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7日15:19 《陆家嘴》

  经济下行是P2P行业的机会

  文/本刊记者 孟璨

  4月,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启动全国范围内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已批复并印发与整治工作配套的相关文件。在此之前, 第一个国字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祭出堪称史上最严苛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P2P平台每日更新21项运营信息,以规范平台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去年开始的这轮互联网金融风波中,很多出问题的平台其实做的根本就不是我们所熟知的‘P2P’。” 盈灿咨询副总经理于百程告诉《陆家嘴》记者,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做专项规范有利于真正地做P2P的公司,同时也是对投资者的一次教育。

  盈灿集团旗下有包括网贷之家和盈灿咨询在内的七个子品牌,盈灿咨询主要负责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和咨询业务。

  《陆家嘴》:互联网平台跑路一直时有发生,国家为何在此时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方案?

  于百程:我个人觉得,此次重点整治的背景是前段时间线下的理财平台问题频出,从影响面、涉及的资金规模来看都非常大,以平台倒闭风潮所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飙升,社会压力和经济连锁反应明显。

  现在很多人将P2P、P2P网贷和线下理财公司混为一谈。P2P是点对点借贷,类似于民间借贷;P2P网贷属于P2P的一种,它把交易行为放在网上进行,P2P网贷需要将标的信息公布到网站上,投资人根据公开的标的信息选择投资或者不投;线下理财公司,比如前段时间出事的中晋,其实是以私募基金形式存在,它们并不会告诉投资人投资项目,这一点是它们和P2P最大的区别。

  P2P网贷是受国家鼓励支持的,尤其是P2P网贷里一部分小额分散网贷,这一点符合国家所提倡的普惠金融。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平台动机不纯,或是缺乏风险意识,导致风险事件发生。

  《陆家嘴》:此次整治的具体问题是哪些?

  于百程:这次专项整治,我觉得主要是针对一些突破了底线的平台,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非法集资,包括诈骗、资金池以及自融等涉嫌非法集资等行为。从一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就没有资金监管,整个行业一直处于摸索阶段,行业规模逐渐壮大后,出现了卷款跑路的现象,各方才开始考虑监管。在全国性专项整治正式启动前,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的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一直在进行中。

  再者就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广告规范,国家出台了互联网金融广告整治“九条红线”。我认为这次主要还是红线监管,也就是说,此次专项整治将针对去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的12项禁止行为。

  《陆家嘴》:P2P行业的主要问题在哪些方面?

  于百程:专项整治打击的是个别问题,不是普遍问题。P2P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一是信用中介转型为信息中介。目前国内大部分平台是信用中介,像银行就属于信用中介。信用中介的问题是平台会做担保,即使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平台还需要垫付给投资人。信息中介则只是个平台,好处在于平台风险很低,平台更偏于中介性质。借款人若出现还款问题,平台不用去承担还款责任。

  二是信息披露,尤其是坏账率披露,很多都达不到监管细则的要求。各平台的坏账计算方法都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信息披露有假或不完善。

  三是资金存管问题,细则中要求必须是银行作为存管方。现在的问题是,整个银行体系在资金存管问题上的进程比较慢,银行担心接手了一个不好的平台,且不论赚钱,万一出事,投资人会将责任归咎到银行。根据我们的数据,目前仅接手了十几家平台,其他都仍在商谈中。还有就是替投资人做决策的问题,要求中规定不能替投资人做决策。现实中有很多方面涉及这一问题,比如自动投标,如何界定是否平台替投资人做决策是个难题。

  《陆家嘴》:互联网金融行业问题频出,除了法规监管上的漏洞,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

  于百程:首先是国内的信用体系不完善,美国的三大征信局从1899年开始,发展到如今已经非常成熟。在中国,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信用数据,基本能够获取到的数据都来自央行信用记录。政府的很多数据,比如水电煤、社保等没有互相打通。同时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目前仍处于缓慢的初步发展阶段,信用数据比较分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数据不会像三大征信局一样共享,所以骗子和老赖的违约成本低。违约发生后,因为信用体系查不出,基本没有惩罚措施。此外,平台的盲目发展,忽视了风控的重要性,造成平台出现经营风险。第三个是区域风险,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地区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一旦出问题,就是一连串,各平台之间可能存在业务交叉。

  《陆家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市场利率也比较低,这是否会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收益,增加平台的风险?

  于百程:这两年经济下行会导致整个企业经营不善,对个人收入会产生影响,最终也影响到偿还能力,所以整个P2P行业坏账率上升,这很正常。不过,我们这几个月的监控数据显示,整个P2P行业还会持续发展,一是贷收方面,虽然可能增速会弱于2015年,但整个行业贷收还是呈上升趋势,目前每个月估计在5000亿以上。可以看到,很多大型金融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仍然在加入P2P行列。P2P网贷做到一定程度、吸纳了足够的用户后,可能最后会转型为综合性的金融理财服务,平台同时出售基金、保险等合规产品。做得不好的,未来可能会更多地以并购的形式存在。

  经济下行对P2P整个行业来讲,未必是坏事。经济下行,意味着企业更难融资,银行会收紧贷款。P2P如果权衡好风控和盈利,借款需求自然增加。目前整个P2P行业的覆盖率还是偏低,4000多亿的规模没有达到P2P的均衡值,大型企业也不会考虑进军一个已经饱和的行业。对比整个社会融资规模140万亿,包括银行借款、委托贷款,还有信托借款、票据,以及企业发的债,不包括个人的融资行为,单企业的融资,去年约138万亿,银行融资不到100万亿,相比之下,P2P整个行业的4000多亿实在太少,约摸只占千分之四。具体点来说,这4000亿相当于什么规模?举例北京银行,城商行中相对发展比较好的银行,这4000多亿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上等城商行的规模。这个行业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完全没有见顶。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这个市场规范化运营,从而扩大行业规模。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йûмתĿռ

йĺ۾ߣ̫ܷתʽı仯һûڶûҪûһɹйáת䡱ܵ

ϣ

Ȩʿô

δҹ߽ص㣺һǽעػ߶Ŀƽ⡣ҹʻԻߵĸЧӦǽڴ¹߽һǿߵ

˭Ҹ˰

ͽǴô۸ɵɵֲ塣ʵʿ˵Ĺֵûдﵽй˾ʲ100%Ǿ飬Ǿǽǡشģ鲻Ҫո

ȡԤǷزĸͻƿ

ӹԣȡԤʵϾҪͿ̵IJܸˣ̷õءŵĶܣٽزҵԻع顣Ƕ˿̵ġҡ𿪷̵Ŀ־塣ֿ־岻عȵǺͷŴ󣬳ǿ̾Ӱطߵ򲢲ʵ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