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1日11:47 中国金融杂志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以新发展理念指导金融改革

  孙国峰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为双支柱的新金融调控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GDP增幅接近10%的高速增长,铸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本思路、方向和着力点。践行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率,是未来金融改革发展应遵循的准绳。

  新发展理念指导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新要求。顺应形势变化,金融领域不断创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配合结构性改革框架,创新推出抵押补充贷款(PSL)等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弥补总量工具的不足;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为双支柱的新金融调控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以创新开放为主旋律,着力构建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框架;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为实体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和自贸区金融创新齐头并进,具有区域特色、符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地方金融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创新。

  多维度多层面发力,践行协调发展理念。金融体系从区域、产业、城乡等多维度支持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因地制宜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地区金融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持续提高,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基础不断夯实,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金融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协同发展的力度不断增强。二是有扶有控支持产业协调发展。完善金融统计监测机制,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因城施策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进民生领域金融服务。三是统筹兼顾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核心作用,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完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优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绿色金融创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构建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9月,杭州G20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G20议题并写入峰会公报。在各方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债券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力地支持了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2016年我国在境内外市场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债发行量的40%。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环境效益显著。截至2017年2月,绿色信贷余额7.5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之比达8.8%。进一步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的各项政策也在研究制定中。绿色金融的地方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不断推进。浙江、广州等省积极探索地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人民银行继续担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联合主席,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提升金融业对公共环境数据的可得性。

  推动金融体系全球化,践行开放发展理念。通过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开放水平达到了新高度。在“走出去”方面,推出了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RQDII)、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和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QDIE)。在“引进来”方面,探索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方式开放服务贸易领域;拓展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通过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开展境外融资。在“双向开放”方面,沪港通、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生效;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牵头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跨境使用稳步增加。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进入国际货币体系的“第一梯队”。本币互换成效显著,目前人民银行已与36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额度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发展普惠金融和共享金融,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原则,引导金融资源向扶贫和普惠领域倾斜,确保社会公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2016年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28.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6.5%。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设扶贫再贷款、发行扶贫社会效应债券,截至2016年底,扶贫再贷款余额达1127亿元。普惠金融工作扎实推进,支持河南兰考县开展普惠金融建设试验。担任G20主席国期间,我国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列为重点议题,并推动杭州峰会形成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等成果。此外,创新发展共享金融。共享金融是金融资源的供需个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构筑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金融资源与服务的直接交易的系统,是共享经济渗透到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共享金融具有去媒介、去中心的特点,有助于缓解传统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困境,提升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效率。

  金融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平衡。近年来,为满足实体经济、企业和居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以各类金融中介为主体开展的“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给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带来巨大挑战。金融管理部门面临着保护金融创新热情、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和防范各类新型风险、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两难选择,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也越发不能适应当前金融新业态的监管需求。

  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权衡。资本具有逐利性,金融资源配置天然地会向大城市和大企业倾斜,这符合效率优先的市场化原则,但会导致大城市对小城市、城市对农村、大型国企对中小微企业的资源“虹吸”效应,不符合公平和均衡发展原则。金融协调发展面临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此外,我国大型城市和国有企业相对优势的产生还包括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二元结构、政府不恰当干预等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增加了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的难度。

  政府推动与公众参与的协调。目前,政府仍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社会公众参与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现有经济金融手段尚未实现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和绿色项目正外部性的内生化,污染项目和绿色项目的定价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尚未理顺,不能有效改变资源配置和生产消费行为。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尚未形成合格的绿色机构投资者群体,也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挑战。当前国际社会黑天鹅事件频发,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抬头,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大风险。美国新一届政府的经贸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欧洲银行业风险犹存;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风险因素加速累积。动荡的国际格局增加了我国深入推进金融开放的风险隐患。

  继续以新发展理念指导金融改革发展

  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原则。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自我循环,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主要源于结构性供需矛盾,市场资金总体充沛,总杠杆率水平较高。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中性的取向,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着力降低企业尤其是国企杠杆率。未来应继续稳妥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扩大直接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贫困地区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始终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控金融风险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金融改革创新应始终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继续推动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探索和丰富符合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统筹做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综合信息统计等的管理工作。加强金融风险预警研究,推动商业银行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针对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交叉性风险,继续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作用,统筹建立适应综合经营的监管规则,强化资产管理业务的功能化、穿透式监管。继续推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严格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购房,化解房地产泡沫风险等。

  始终坚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实现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金融改革创新和责任投资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继续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发挥金融的激励和杠杆作用,鼓励和撬动民间投资,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始终坚持推进金融开放的基本方向。我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更应充分发挥不断增强的国际和地区影响力,继续推动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新全球化”进程。金融领域应继续稳妥推进双向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在金融部门改革、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宏观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我国区域金融影响力,配合和支持国家的外交大局。

  始终坚持以金融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未来应继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有针对性地支持“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支农支小、健康养老、就业助学、绿色发展等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助推社会公平。(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许小萍)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