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7日15:25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大家好!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今天的主题是消费金融下的跨接合作,其实离不开场景这个词,我想围绕场景谈一谈我们在跨接合作上面的思考,有一些并不是现在做到的。

  第一点,场景本身的理解概念去百度词条查一下就可以了,这几年变得非常火,我其实觉得场景火起来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前是我们为主,我们给客户提供什么客户就拿什么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差别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以人为中心,以场景为单位的及时准确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满足每一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场景这个词这几年充分火爆起来。

  也是基于对场景的理解,基于我们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变化的理解,当然了,也基于我们理解场景能给我们积累大量的客户行为数据的理解,所以我们银行在前年做一周年的规划的时候,明确提出要做场景融合、数据洞察为主的发展理念,我们其实是想改变经营思路,把以前的经营网点、经营触点,服务从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自身渠道延伸到合作伙伴的场景当中去,主动走出去为客户提供服务。

  回到消费金融的业务领域,我们看到的现在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线上化,一个是场景化。像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做的主要还是线上化的工作,着力于线上化的创新,因为我们自身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客户群,我们借用新技术把这些客户群在网上提供一个全流程的、效率非常高的秒批的金融服务。虽然这样的经营模式其实对于业务的信用风险有非常好的把握,但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场景的模式,我们并没有真正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并不是直接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客户,也没有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尤其对非银行的客户,对于信用白户,服务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下一步消费金融的方向一定是走出去,在场景上做一定的探索。场景千千万万,我们的场景怎么选择,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跟很多小贷公司也并不一样;第二点是我们怎么理解目标场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经营理念、风险偏好、风控手段、反欺诈模式以及很重要的合规监管要求,我们会选择这样的场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讲,我们肯定需要选一些市场规模大的、客户有明确接待需求并且相对规模比较大的需求一。

  另一方面,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我们自然希望选一些交易闭环、交易链条相对不长也不那么容易变现的,是真正促进消费而不是简单的变现场景,希望选择一些市场相对规范、业务形态稳定的行业。从提高效率讲,我们希望跟平台合作,可以实现线上对接的场景。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因为中国银行的宗旨就是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所以我们也希望选择支持实体经济,积极、健康的传导正能量,日常大家在做的购物、家装、旅游、教育都是我们目标场景,有一些仍然是消费,但是不会是我们的第一步发展方向。

  明确了选择场景后,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做这个场景,跨接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中国银行的思路和理念可能和大行不一样,工商做巨大的购物平台,我们还是希望跟行业当中深耕于场景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我们保持做金融的初心不变,把我们的金融产品做好,跟非金融的场景合作伙伴一起去合作。当然过程当中,要做好客户的产品设计,客户体验至上,做好客户洞察,形成客户的完整画像以及动态的产品体系,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具体做法。

  时间关系,先讲这些。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