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
7月7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截至5月末,中国银行业不良率突破2%,中国银行业面临自2004年国有银行核销处置不良资产、改制上市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扭转。银行业需要迎接漫长严冬的考验。利率目前处在低位,甚至有可能进一步下调,还将延续较长时期。
于学军介绍,银行不良贷款的爆发最早从2012年开始,首先在江浙沪东部沿海地区反映出来,近三年不断地向中西部蔓延。他透露,到今年5月末的最新统计,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大大地超过两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达到2.15%。分别比年初新增了2800多亿元,提高了0.16个百分点。
此前银监会5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可以发现,4、5两月不良贷款增速已经超过了第一季度,不良贷款增速呈爆发趋势。
于学军还介绍,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也呈同步增加之势,银行风险控制的压力、拨备的压力、盈利的压力持续加大。
他描述了现在商业银行行长们的普遍心态,就是迫切希望中国经济尽快好起来,这样他们压在手里的不良贷款就可以逢凶化吉、迎刃而解,呈现柳暗花明的效果。
但是于学军认为,“实际上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过去30多年来所依据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已经出现明显的挑战,而新的增长模式尚未确立,所以我们面临着艰巨的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
对于银行业目前的困难,他认为有3个原因。一个是由于利差持续收窄。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调,这个趋势将会持续较长时间。二是由于货币快速扩张。银行的非信贷企业资产类业务,包括表外业务,过快增长,导致银行业务复杂化,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加。三是由于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于学军认为前些年放的贷款,尤其是流向实体经济的不良贷款规模还会呈上升态势,所以需要银行业谨防资产泡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卷土重来形成的影响。但是由于贷款规模大,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不良率有可能出现微降的局面。
对于7月6日下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引》,于学军解释,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就是要覆盖银行业所有的风险,采取审慎理念和冲破原则,将所有的风险不仅覆盖,而且要提出拨备,防止有偿风险,把各项事情工作做在前面、做好。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孔瑞敏 SF16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