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4日07:30 南方都市报

  “黑白相间、纵横交错、形似迷宫”,方便快捷的二维码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二维码的安全问题同样引起重视。近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

  业内普遍将这份文件视为央行自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

  叫停无交易验证并分级限额

  根据条码支付新规,市面上主流的无交易验证或验证过于简单的局面将被改变。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符合监管部门的移动支付技术安全标准,组合选用三种要素,对客户条码支付交易进行验证,比如静态密码、电子签名、密码等。此外,除了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要有验证要素外,征求意见稿还对二维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划分了A BC三级,级别由高至低,交易限额也逐步减少。

  与二维码支付相伴而生的盗刷风险高企,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约定或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交易验证、信息保护、差错处理、风险赔付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

  多方发力二维码支付

  此次新规给了二维码支付合法身份,将对市场各方产生怎样的影响?融360分析师马郢表示,扫码支付属于线上支付,线上支付冲击线下支付,主要冲击银联。尤其是在网联建成后,日益规范的第三方支付,尤其是线上支付会分走银联的部分利益。而银行将不再分别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议价,是否受到冲击还要看与网联的议价情况。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银联、银行各方近日针对二维码支付有所动作。7月15日,工行在北京发布工银二维码支付产品,通过“扫一扫”即可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

  昨日,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亦向南都记者表示,银联正在把二维码这一种交互方式充实到“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支付的补充,丰富“云闪付”产品体系。不过,银联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正式推出仍需等待。

  作者:吴梦姗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怪老百姓

今年我们讲转型,讲升级,对企业界来讲,发生的最好的时间点是什么呢?需求旺盛的时候,大家都要买东西的时候,企业转型就很容易,如果东西卖不掉的情况下,让老板转型,转到哪儿去呢?

滴滴Uber合并是赤裸裸的垄断

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虽然有其新兴行业的特殊性,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凡是抑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市场集中都应接受反垄断审查,并以实际行动证明没有损害公众利益。

中国经济不可能存在U型反转

因为我们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20岁至29岁的刚需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之后,支撑我们总需求能够比较旺盛、处于扩张状态的基本周期失去了,这个问题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客观存在。

中国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导者

全球绿色金融的崛起,得益于中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在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