是到处去融资,然后去投资,但是他们不太擅长挣钱,也就是让投资产生回报。拿不少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来说,投资规模很大,利息加上养护费是不小的数目,而每年收的通行费根本无法覆盖,最后就要靠政府财政和补贴去支持,而政府背后的靠山往往又是土地出让。

  靠山山会倒,所以要多靠几座。地方政府不能指挥“五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可以利用自己在地方银行中国有股占主导的优势,逼迫地方银行为政府“排忧解难”,承担投融资还款压力。很明显,这不符合银行的公司治理原则,但由于地方银行行长的帽子捏在地方手里,常常也只能妥协。地方银行和地方政府间的行政脐带不仅没有剥离,反而在加强。

  不少评论认为中国不存在“钱荒”,只是心慌。但只要你去问地方政府和企业、机构为何心慌,还是因为“钱荒”,手里缺粮,当然心慌。

  不过,更深一层的原因,应该是本领恐慌、能力恐慌,也就是面对困难时,除了知道借钱,不知道还有什么新办法解决问题,自觉不自觉总是想回到旧的模式和路子里,靠铺更大的摊子去解决。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因为本领恐慌,所以创新、转型、升级、盘活存量,等等,说了千百遍,成效仍未彰显。

  最后,为什么会本领恐慌呢?因为过惯了没有压力的日子,没有动力练出一身真本领。俗话说“不经九死一生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同样,没有被压力逼迫、倒逼出变革求存之勇之慧的政府、机构和个人,都不能说真正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中国经济正在面对一场大考试。这是真正的考试,严肃的考试,因为它已经使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荒与慌”。“钱荒”确是问题,“精神慌”是更大的问题,解决精神、意志、思维、能力层面的“荒与慌”,比解决资金荒远为重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内蒙古落马统战部长多名旧部下受贿被查
  • 体育足协杯恒大7-1 国安5-1 鲁能泰达出局
  • 娱乐李天一新律师现身发声明 将做无罪辩护
  • 财经多地卖地收入井喷 土地成地方政府摇钱树
  • 科技支付宝研发打车应用爽约险可获赔起步价
  • 博客李天一律师:诋毁当事人名誉是违法的
  • 读书悲剧:一代能臣袁世凯为何非要当皇帝
  • 教育最急妈妈12万为儿培优 半岁起上17个班
  •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图)
  • 章玉贵: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政府自身
  • 刘远举:权贵免罪 难助大众逃离恶法
  • 曹凤岐: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六大要点
  • 张卫星:水皮与中国大妈谁更懂黄金
  • 李光斗:跟史玉柱学营销 你会死很惨
  • 范卫锋:烂片赚大钱是文艺新复兴前奏
  • 苏鑫:房地产将遭遇钱荒地荒
  • 黄祖斌:中国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 叶檀:如何第二次拯救银行
  • 曹彤:人民币单边升值或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