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4日15:28 英大金融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金控集团风险偏好建设有讲究

  文|赵丽群

  金控集团确立风险偏好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自下而上汇总提炼出符合实际业务情景的风险指标;而后再自上而下进行传导、反馈和修订,如此反复多次,逐步完善并实现量化,形成与业务实际相匹配的风险偏好体系。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金融市场上时时都在做着类似的选择题。于个人投资者,顺丰控股连续涨停数日,该不该冲进去呢?于金融企业,区块链被炒得如火如荼,是要加大自身研究力量还是借助外围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收益的地方就有风险,个人和企业在做选择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杆秤——风险偏好,不同于个人,金融企业的风险偏好构建更讲究,也更成体系化。

  金融企业在确定战略目标之后,风险偏好就是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普遍愿意接受的风险大小,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风险之间划出的清晰分界线,作为企业日常业务发展和持续管理的一个内部共识与依据。

  当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之间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金融新常态下一种主要运营模式。而金控集团横跨多个行业,与纯粹分业经营的金融企业相比,有着不同的风险特征,其风险偏好构建体系也更为复杂。

  大势所趋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控集团逐步建立了风险、审计、监察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但仍存在事后控制、缺乏主动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相对滞后、具体的风险管理与集团整体战略相脱节等问题。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的形势下,如此这般已然跟不上集团风控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偏好体系迫在眉睫,带来的益处也将是多方面的。

  一是使金融子公司更加明确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从公司治理机制来看,风险偏好是传达股东意志的重要载体。通常,金控集团母公司是各金融子公司的大股东,股东应将自己的“偏好”清晰地传达给各子公司的管理层。如果金控集团建立风险偏好体系,集团各金融子公司管理层将在集团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实现策略和方式,确保日常风险经营活动能够充分反映股东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要求,风险偏好成为各金融子公司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的出发点。

  二是促进金融子公司转变经营理念。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历史惯性的影响,“业务驱动型”的经营理念在各类金融企业普遍存在,其中,风险也伴随业务增长而迅速放大,导致被动、事后性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是模糊、激进的,企业经常面临资本不足的困境。但是,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金融业要转型,经营理念首先要转变。集团公司要根据总体战略,结合业务特质及内外环境,明确风险偏好,划定风险容忍底线,确立相应的限额管理体系,从而为子公司科学配置资本及开展风险调整后绩效考核奠定基础,合理期待收益,平衡业务、风险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促进子公司经营理念上的逐步转变。

  三是集团可以对各金融子公司进行统一风控管理。金控集团的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各自为战,尽管有些集团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但许多制度和机制并未落到实处,风险指标监测也比较被动,在指标异常时,业务经营已出现问题,公司不得不面对风险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所以难以从根本上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风险偏好体系作为快速、有力的手段,有效分解风险责任,提前对经营行为进行引导,能够提升业务的品质,也是从集团层面进行风险统一管理的重要抓手。

  偏好设定有据

  明确了风险偏好体系建设的意义,还要明确认识,风险偏好体系反映的是组合管理理念,不仅考虑单个风险,还要把各个风险综合起来,在集团层面上加以整体考虑;不仅要评估短期风险,还要从战略角度评估集团所面临的中长期风险。

  集团在确立风险偏好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自下而上,从下属企业着手,汇总提炼出符合实际业务情景的风险指标;而后再自上而下进行传导、反馈和修订,如此反复多次,逐步完善并实现量化,形成与业务实际相匹配的风险偏好体系。董事会、管理层应全程参与,各尽其职,进行跟踪评价和持续改进。

  风险偏好体系建设包括风险偏好设定,风险容忍度以及风险限额的确定。

  风险偏好设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横向看,风险偏好指标可以是管理层关注的各个方面,如资本充足率、目标收益、目标评级、声誉等。纵向看,风险偏好由三个层面构成:集团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子公司风险类别和风险限额,业务条线风险限额。

  风险偏好的设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等。制定风险偏好需要把这些因素放在同一场景,权衡利弊及其勾稽关系,以制定客观、科学的并支持战略发展的风险偏好。

  在内外部方面,集团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短期的业务规划是制定风险偏好的首要考虑因素。风险管理目的是为了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这些战略及策略必须明确地传达风险管理职能,以建立与此相匹配的风险偏好及后续风险治理结构。外部预期管理,需要合理管理股东预期和监管机构要求,风险偏好应与企业形象和发展计划相吻合,以避免风险发生后与股东预期或者监管机构要求偏离甚大。

  在主客观方面,风险偏好设定必须在各项客观限制范围之内,即在资产负债表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之后,风险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司决策层(或最高决策者)的主观好恶所决定的。这决定了风险偏好的制定需要得到最高管理层的积极参与,否则就缺乏精准性和指导性。

  额度确定有序

  对于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的确定,金控集团则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风险偏好向风险容忍度的传导机制。如具有完整、成熟的经济资本框架和计量工具,可以基于经济资本设置风险容忍度;如果经济资本框架尚未成熟,亦可综合分析总结关键指标的控制水平,如最低资本充足率、授信集中度、VaR置信度等。在设定集团层面风险容忍度时,还要考虑各子公司的风险叠加效应,以避免出现风险总量汇聚后突破容忍度的情况。

  二是建立关键风险指标体系。为保证风险偏好执行落地,集团公司可依托风险偏好体系,建立以关键风险指标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对各子公司和业务条线进行定期评价。关键风险指标将覆盖集团日常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依据重要程度将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三是设定风险限额。根据董事会审批的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设定关键风险指标的限额,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同行业数据,经过压力测试后,得到关键风险指标的限额,形成风险限额体系。

  四是监控限额。定期对风险限额进行监测,分析各类风险状况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特定时段内的各类风险状况,为各类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