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14:1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2月16日消息,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第二届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定位为2017年中国规格最高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盛会。汇集监管部门领导、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知名互联网公司等行业领袖,就金融科技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前景展开思想交锋,洞见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运用的趋势,加强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张承惠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张承惠

  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出席会议并作为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主持人。

  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承惠:先请每一位嘉宾就自己感兴趣想说的话题讲讲,不超过5分钟。

  王君:首先我参加这个会有点像外行跟内行对话,因为现在的金融科技的事情,我跟科技没有直接的关系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在各种场合都谈Fintech,说到这个问题,我有几点想法:陈龙教授在各个场合都说过,这个普惠金融的问题,在传统的模式下,是遇到了瓶颈,因为覆盖面和可持续性问题解决不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就产生了突破性的颠覆性的进展,希望未来可以更好的解决普惠金融的问题。目前来讲还是喜忧有参半,喜的是大家都看到这个领域的进步,尤其是小额贷款、移动支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像我们知道的著名的案件,像E租宝,以及现在的现金贷,这些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问题相比综合来看,真的很难做出判断。应该说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个失败的案例,普惠金融的道路可以说损失惨重,未来也有很多的隐忧。我的看法就是一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将来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在普惠金融领域还会出现一些大的问题。

  结合我的工作,我想说一下,我们政府财政方面应该对公共资金政策的评估和使用效果做出判断,以便未来更好的利用公众政策促进金融要实现的目的。进入监管,大家都有同感,经过了十几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金融监管是运动式的监管,到了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放大效应,造成了破坏非常的严重。

  我在前一段阶段听陈龙教授讲的多头放贷,就是造成了严重的放贷过度,贷款超过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现金贷都可以合理的存在,但是征信体系并没有真正的起到这个作用,还是分散的。我们全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模糊了征信之间的边界。现金贷也可以看到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做的不够,在这个方面一行三会四个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太分散了,其实可以建立一个国家级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与教育机构。

  总的来说,我的看法就是责任金融,无论怎么道义劝说,都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靠暴力催收,靠道德说教,能解决一部分的有温度有良心的责任机构的问题,但是总是有搅局者,所以必须需要有效的监管,但是监管又不能扼杀创新,所以这个问题要非常重要的,也是不能绕开的问题。我们知道过度放贷的问题只要有利益,那么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创造利润的冲动大大压过了有责任有秩序的发展的目标,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未来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确实需要公共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提升。

  张承惠:刚才王首席说了咱们的喜忧参半,我觉得他说的忧大于喜,讲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资金的使用是一个老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后半部分的观点我非常的支持,对喜忧参半我保留一点不同的意见。下面请胡行长做发言!

  胡德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我争取把我的时间均给王首席一点。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每次这样的会议收获满满,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对自己是非常好的提升。今天大会的主题是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我们范文仲主任的发言给我的启发很大,价值创造是生产环节创造的,金融是中介服务,收取适当的利益,资金的调配和再次适配过程中一定向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的场合移动。我们银行为什么把资金都集中到大企业里面去,这也是当时的现状所限制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现在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个人以及中小企业。因为我们通过互联网把各种各样的业态联系起来,把我们的个人的一些行为,还有其他的行为掌控起来,这样对个人行为的认知有大量的数据产生,给金融服务面打开新的空间。恰恰这些中小企业和个人对金融的服务需求也是非常旺盛的,所以通过科技的赋能,让普惠金融发展产生一个很好的前提。我觉得现在来讲,从个人来讲,或者中小企业端来讲,更多要把金融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场景中,以及中小企业生产场景当中,只有抓住了场景才能更好的了解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实际的状况,才能把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改善。随着我们技术能力的增强,我们会把更多的金融的服务能力,嵌入到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行当中,也嵌入到我们个人日常生活当中场景当中,让金融伴随着经营活动和日常活动而产生,这样的话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好的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金融体系多头借贷的问题,当我们的信用社会成熟度更高的时候,所谓现在现金贷的目前发生的问题,通过信用体系的不断的完善和增强,我们的金融服务可以向更深的程度发展。作为银行来讲,应该说我们很想做事,也想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扩张业务做服务创新,但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要把控自己的风险,做自己能力可控的事情。如果是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我们首先要从能够掌控信息,有场景的角度入手,随着我们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把金融服务能力扩展的更广,服务的水平深度做的更深,这就是我关于普惠金融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张承惠:谢谢胡行长。上海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做的相当不错,这一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他们也入选了。下面请农行的左总做简要发言。

  左振哲:感谢主持人,我们这个片断主题是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我想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金融科技大家耳熟能详,作为一个传统的金融机构,我们深深的感受到金融科技对我们农业银行,或者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它深深影响到我们产品创新,我们的服务创新,我们的内部管理甚至是一些商业模式的改变。普惠金融大家说的更多,我今天来的路上看路边有一个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的门槛有几个字“欢迎参加普惠金融研讨会的各位嘉宾”,我在路上看了手机微信,说美国今年前三个季度它的大学生贷款逾期率人数达到460万人,是四年前的4倍,本身就是第三季度单季度增加了27万人,这也是美国的普惠金融。我们国内普惠金融很热,作为农业银行,我们在普惠金融上最大内容就是服务三农,我们有22万的员工,我们在普惠金融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普惠金融做起来也很难,我们的风控、效率、成本、商业可持续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想到了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能否赋能普惠金融?我们做了一个探索,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把金融科技服务三农进行结合,我们建立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我们切入一个场景,是平台的第一个维度。这个场景就是商品流通领域为商户提供经销存管理支付结算包括内部的财务处理,通过这个环节向上延伸到农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往下延伸到乡镇的经销商,最后到农户,把整个的产业链连接起来,更好的衔接需求和销售。这是我们的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我们在这个产业链上嵌入了农行的金融服务,这是场景,我们服务跟着去,有支付的服务、理财的服务、保险的服务、基金的服务,农村的代理服务和缴费服务,使农村农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我们的服务。第三个就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的资金需求,通过平台的自有数据和采集外部的政府的以及协会的特色产业数据对农户进行一些生活和生产的贷款,给他们解决造血功能,通过这三个维度促进我们农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我们动作科技金融的赋能在服务三农的路上会走的更加坚实和长远!谢谢大家!

  张承惠:谢谢,农业银行设立之初就是为农业服务的,在改制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也是为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下面陈首席发言,您前面已经做了发言,如果没有补充的我就进行提问!如果有补充的就进行补充吧!

  陈龙:我想第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机遇非常不一样,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让人人获得平等金融服务,从中国来讲历史阶段来讲,十九大以来讲我们中国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给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的重要。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技术角度来讲都是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它。我想讲的我们行业应该做什么?监管面临一些挑战,从行业的角度来讲,从自己来讲,我们从业者越来越觉得抓住机遇的关键是让技术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确实技术改变了触达用户甄别风险的能力,真的要变成你的竞争力,而不只是说一说。刚才讲到现金贷的例子,如果是高利贷+催收的方式可以做一段时间,但是不可持续。所以你的核心挑战是如何让技术真的成为你的内生驱动力,这是必须要问自己的问题。我们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甄别风险,一个是保护消费者,这是行业选择商业能力的时候怎么做到这一点。

  另外监管,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最核心的就是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还是风险为本,比如说我们监管讲的穿透式的监管,做的非常的好,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就看你做的本质是什么另外就是分类分级,不同的金融比如支付理财保险信用,风险本质不一样,需要的监管不一样,不同的企业,有的做的好,有的做的差,像e租宝这个企业可以把整个行业带下去污名化,好的企业怎么鼓励它发展,坏的怎么规范它?分类分级包括穿透式的这些都非常的重要。另外就是风险为本,风险责任的问题,一种是直接金融、一种是间接的金融,如果是间接的,你的金融中介就承担了整个风险甄别的责任。直接融资不是银行,最核心的不是监管者的责任,也不是金融机构本身的责任,而是投资者的责任,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度性就很重要。这是一个跟复杂的挑战,但是却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第三点,监管的智慧,中国的监管做的非常好,如何平衡鼓励创新,以及规范风险,它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有一定的门槛,所有的好的金融创新你没有办法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你给它一定的空间才能设立监管,好的创新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你要给它空间,还要规范风险,如果做的好,中国总体来讲监管对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提到了非常好的支持性的作用,如何让我们的监管成为数字普惠金融责任金融的内生动力,这是非常考验智慧的东西。

  张承惠:谢谢陈首席,下面请人人贷联合创始人张适时做5分钟发言。

  张适时: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人人贷这样的企业在整个小微企业服务认知的思考。我们有一个词被提出来了“QYC”就是认识你的客户是谁?第一点就是你要知道小微企业主或者中国的小微企业主特性是什么?第二知道它的需求是什么?第三如何结合中国目前金融科技的能力以及需求有价值的为他们提供服务。

  我们看一下中国小微企业主的特性什么?很多人觉得小微企业就是创业者90%企业会死掉会关闭,其实小微企业不稳定性是全球能看到的一个现状,但是反过来讲我们看到中国有很大特性,小微企业主本身不是高风险人群,这是它的第一个特性,小微企业是高危的,但是小微企业主并不告慰。第二在中国的小微企业主,很多人觉得创业就是我们看待负债率的问题,它工资收入它的年收入要能覆盖它的还贷的金额,但是反过来讲谁会做小微企业创业?爱品才会赢,大家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拼一把,把钱赚到了开始生活。这些小微企业主看起来高负债,来自于它没有那么好的稳定收入,起码不是稳定的社保收入体现的收入,这是中国小微企业主的第二个特性。第三个特性是整个的中国小微企业主跟小微企业是不分家的,小微企业很多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小微企业主跟公司的资金不分流,它是融为一体的,这是小微企业主第三个特性。

  小微企业主借钱用于什么用途?第资金需求是大家可以理解的是用于扩张,我今年开一个店明年还要开一个店,我需要20万,他自己凑了18万,还需要借一部分。另外这些小微企业主大量的来自于小商贸,包括零售这样的服务小微企业主比较多,他们有很多的需求,是商品的销售和服务的提供,它本身来讲没有那么强的财务规划能力,小微企业主个人拍脑袋管理自己的现金流,很多时候他们有季度性的需求。第三点由于他们的现金管理,不足的情况需要应急的需求,中国小微企业主资金需求第一是小的扩张,第二来自于季度性的需求,第三是应急性的需求。中国小微企业主的特性和需求是什么?如何结合金融科技的领域,所谓科技赋能服务于他们?在我看来,有两点很关键:第一是商业的可持续,第二你的服务让他们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他们陷入长期过度负债不可自拔。这里有几点问题要解决:第一定价问题,很多人争议像P2P或者服务小微企业利率很高,价格都在15%左右,小微企业八万十万有可能用更抵的价格服务他们吗??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太高是否合理?也不合理。在中国有36%的上限,包括这些人的额度是什么?金融产品你的额度你的定价你的期限基本上决定了这个资金的用途,我们看到现金贷的服务基本上不到1000块钱,超短期,超高利率,他们基本上没有服务这些小微企业主,但是小微企业主这些需求其实是合理。所以第三点就是有效的获取它。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确实给中国这个社会构建小微的能力,在我们看来是全球第一次能用科技的手段,通过个人把这样的资金流到小微企业主,这是中国的现状,我们还是很庆幸这是一个大的时代,各个层级各个体系下各个需求,小微企业主背后是一个有价值的需求,应该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支持,这是我的观点。

  张承惠:时间很短,他有一些话还没有说完。我记得前天我在一次会上,有四大行退任的行长说我们持牌的大银行要向小型金融科技公司学习,就是他们特别注意研究客户,定位特别准,对客户的需求把握非常的精准,用科技手段提供金融服务的供给,这一点值得持牌金融机构学习!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做一个非常简短的提问,首先王君先生,他去过很多的国家,对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我想提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对科技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这个前景能否做一个你的判断?你觉得它能走多远?或者走的更远一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王君:今天提的不是我内行的问题,都知道中国这方面走的很快,现在国际上都看中国,主持人的落脚点走的远走的快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非常的清楚。一个是政府的职能要明确下来,具体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政策,第二就是监管,没有监管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新型的金融机构都走不远;第三金融科技高度的依赖于数据和大数据,但是这是双刃剑,涉及到个人信息保护,未来中国在这方面非常值得关注,因为这里存在潜在的风险。未来我们存在的金融数据以及数据大规模泄露的公共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小,需要国家建立立法。第三个就是基础设施,我们说的大数据很多机构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很亮丽的,你要问一些居第的问题,比如说你覆盖了多少客户,用什么方法,他们也说不太清楚,像单车来势很猛,但是大量的投入大量的浪费,前途还不知道怎么样,这些都是存在的。作为前提条件我说到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你从最近现金贷的事情可以看到,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要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另外你对产品进行提示同时不能侵犯消费者的利益,不能超过它的还款能力,成倍的放贷,比如校园贷借一万一年下来整成24万,这就是自杀的行为,根本走不远。我们金融科技如何走在世界前列?这里面隐含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得承担着未来这个领域开拓的责任,我们所有人的责任,监管者、制度者不要一出来就说教,他们自己也需要建立起来有效的监管体制和公共资金使用有效性和公共资金制订的有效性。

  张承惠:谢谢王首席让我们冷静的头脑看待当今金融科技发展的浪潮。我给胡行长提一个问题:上海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你觉得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作用在哪里?你们和他们开展合作的空间有多大?

  胡德斌:再次感谢组委会上海银行在直销银行这个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奖项,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万物互联的时代,各自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银行来讲本质还是金融的属性,还是金融中介,信用中介的服务商,首先我们要不忘初心,要把自己金融属性金融能力增强。现在世界有非常多的技术可以引入到金融服务过程中,作为一家银行,无论是大行还是小行,一定在原来传统的金融科技里面积累了很多的优势,但是对于一些新技术,上海银行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与大家一起做服务和产品的创新,我们还要回归到金融服务的本质,不能为了赚钱而赚钱,还要服务实体经济初衷来做。金融科技公司也需要银行的配合,因为在金融科技这个领域银行具备场景和数据,只有双方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我们才能实现共赢,今后一段我们将与金融科技公司围绕重点领域联合创建一些新的服务,可能通过联合实验室的方法与金融公司走在一起。我们通过前面几年的实践,利用金融科技的能力为银行的业务拓展做出成绩,比如我们的直销银行将近1300万的客户,这里有99.5%的客户都是原来上海银行的。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力量,我们都是做不到的,我们是金融科技的受益者,我们会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做好金融普惠服务。

  张承惠:你估算一下这三年来你们和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开展过合作?

  胡德斌:不知道金融科技公司怎么定义,我们和70多家合作伙伴是共同拓展用户,共同拓展业务的,这与银行原来只是把自己的融资能力支付能力简单的为企业提供服务是不同的,我们是建立共赢的关系拓展业务,我们还会更多的拓展合作伙伴。另外我们要研究某一些特定的行业,形成我们对客户的了解的能力,这样才能走的更踏实更远。

  张承惠:下面对左总提出一个问题,农行作为四大行之一,你们要向金融科技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有没有政策上体制上的障碍?

  左振哲:确实是的,说的直接点传统的商业银行基因里面就缺乏了互联网的基因,但是我们金融科技公司严格意义来讲都是一些互联网的公司。曾经我们有一位行级领导说过一句话,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银行也不例外。但是我们现在也正处在向互联网企业转型过程中,内部的体制和机制作为运转了66年这么长时间的大行来讲要做适应性的转变非常困难,但是好在我们已经迈开了,我刚才介绍了我们的内部产品和流程,还有我们跟BATJ的合作,我们今天的主题责任金融,两天前我参加了一个合作伙伴的金融部分的成立两周年的酒会,我发现今天合作伙伴没有代表参加我们这个会。他在酒会上体现了它的情怀,也做了普惠金融,做小微企业,做的农民做的学生,我们农业银行也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在服务三农,我们选择的伙伴有共同的目标,另外我们要看中他们的能力。我们格外看中金融科技公司在数据挖掘数据营销,利用数据在精准营销精准控制上的能力,像胡行长说的我们也是彼此互利的,也有大量的客户资源,我们与金融科技公司共同服务普惠金融。

  张承惠:很多人知道左总的选择合作伙伴之后就可以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服务。张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可能比较敏感一点,换一种提法,你对现在的网络借贷的监管办法和现金贷的监管办法有什么可以值得完善或者改进的地方,你提三条吧!

  张适时:最近办法出台的非常快,我们的国家调研和认知的过程中了解的非常的深刻,我们没有预期到国家会管到那么细的点,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好的一点。对整个监管郑则的建议我们感觉非常的完善,但是我们有一点期待,一个完善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完美的执行,无论从备案,包括整体的后续的监管,如何公平公正的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知道网络有外溢性,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公平公正及时完美的把政策执行下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向行业推动是很重要的,否则可能带来地区和平台之间的监管套利,这是我们所担忧的。

  张承惠:好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进一步的展开,我不再做总结了,我觉得5位嘉宾发言非常的好,各有特色,有一些话很有深意,值得我们下来仔细的琢磨,刚才没有时间鼓掌欢迎他们,现在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

责任编辑:张瑶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