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地量发行释放怎样的信号

2013年06月19日 06:43  金融时报 

  记者  李侠

  在经历上周央票短暂缺席之后,本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央票发行,但20亿元人民币三个月期央票,创下今年5月份重启以来的地量。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资金“旱情”持续不见缓解的背景下,央行仍坚持央票操作,表明其持续收紧流动性的态度,显示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此前保证资金面稳中偏松以支持经济增长,转向适度回收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以实现控制社会融资规模过快增长等目标。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称:“在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时,这种操作无疑确认了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的微调,而并非市场所预期的大幅放松。”平安证券[微博]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也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近期以来逐渐有了变化,这有别于之前工具选择的改变,应该是政策目标发生了变化,操作基调趋向偏紧。

  今年初以来,受美联储可能提前终止购债的预期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趋势性抬升,引发国际资金回流。美国及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景气相位差,正在深刻改写全球的货币环境。而中国经济减速、新增外汇占款骤降以及银行间资金面极度抽紧,市场企盼央行能够及时微调货币政策,补充水位,应对跨境资本的流出。

  5月下旬以来,市场流动性趋紧,央行却并没有如预期般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予以补水。这种反常的按兵不动,被各方解读为具有相当的政策含义。6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隔日进行地量央票发行。在陈功看来,在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时,这种操作无疑确认了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的微调。“结合近段时间的举措看,央行并不乐见流动性太过宽松,即使面临跨境资本流出以及中国经济减速的压力,依然加强对流动性的管控。”

  事实上,虽然经济复苏不如预期,但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操作所体现出来的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政府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已经大幅提升,注意力集中于对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的调整和改革,因此短期内宏观政策出台总量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不高。

  陈功表示,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信号显示,新一届政府不会因为经济放缓,就轻易进行政策刺激。近月来,中央决策层数度表态,中国一季度GDP增长7.7%,超过了今年7.5%的目标,处于合理的运行区间。而根据去年“十八大”制定的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这一阈值还可以进一步下调至7%。

  对于央行而言,货币政策需要与经济增长政策相配合。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相对削弱,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被提到首位,央行需要做的,更多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经济转型所侧重的领域,同时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这些任务,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操作,而非简单的政策放松就可以达到目的。

  近期决策层的一番表态很说明问题。6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研究采取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举措,把有效需求挖掘出来。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在近日举行的2013年城商行年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称,要注意防范不符合实体经济真实需求的“金融创新”,防止资金自我循环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在陈功看来,上述表态与央行近月来所释放出来的政策信号保持高度一致,均指向中国政府有意打出一套组合拳,借由财政、货币与经济增长政策,推动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首先体现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减少有形之手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其次是加强治理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再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微观经济,去杠杆,为企业减负。把握住这样的总体基调,也就不难预测对未来中国政府以及央行的政策取向。

  近段时间的多个信号显示,央行似已确定对货币政策微调,但并非市场所预期的大幅放松,而是在数量上加强对流动性的管控。“央行目前的动作,与决策层加快经济转型的逻辑保持一致。如果经济进一步减速的情况不发生,央行可能维持目前的政策基调。”陈功称。申银万国[微博]认为,当前资金紧张状况可能不是临时性的冲高,未来甚至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维持偏紧状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案调查:卖官结朋党 出事集体施救
  • 体育卡马乔下课进倒计时 足协召国内教练进京
  • 娱乐港姐二轮候选佳丽秀彩妆变白富美(组图)
  • 财经铁路系统称刘志军好色 对钱倒真不太在乎
  • 科技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开庭:涉资240亿元
  • 博客马未都:刘志军贪的是全国人民血汗钱
  • 读书豪华公车私用祸牵民政高官:中堂(全)
  • 教育中国大学50强榜单出炉 出状元最多的中学
  • 育儿4千万贫困儿童困境:1天2顿饭干粮是午餐
  • 叶檀:不动产登记难于上青天
  • 鲁政委:一场有药无引的宽松
  • 黄鸣:乱象频发 中国制造如何突围
  • 郑风田: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何不可怕
  • 张庭宾:中国企业负担是全球水平4倍
  • 叶檀:制造业生死劫
  • 徐斌:小贩都不愿意要零钱带来啥恶果
  • 陈虎:中国决策为何需外国临时工
  • 章玉贵:中国不应成为没兄弟的强国
  • 周彦武:中国人连轿车座椅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