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年末揽储理财品吸引眼球 收益超过5%要注意风险

2012年12月21日 14:1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年末揽储理财品吸引眼球收益超过5%要注意风险购买理财产品需注意其风险。 CFP图

  各类银行推出收益率超5%的产品 专家称此时是配置资产好时机

  银行揽储大战在年底升级,各类银行都推出了收益率超5%的理财产品,而外资银行推出高息外币揽储人民币。

  理财师表示,此时是配置个人资产的好时机。

  超过5%收益的产品一般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需注意其风险。

  本报讯 (记者李震)临近年底,银行揽储大战升级。一方面,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大幅上调,记者调查发现各类银行都有收益超5%的理财产品,其中中小银行尤为猛烈;另一方面,一些外资银行推出高息外币揽储人民币,一些中资银行也有开户存款送礼的优惠。

  理财师表示,此时是配置个人资产的好时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期限和金额。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收益的产品一般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其风险相对较高,需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合理购买。

  35天理财产品

  预期最高年化收益达5%

  年末银行揽储大战硝烟四起。虽然2012年还有10天就结束,不过对于银行来说,最后的这几天才是真正揽储大战升级的时候。

  据了解,由于银监会每个季度末和年末都对银行的存贷比进行考核,目前规定银行存贷比不得超过75%。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季末、年末收益冲高效应明显,正是受银行时点考核的影响。

  昨日,记者调查多家银行发现,不仅是中小银行,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也超5%了。比如中国银行网站显示,昨日在售的有4款产品预期最高收益达5%,其中一款期限为628天的产品,预期收益高达5.9%。但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起点投资金额为10万元,风险评级为中等,主要投资方向为优质企业债权资产。

  据了解,12月以来,国有大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上5%还是首次。

  不过,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预期收益超5%的产品则更多。比如民生、兴业、光大、华兴银行等近期都有推出,这类产品基本为非保本产品。而南昌银行一款365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更是高达5.7%~6%。

  相对于一年期产品而言,3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收益上涨更明显。目前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多在4.5%左右,部分银行甚至高达5%。如民生银行一款35天产品,预期最高收益为5%,起点为10万元。

  年末揽存揽储

  中资送礼外资推高息外币

  “年末提高理财产品收益是银行的惯常做法,这样做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拉存款。”一位银行工作人员称。

  而为了拉存款,银行也是使出浑身招数。越秀区一家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在该行新开户并存入5万元,就可以获赠一箱光明牛奶和一个4G的U盘。

  记者看到,受此优惠“诱惑”,该银行大厅内坐满了市民。在东风路多家银行网点,记者也看到诸如存款1万元送食用油,存款5万元送大米的优惠。一些股份制银行甚至推出新开户存款送100~1000元购物卡的优惠,现在去大部分银行定存都有不同程度的礼品送。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资银行也加入揽储大战之中。据了解,目前一些外资银行在年底纷纷调高了外币存款利率,而推出外币存款高利率的附带条件是储户需接受外资行人民币+外币的存款组合产品。

  昨日,记者从汇丰银行中国官方网站看到该行推出外币定期存款产品,客户以新增资金存款年期优惠存款利率最高可达到美元1.45%、澳元3.8%的水平,远高于中资银行1年期0.8%~1.25%的美元存款利率。渣打银行[微博]和星展银行近期也推出了外币存款利率优惠。

  这些外币优惠定存利率一般是月底前结束,且需要新增人民币存款才能享受外币优惠利率。分析称,在年底这个重要时点人民币存款争夺会比较激烈,外资银行此时上调外币存款利率显然是为了帮助年末揽储。

  理财提醒:

  根据需求合理配置

  记者比较发现,年末银行揽储大战也有新的特点。一是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大幅提高,之前大部分5万元起点的理财产品已经提至10万元,甚至达20万~30万元。有些银行甚至推出百万元起点的理财产品,如一家国有大行推出一款600万元起点的理财产品,金额之大令人咋舌。不过,一般而言,在同一家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起点金额越高,其预期收益率也越高。二是中外资银行都加入揽储大战之中,令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市民而言,如何在种种优惠面前作出最佳的选择?专家表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确定,理财产品整体收益不会攀升。理财师表示,鉴于目前理财产品收益是下半年最高的时候,市民可根据自身需要合理配置,相对而言现在是买产品最合适的时候。

  具体而言,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注意三点。第一,根据自身资金的闲置期限,选择合适期限的产品。不要看到长期限理财产品收益高就盲目购买;第二,根据资金金额多少合理配置理财产品。相比较只购买一类产品,配置后整体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更加平衡和可控;第三,选择理财产品时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可无视风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热火大胜小牛 陈涛正式加盟大连阿尔滨
  • 娱乐《泰囧》电梯美女是真人妖:泰国十大妖后
  • 财经百胜集团鸡肉样品疑似检出抗病毒药
  • 科技摩托罗拉资产频遭谷歌甩卖:或将自然死亡
  • 博客蒋方舟:盘点中国2012 女红军最头痛的事
  • 读书黑色幽默:解密人类历史上的末世预言
  • 教育国外高校中国学生扎堆 留学收获有多少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
  • 秦红:客户维护费的前世今生
  • 熊鹭:美国财政无悬崖
  • 彭真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
  • 罗天昊:借外国青年 养中国老人
  • 刘泳华:最值得期待的8个世界末日
  • 何亚福:为什么连计划生育都有人信
  • 赖伟民: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
  • 鄢烈山:为什么要创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