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投资时评

  郭家轩

  3月末以来,一系列针对金融去杠杆的监管“重拳”频频落地,“一行三会”相继表态要“加强金融监管”,标志着金融监管部门协同作战的严监管周期已经到来。纵然短期监管风暴或许会引发泥沙俱下,但只有“刮骨疗伤”后,资本市场才可能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广大市场投资者才有望真正迎来价值投资的黄金年代。

  监管大幕正徐徐拉开,金融监管不容小觑。

  自郭树清履职中国银监会主席以来,银监会在短短10多天之内,发出9道监管“令牌”,内容涉及了银行业务中的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同业业务风险、参与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方面,可谓力度大、范围广。其中3月28日银监会“46号文”附件中发布的近百项规避监管套利自查内容,直指近年来“金融创新”的各项核心业务模式。

  事实上“一行三会”都在全面加强监管,且严监管持续时间比市场预期要长。从上市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今年以来,证监会高层在反复强调加强监管,促进资金“脱虚向实”。上周五保监会亦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严防严管严控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清查违规资金运用、股东虚假注资、公司治理失效、信息披露不实等问题。

  近期“一行三会”频繁出拳,也是金融防风险的延续。前期保监会对万能险违规举牌上市公司重拳出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过度投机、内幕交易接连发声;近期银监会的频繁整治同业业务,同样也是金融防风险的延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监管层已将近期金融工作定调为“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显然,金融监管将会成为金融业今年工作的主旋律。后续金融监管举措还有可能进一步加码。

  金融监管日渐收紧,价值投资重现生机。

  监管层对市场乱象举起大棒,显然有助于市场回归理性、回归价值投资。尽管持续上演的监管风暴在短期内会影响市场走势,但中期来看,在经济的整体向好以及更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反而对股市走出慢牛行情有巨大支撑。

  近两周A股市场接连回调,但令广大投资者欣慰的是,市场风格已呈现出从主题炒作转向基本面向好的迹象,真正具备内生增长的价值股在市场回调的时候,表现出强大的韧劲。

  近期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为代表的白酒、家电股,并未受到大盘回调波及,反而逆势反弹。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更是创出历史新高或近期新高。反观,此前遭遇爆炒的区域热点、高送转题材等尽数回避,兼并重组、壳概念炒作更是风光不再。

  通过一系列监管举措,广大投资者能够明显感觉到,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一线监管要求将会越来越严。目前监管思路非常清晰,不希望出现疯狂投机炒作、不希望通过上市公司利用并购做市值管理,也不希望有恶意砸盘打压行情。其核心是要稳定市场,净化市场环境,引导价值投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使资金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体现未来市场风险偏好方面,一是前期以次新股、高送转概念为主的主题板块,在金融寻租的投机概念收缩影响下,将相应调整;二是回归正本清源后,重视价值成长并具有向好业绩的成长型企业将受到资金面的持续关注。从长远来看,A股市场中长期趋势也有望由“宏观环境、企业盈利、监管思路”来共同决定。

  在这一背景下,应如何指导我们的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回归长期投资,投向价值投资的怀抱,关注那些有业绩支撑的低估值板块,倾向于具有安全边际的、估值水平趋于理性的优质龙头股。

  结合近期市场表现以及年度市场热点,不妨关注大消费及受政策支持的周期板块。如业绩稳健的白酒、家电、医药、家装家居等大消费行业以及受益于三四线城镇化的消费主题;基本面可能见底、估值低位、市场配置不高的非银金融;年报和一季报业绩好于市场预期的个股;重点主题方面,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区域开发以及军工等也值得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