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9日16:45 新浪综合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相关报道:

  江西赛维重整计划被法院强裁 12家债权银行成冤大头

  江西赛维推破产重整草案 多银行超200亿不良信贷或变实亏

  来源:山石观市

  直接贴一份最新出炉的法院文件: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决书。

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
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
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
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

  这份文件展示的,是江西地方法院批准强裁执行江西赛维重整计划。这意味着:四大行、国开行、交行、招行、民生、光大、中信等12家银行,过去投往赛维的271亿信贷,将只能收回6.62%,亏掉250亿。

  这个事件的由来始末,可参见山石观市上个月文章《银行如何浮亏加仓在赛维亏掉200亿

  之前,12家银行共持有赛维集团破产重整公司债权合计271亿。按涉及金额来看,国开行以72.56亿债权占据大头,建行、农行、招行和民生银行持有债权均在30亿以上,分别为47.29亿、34.98亿、36.24亿和32.16亿。中行持有债权达18.71亿。

  在江西赛维最初抛出的重整计划,根据债权银行内部提供的整体清偿率分析表:清偿率还有14.75%。

  现在,根据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强裁,清偿率打对折还多,变为:6.62%。 

  据此清偿率计算,债权银行亏损将达到约250亿。

  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条款,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怎么看待这个事,12家债权银行中某大行总部给出这样一份评论:

  “当时地方政府提出救赛维就是救银行”,结果一路给予赛维输血的银行却成了冤大头。

  现在,在12家债仅银行强烈反对之下,江西新余中级法院选择通过强裁通过赛维旗下三家公司的重整计划,6.62%的清偿率几乎让银行271亿元贷款血本无归。开这样一个先例,很可能会开启企业通过“合法”手段恶意逃废债的潘多拉魔盒。 

  赛维重整方案之前就引发了各方强烈争议,其清偿率远低于无锡尚德的31.55%和*ST超日的20%,被质疑明为重整实为破清算,因此两次投票都遭遇债仅银行强烈反对。

  但最终,强裁大招让银行几乎无力回天:法院裁定是公司破产重整的最后一道程序,如果债权方只是对裁定内容不满,无法提起重新裁定程序。 

  赛维重整方案强裁的背后令人深思,多家银行接连向江西赛维注入贷款,不乏当时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金融业虽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此清偿结果造成银行250多亿的亏损又该谁来买单?地方政府曾在其中扮演“救世主”角色,如今是否也应该承担责任呢?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那些炒房的人真不怕泡沫破吗?

人们每一次判断房地产涨疯了,然后选择清空房地产,拿着从没见过的大数额现金去投资不稳定的股市,或者其他金融产品,或者去投资实体经济时,其结果都是一次次失望,因为非房地产的投资,都没有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高。

高科技才是创新只是一种迷信

企业创新,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效率的手段,效率最终反映在财务指标上,而终极的财务指标就是利润。如果工业4.0不能增加利润,要它做什么?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传统行业照样可以创新,照样可以提高效率。

房地产迷幻了一代中国人?

史蒂芬罗奇说,房地产迷幻了一代美国人,诱惑了许多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美国的问题可能会发生在中国身上,没有谁能肯定地说中国是个特殊的例子。几年前的这句话或许能给今天的我们一些警示,我们当从中吸取教训,及时醒悟,合理纠错。

当前经济最应警惕楼市过冷

无论采取什么限制性政策,房市交易归根结底是商品市场的交易行为,逃脱不了市场规律的洗礼,即便是以行政权力采取直接或间接的“休克交易”策略,也只能把问题和矛盾暂时压制下去---压制越久,将来的负面效应就越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