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金融生态的五大软肋(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11:36 《董事会》 | |||||||||
峻法治乱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造成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改革滞后,其改革进程落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这种金融机构实际上并不承担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应继续推动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使之承担起作为金融市场主体应负的责任。
因而,银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被寄以厚望。作为改造的第一步,公司治理应被摆到重要的位置。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加快其改革步伐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2004年千呼百唤始出台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股改大纲里,主要包含了十个要点: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责,以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制衡。 二、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吸引国内外实力雄厚并具有一流管理水平的战略投资者,改变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优化管理模式。 三、明确发展战略,制定总体规划。 四、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 五、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组织架构。 六、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 七、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八、加强信息科技建设。 九、落实金融人才战略。 十、建立规范的审计监督制度。 这些要点表明,公司治理为其改造的重点,也是其他改革的前提。目前的问题是,由于涉及到金融这个敏感行业,对于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以及民营资本等方面,国有银企尚没有明确的说法。有消息称,政府从去年年中开始对民资进入金融实行“外松内紧”的政策,国有银企股权多元化悬在空中。建行和中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仅仅为“象征性”的政府姿态。因而,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和交通银行的股改具有“风向标”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银监会也在努力加强对银企的监管。2004年,银监会系统共派出检查组16,700次,对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邮政储汇局等进行了检查。从数字上看,银监会公布的监管成果可谓突出。全年共处理各类违规金融机构2202个,比上年增加690个。银监会甚至还在一年内依法取消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244人。 值得商榷的是,这种运动式的监管方式可能会流于形式。由于政府迟迟没有拿出股份多元化的明确方案,公司治理的框架无法合理的构建起来。据内部人透露,即使是中行和建行,董事会的真正独立性也值得怀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