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12:02 新浪综合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来源:路透 作者 李铮

  路透上海4月18日 - 中国银行业监管步入“郭树清时代”后去杠杆力度空前。行走在去杠杆无法再拖与不能笼统过快之间,重在引导市场预期的货币政策正悄然开启保驾护航模式,以配合这场疾风骤雨式的监管整治行动,合理把握去杠杆进程并守住风险底线。

  从近期密集落地的系列剑指层出不穷金融乱象的文件来看,银监会挤泡沫决心坚决,各地银监局也已快速开展现场监管检查。业内专家认为,金融监管力度加强,货币政策作用有所淡化,以提高金融机构融资期限和融资成本的方式进一步收缩来倒逼去杠杆的必要性降低。

  “在政策转折的时候,预期调整会导致市场恐慌和超调。”一位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称,和今年春节前后央行上调市场政策利率一样,最近银监会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不断,市场都做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应,央行并不希望这种局面持续。

  他表示,降杠杆决心毋庸置疑,但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降杠杆,监管层的态度都是逐步温和降杠杆,既要实现政策目标又不能发生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因此央行会适时微调货币环境,稳住市场情绪并为金融业降杠杆去产能创造空间。

  这从央行近日操作中亦可看出端倪。在连续空窗近三周后,公开市场上周恢复逆回购操作,单周并转为净投放7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辅以投放839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尽管上周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未续做,央行本周一亦暂停逆回购,但当日意外开展4,955亿元MLF操作,规模超过上周和本周两次MLF到期总和;今日则重启逆回购,单日净投放700亿。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汪涛最新撰文指出,短期来说,金融监管加强将成为中国货币和信贷条件收紧的主要推手,监管趋紧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加大发生信用事件的风险,带来较大波动。

  尽管郭树清上任银监会主席仅月余,银行监管改革可谓管急弦繁。3月初,银监会发文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切实摸清银行显性或者隐性承担的信用风险底数。3月下旬,银监会启动“三违反”(45号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46号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53号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进入4月,银监会又陆续下发《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4号文)、《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号文)、《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6号文)、《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7号文)。

  权衡政策目标与风险

  金融去杠杆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一环,实质是要避免资金空转套利、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

  一家城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表示,目前都在配合银监局的现场检查,同业压力都比较大,“以往大多是形式,这次检查比较严格,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从和银监局沟通情况来看,全面摸底各项业务情况后会补监管政策漏洞,很多业务未来都做不了了。”

  受银行监管加强影响,作为中国股市蓝筹股的银行股等金融股近期走势不佳,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板块。上证银行股指数周二收跌1.4%至年内收盘新低,沪综指.SSEC亦连三日收挫创逾两个月新低。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赵建谈到,为实现去杠杆政策目标,央行对流动性波动的容忍度在提高,金融机构喊疼无须多管,挤压的正是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但同时要兼顾风险底线,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操作。如果出现明显的中小金融机构破产重组风险,以及实体经济喊痛,那么货币政策需要小步调整。

  “走一步看一步,现在紧是为了将来的松,现在就松了就没有紧的空间了。”他补充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锋亦表示,监管趋严会导致流动性迅速消失,现在各个银行压力都很大,这样金融领域过度去杠杆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影响。现在非金融部门(政府、居民、企业)的资金来源中银行信贷占到60%左右,剩下的40%都是债券、同业等,“如果这个40%压得过狠肯定会伤及实体经济。”

  在他看来,央行当前不会进一步收紧流动性但会维持紧平衡状态。3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较2月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从以往历史经验来看,M1名义下降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在六个月后就会掉头向下,“如此算起来差不多二季度后经济就会比较冷,货币政策可能有松的空间。”

  中国经济春意盎然,一季度GDP增速6.9%创下六个季度以来最高位,3月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齐超预期。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长虽实现开门红,但可能会是全年高点,严厉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增速难以为继,而PPI涨势渐歇也意味着工业增长动能未来会减弱。尽管如此,全年经济增速总仍体持稳,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坚持中性基调。

  在监管持续升级背景下,为避免货币政策操作滞后造成流动性供给错位的风险,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有的放矢,虽然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等新规使得3月底流动性相对偏紧一些,央行仍坚持按兵不动,由于有季末财政支出的集中下拨作为对冲,流动性没有出现大问题。

  进入4月,尽管流动性压力缓解但考虑监管趋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市场谨慎情绪,央行综合运用逆回购和MLF操作对冲到期资金缺口;价格信号亦显示当前流动性基本稳定,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4月以来总体呈小幅下行走势。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报告指出,目前看央行的态度近期偏中性,“而且今天(公开市场)净投放,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但效果如何可能要看积累。不过去杠杆的政策组合看起来越来越明确,即采用央行稳货币,宏观审慎监管和其他部门协调的手段。”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