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9日06:46 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昨日(9月18日),央行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5.7%,较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企业信贷仍弱,非居民中长贷减少80亿元,同比少增1297亿元。

  “总体来看,企业贷款依然疲弱,主要是因为8月地方债发行飙升至8000亿元以上,债务置换对信贷冲击较大,而经济低迷、融资需求弱对企业信贷也有拖累。”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表示。

  恒丰银行研究院中心负责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蔡浩则分析指出,这是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的,近三年来,每年三季度指数均环比低于二季度指数,这也与上半年贷款投放较多,下半年有所控制相关。

  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下降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的贷款总体需求也在下滑。

  9月18日,央行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5.7%,较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6.8%,较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5.1%,与上季持平。分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1.4%,较上季提0.1百分点;中型和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2%和55.8%,较上季分别下降0.9个和1.4个百分点。

  “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环比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与二季度环比高达6个百分点的降幅相比,大幅收窄。贷款总体需求指数是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的,近三年来,每年三季度指数均环比低于二季度指数,这也与上半年贷款投放较多,下半年有所控制相关。“蔡浩分析指出。

  他还进一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另从历史数据来看,贷款需求制造业指数与贷款需求指数高度相关,环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具体到8月来看,新增贷款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减少80亿元。

  “8月企业新增贷款仅1209亿元,较7月(-26亿元)有所回升,但扣除票据融资后,短期(-1172亿元)和中长期(-80亿元)贷款均为负增长。这既与8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8394亿元)大增有关,又表明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去产能、去杠杆’背景下,企业投资意愿和融资需求依然偏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艳表示。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分析认为,企业贷款增幅非常微弱,企业中长期贷款还在下降。企业中长期贷款下降一般被理解为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但也存在企业前期融资过多、现金堆积、票据和发债融资改善等因素。

  华创债券的报告亦表示,这反映了企业融资需求低迷。但考虑到8月地方置换债发行量大幅度增加替代贷款,加之信用债市场火爆,企业发行债券规模有所增加。因此,认为企业的融资渠道相较7月改善概率更大。

  房贷仍占新增贷款半壁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8月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额达9487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其中,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占8月份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

  “新增居民中长贷规模达到新增贷款总量的56%,贡献最大,显示出地产火热、房贷高增。”姜超分析指出。

  他还进一步表示,但4月份以来,地产销售额增速已经开始大幅回落,7月、8月虽小幅反弹但难改长期下行趋势,而且当前中国居民购房边际杠杆率已接近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水平,所以居民房贷高增长的状态难以长期持续

  华创债券的报告则分析指出,从宏观经济而言,这个现象可能并不算特别好的消息,反映了资金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而并非其他实体经济领域。但对于银行而言可能是件好事,因为按揭贷款由于还款来源来自于居民本身,这与居民融资目的,即房地产市场的好坏并无本质关系。

  此外,姜超强调,要警惕地产泡沫。8月经济供需两旺,但这种稳定建立在地产销量反弹,基建投资发力的基础上。8月居民房贷依然高达5286亿元,占当月7969亿元实体经济贷款的比例约2/3。另外,8月政府收入下降、支出高增,且地方债发行已经接近年内上限,积极财政政策也面临严峻考验。9月以来地产销量和发电耗煤增速均现回落,且去产能仍将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上的四个错误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四个错误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包方便面背后的中国改革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网约车价格上涨确实值得警惕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