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17:32 陆家嘴

  大卫·拉切贝尔的中国首秀

  文/本刊记者 刘琳

  在福州路江西中路路口“艺术门”画廊,一场特别的展览正在进行。独特的超现实主义、强烈的故事性与幽默感——这是美国著名的殿堂级摄影艺术大师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的首次上海个展《制景》。

  说到拉切贝尔,很多人脑中首先联想到的是他镜头下那些时尚名流:麦当娜、德里尔·巴里摩尔、帕梅拉·安德森、大卫·波维尔、艾尔顿·约翰、安吉丽娜·朱莉、Lady Gaga……你能想到的国际巨星,几乎都曾出现在他的镜头中。

  拉切贝尔被《美国摄影》杂志列入世界十大最重要摄影师名录,这位被誉为“摄影界的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艺术大师在17岁时被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发掘后开始自己的商业摄影生涯,2006年他选择回归纯艺术摄影。

  实际上,这场展出不仅是他的上海首展,也是他的中国首展,此次展出将从2017年 9月9日持续至10月31日。

  摄影艺术大师的沪上首展

  展览回顾了拉切贝尔三十年摄影生涯所关切的不同主题,展览同时囊括了早期的杂志拍摄以及他逐渐回归纯艺术创作的精选作品。在这次展览上,拉切贝尔的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也在亚洲首次亮相。

  拉切贝尔的作品用略带讽刺又极具创意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他对永恒的孜孜以求。

  作为少数能平衡商业和艺术题材的摄影师,他大胆、鲜明且最具当代特色的独特手法来突显人物、信仰和社会环境等主题,借此颠覆了摄影的传统类别。

  受到艺术史和流行文化的启发,拉切贝尔在部分摄影作品中借鉴或挪用了古典和当代艺术元素,为经典图像提供另类的见解。拉切贝尔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教堂的壁画为舞台创作了《洪荒之后》(2007) 系列,展现出无价之宝的艺术品水淹美术馆里的情景。灾难和人类文明的冲突同样出现在《惊天动地》 (2012)中,显示出一屋子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品在地震后苟存的样子。其中人类角色的缺席,使得这些大师级作品失去意义,间接指出了名声和所有权的短暂,同时质疑当人去楼空时,艺术品的意义究竟何在?拉切贝尔也不忘向流行文化致敬,将他的缪思女神、变性名流阿曼达·莱波雷(Amanda Lepore) 打扮成安迪·沃霍尔60年代版画中的玛丽莲·梦露和伊莉莎白·泰勒,借此挑战世俗对美与丑和女性身体的偏见。

  拉切贝尔在《加油站》与《景观》系列中则以精心制作的道具和叹为观止的场景来延续自然与人文的拉锯。在拉切贝尔的镜头下,加油站和工厂闪烁着霓虹灯般的绚丽光彩,使得人们暂且忘记它们原本的面貌。但近看之下则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利用吸管、罐子和其他工业化的产物所组成的模型而不是真实的加油站或工厂。讽刺的是,拉切贝尔选择在自然景观中拍摄这些模型,而不论是角色还是叙事性在画面上的缺失都突显了艺术家对环境持续发展的关注。

  他的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2017)则清晰地透露着艺术家对崇高的敬畏以及对精神性的诉求。这一系列以图像再现和对野性的呼唤来对抗大都市文化,具体体现为作品中对原始自然的描绘,及其所传达的人类本性的觉醒以及同情心的回归;宗教与自然图像的重合则进一步激发出一种信仰感,此时,拉切贝尔不单关注信仰如何定义个人身份,更多地则是探讨如何借由灵性的修复来催生人类共同的归属感。

  1990与2000年间,拉切贝尔的作品主要关注时尚与娱乐文化,以其引发情感的悸动。从女神卡卡、李小龙、乌玛·瑟曼等名人的肖像,到为杂志拍摄所特别设计的场景,这些作品常常可见当代社会的影射与流行文化的元素,其夸张与浮华之极则镜射了我们的消费主义和明星崇拜文化。另一方面,拉切贝尔的镜头不仅捕捉到这些熟悉脸庞下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细节,亦体现了主角们和拉切贝尔之间的信任与情谊。

  拉切贝尔的作品持续表现出他这一代艺术家所关切的议题与野心。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不论是作为社会边柱的各种文化表达——信仰、景观或思辨,还是对想象力施加控制的某种“冗余感”或“过剩感”,或者是未知的欲望与欢愉,这些都是拉切贝尔的作品所希冀触及、抒发和表达的。这些作品创作所渗透出来一种时间感,而这过去的时间感也同时蜿蜒为时间的永恒。

  从商业摄影到纯艺术摄影

  拉切贝尔1963年3月11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青少年时期,拉切贝尔在北卡罗莱纳艺术学院高中部学习插图和油画,但是当他拍摄了一卷表现他的朋友在宿舍里的裸体的作品后,就被摄影吸引。18岁时他搬到纽约,进入了视觉艺术学校就读,开始了职业摄影生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的作品陆续在纽约的画廊展出,并得到了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的关注,应邀他成为《Interview》杂志的摄影师。在一系列古典而传统的黑白照片中,拉切贝尔将报告文学的叙事方式与摄影的超现实主义巧妙糅合,色彩古怪的照片风格让人过目不忘,强烈的性意识对典型的美国垃圾文化进行了诠释,这让他的作品也成为沃霍尔艺术形式的一部分。在真实空间中创造出超现实环境,这让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上世纪90年代,他就已经被誉为大师级人物——那时他才30岁。

  《Interview》可以说是拉切贝尔成名的起点,此后,《Vogue》、《MAX》、《Rolling Stone》、《Vanity Fair》、《GQ》……各大时尚杂志纷纷找到拉切贝尔。有人描述过拉切贝尔曾经的纽约工作室的景况:据说当时他纽约工作室总是有无数美艳的模特等候,供他挑选、拍摄,大牌明星们拍照也都要预约。Lady Gaga为了能出现在他的镜头下,甚至专门跑到他隐居的夏威夷毛伊岛。

  此后,拉切贝尔的创作领域也从平面摄影扩展至广告影片、音乐录影带以及剧场舞台设计等等,其中包括埃尔顿·约翰的《红钢琴》现场演出。

  2004年,洛杉矶中南部的一场年舞者运动给予了拉切贝尔灵感,促使他创作了一部名为《Krumped》的迷你纪录片。拉切贝尔随即将这部短片发展成电影《RIZE》,于2005年的特里贝克电影

  节开幕式首映,影片在全球发行后也广受好评。

  不过,这一切在2006年戛然而止。2006年,他选择到夏威夷的毛伊岛隐居。他在岛上时购置了18英亩的土地,建了一座木屋,自己种植食物。“我不想再拍名流了,我成了个农民。”

  在岛上,一位好友邀请他为画廊拍摄。“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我已经从事商业摄影好久了,感觉没有画廊会把我当艺术摄影师了。”

  这样,拉切贝尔回归了他最初的纯艺术摄影。他开始在美国纽约的利华大厦、波多黎各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尔的Hangaram设计博物馆、布拉格的鲁道夫画廊、斯德歌尔摩的摄影博物馆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艺术博物馆展出个展以向大众呈现他的作品。

  拉切贝尔的展览也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华盛顿的国家肖像美术馆、洛杉矶的艺术博物馆等等。在他三十余年的摄影生涯中,拉切贝尔曾获得过多次摄影大奖并获得了北卡罗莱纳艺术学院的博士荣誉学位。

  中国缘

  拉切贝尔说话时声音低沉,眼睛总是盯着前方某处,似乎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思考接下来要说什么。

  这是他第一次来上海,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楼比他预想的更加炫目。被问及这次来上海都做了些什么,他的助理递过来一张文庙的宣传册——在上海短暂的停留中,他有一整天时间都泡在上海文庙里。

  “我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儒家哲学,喜欢中国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比于高楼大厦,这些古旧的充满历史感的东西更加吸引我,”拉切贝尔说。

  45年前,他父亲送给他一匹小铜马,而在文庙里,他看到了一匹几乎一模一样的铜马。

  “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切简直就像命中注定,我就应该来这里。”

  谈及自己的灵感的来源,拉切贝尔说自己并不会刻意寻找灵感。“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道德指南针,它们定义着光明和黑暗,阴和阳。在光明中,你知道如何做决定。所以当我在正确的轨道上时,灵感自然会向我而来,它似乎来自我头顶的地方,来自更高的领域,来自天堂。”

  从小是素食主义者的他如今会每天刻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让自己保持精神的宁静和放松,这样灵感会自然而来。

  此次展出,是他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人展。实际上,此前拉切贝尔曾经计划在北京办个人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展览未能成功举办。

  这次和艺术门画廊的合作前后准备了一年半时间。艺术门画廊的创办者林明珠是已故香港著名企业家林百欣之女,也是上海时尚地标衡山路41号芝大厦的主人。

  很早就在艺术领域活跃的她如今看到了中国艺术收藏市场的转变:“中国第一代的艺术收藏者其实更多是关注艺术品的投资升值,而现在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收藏者们,开始更多关注艺术品艺术价值的本身。我希望能够把更多像大卫这样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介绍给中国的艺术收藏者们。”

  拉切贝尔也将于2017年秋季出版《迷失&寻找》和《好消息》两本画册,由塔森出版社(TASCHEN)发行。

  “《迷失&寻找》这本画册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的镜像,包含了社会名流、流行偶像、好莱坞黑暗面等题材的作品,探索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面临的挑战。而《好消息》则更是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天堂,一个我们理想世界的样子。”

  拉切贝尔先前曾出版过《拉切贝尔乐园》(1996)、《拉切贝尔酒店》(1999)和《从天堂到地狱》(2006)。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