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寥寥 以房养老尚有待大众认可

2013年09月16日 07:27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9月13日,随着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其实,在《意见》发布前,早已有金融机构试水相关服务。中信银行在2011年末就推出了养老按揭业务,“凡年满55周岁的中老年人或年满18岁的法定赡养人以房产作为抵押,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养老”。

  据悉,中信银行养老按揭业务细则规定,“贷款金额根据担保物价值和养老人养老合理需要的资金确定,计划累计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每月实际支付养老金额不超过5万元。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实际需要合理确定,但最长不超过10年”。

  另一家也有“以房养老”业务的银行相关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养老按揭这块我们行是在做,但这块业务开展好像不是很好。从去年开始做,至今做成功的屈指可数。推出养老按揭这块业务后,我们发现客户群较少,且反应一般。这一代老人还不太接受这种以房养老的方式,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的财产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较踏实。”

  但他表示,还是会将这个业务做下去,一方面会在这方面做更深入的调研,针对客户群的需求来改进;另一方面老人的思想应也会有所改变,逐渐接受这种养老的方式。

  同时,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赵庆明[微博]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对于‘以房养老’的推行,我认为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使用权限,目前只有70年,是有限的。随着房子使用消耗越来越多,那么剩余权利价值就在逐步减少,也就是房子的价值在缩小,如果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估值给的价格可能还不如现在直接卖掉房子拿着钱去养老院划算”。

  此外,记者还咨询了其他几家银行,相关负责人都表示目前尚未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业务,不过国家既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银行不久应该也会设计相关的产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记者陈宝成涉嫌非法拘禁罪被批捕
  • 体育皇马官方宣布续约C罗5年 年薪世界第1
  • 娱乐王菲好友否认其出家 疑连夜搬离爱巢
  • 财经媒体称养老金并轨变缩轨不能叫改革
  • 科技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电信业或入列
  • 博客韩国强制扣留的豪华中国邮轮啥样
  • 读书战地实拍:残酷真实的越南战争(组图)
  • 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提 高校教育难满足就业
  • 洪平凡:全球金融危机五周年随笔
  • 西向东:为什么倒按揭在美国也遇冷
  • 叶檀:以房养老不如以房租养老
  • 黄祖斌:中国以房养老的五大障碍
  • 刘石:中移动副总的垄断说颠倒黑白
  • 陶冬:联储出招 欧股聚财
  • 小小鸟:戈尔巴乔夫重出江湖
  • 曹凤岐:中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演进
  • 张捷:定价权眼光看通胀与印钞
  • 谢作诗:从农民工就业看潜在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