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集团副主席:世界是需要中国的领导力

2013年09月14日 10:38  新浪财经 微博
德意志银行集团副主席Caio KOCH-WESER先生 德意志银行集团副主席Caio KOCH-WESER先生

  新浪财经讯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与《财经》杂志联合主办,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协办的2013第七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商业银行的变革与创新”。

  德意志银行集团副主席Caio KOCH-WESER先生发表了《宏观经济新动向——欧洲视角》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感谢组织方邀请我参加这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德意志银行是一家全球金融机构,在中国有很多的业务,同时我也想祝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最近取得的成功,是“中欧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

  我在八九十年代在世行工作的时候,已经关注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工作,银行的变革与创新,是许多国家的一个课题,要想银行稳健我们需要进行变革,但是创新是许多西方社会的理解,不是那么受欢迎的一个概念,最近的金融危机似乎就是被创新所引起的,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时间有限,我很快地讲六点,以欧洲的视角来介绍一下全球宏观经济地趋势。

  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背景下会有很多的银行的变革,首先是美国的美联储收紧,将会在一段时间让这个市场的波动性增加,新兴市场的资产会变得脆弱,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经济体也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风险,但是问题是逐步收紧已经被提前宣布,已经有了一定的可预见性,但是市场的反应还是过于敏感了。大家都知道新兴市场已经经历了两个月的比较大的卖出,一些没有准备的国家,一些赤字比较高的国家,像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逐步减少量化,将会在9月份的时候开始,然后会持续地继续到2014年结束,当然市场已经反映在它的价格中了。

  我的第二点就是全球的复苏,已经上了一个轨道了,在美国我们将最有可能看到3%的经济增长,私人部门的去杠杆,房价也有所回升,劳动力市场有所改善,这都是好消息,主要的一个风险就是国会和政府之间在财政预算方面的一个对峙,这会对复苏造成一个影响。欧洲已经摆脱了衰退,最近一个数据会实现这样的现象,可能会实现明年1%的增加,但是也有下行的风险。李克强总理在最近大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也给我印象深刻,所以我第二个观点就是全球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复苏,还在正轨上。

  第三点要讲的是,新兴市场的故事,就是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长期的故事,仍然是毫发无损的,这还是一个很可靠的大趋势,明年新兴市场的增长还是会达到5.3%,平均来看。印度、巴西会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但是国际社会会受到货币基金组织20国集团的警告,更多地监督这个市场。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通过IMF做了一个提醒。但是现在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影响,仍然缺乏国际的协调,但是新兴市场的增长,仍然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四点,欧盟将会有一个逐步很缓慢的复苏,这是一个很长的修正过去错误的过程,以及修正不均衡、不平衡的过程。欧洲中央银行在去年很好地稳定了一个情况,问题是这样一个它的承诺,弱化了政治上的改革和几个国家的财政紧缩。德国一周后就要进行选举了,我觉得默克尔的政府还会保持在台上,不知道他会进行一个什么样的改革,但是这个地方信心还是连续性,德国经济还是是很有竞争力,在政策上不会有大的变化,我们要看看新的政府怎么样解决欧盟的问题,我觉得他们的基本立场还是会保持的,德国还会支持欧盟其他一些危机的国家,但是其他的国家需要承诺进行严肃、认真的改革,不然的话就是资源的浪费了。法国的情况比较困难,法国没有像德国和其他国家那样进行改革,奥朗德总统也认识到要优先增加法国的竞争力,但是他还没有说服人们他能够实现这样一个承诺,我们必须要密切地关注法国。

  意大利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他的经济还不是那么差了,但是在政治上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环境,西班牙正在触底反弹,失业率很高,但是我看到一些锄地反弹的一些迹象,一些更小的国家,经常在新闻里头出现的,葡萄牙、希腊,在长期的竞争力方面开始有一些进展了,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很漫长的竞争力的恢复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欧洲肯定是一个非常逐步地、缓慢地恢复,很长的一个过程。

  第五点,讲一下欧元危机和政策层面的一些测试,第一点是政治的意愿必须要去管理和避免欧元的解散,这种政治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显示出欧元是一个政治性的项目。所以在过去两年,有很大的一般进步,但是还需要额外地、大地变革,这样一个欧洲的一体化的,要基于三个支柱。第一个是继续财政整合,解决很多国家的债务问题,以及仔细地去平衡财政紧缩与增长,也就是说要微调财政紧缩和经济增长,它不是矛盾的。

  第二个支柱就是结构性的改革,许多国家我提到了像法国,他很多的改革滞后,所以欧盟在这个方面也提出很多的条件。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第三个支柱是欧盟的改革和一体化的第三个支柱,是建立更强有力的欧盟的机构以实现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这个地方最大的辩论就是,最终的目标是不是要成立一个政治的联盟,财政联盟才能够形成政治的联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了,也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解答。但是进一步地一体化,实际上是会引领明年的一个路线图,这个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个趋势还是这个方向的,实际上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是一个单一货币的话,就需要建立一个财政的联盟,包括税务,再更长期地实现政策的联盟,主要的推动力,不只是经济了,而是欧洲在过去经历那么多的战火,这样一个和平的项目,在未来长期来看,任何单一的欧洲国家,是不可能在三四十年后,在全球保持一个大国的地位的,除非欧洲以一个声音来发声。

  第六点,讲银行的联盟,这个危机显示,我们单一的货币情况下,分散的监管、分散的金融产业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也要结成一个银行的联盟,这显然已经在建成中了,同时它是非常缓慢、长期的一个过程,这样也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花了太长的时间,它能不能够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欧洲央行作出了决定,从明年欧洲央行将会对这些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一个监督机构。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我们还需要在政治、财务上有更大的一个承,最终应该会实现,但是我们还拥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存款的银行来支持这样的一个银行的联盟,这个方面有很多的争议,进展很慢。所以目前各国银行的联盟,怎么样是现在国家层面上实现有不同的看法,包括需要建立600亿的欧元基金来支撑欧洲的资本。所以现在一方面我要说,现在欧洲央行起来到一个领导的作用,但是建立这个存款保险还需要一段时间,资金的成本是一个问题。

  从全球欧洲现在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喜忧参半,那么全球经济的回升还是在这个轨道上,风险仍然存在,新兴市场面临着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说经常帐的赤字在几个国家的问题,但是在未来几十年可能仍然会保持高的增长,欧洲在护符增长有缓慢的进展,包括稳定推进政治一体化方面缓慢地有进展。我觉得我们已经渡过了危机的最坏的时刻了,虽然仍然存在着风险。

  提问:

  Caio KOCH-WESER非常感谢您刚才非常重要的演讲,显示出了您对长期全球增长趋势以及新兴市场的趋势的自信。还有一个是长期的宏观趋势,六个月之前,因为多哈没有达成任何的协议,全球的温度将会上升5度。另外有一个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你觉得新兴市场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影响?哪些国家将会受到影响。

  Caio KOCH-WESER:

  我们的道路会有多坎坷,气候变化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非常重要的问题,你提到了超大型的趋势,这个对金融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因为我坚信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避免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话,我们要想应对气侯变化和气侯变暖的话,我们就需要以非常创新性的方式,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资源,这个是全球辩论的核心。金融部门和私营部门必须要提供相关的资源。但是你必须要提供最好的激励机制才行,最好的激励机制很显然就是摊着这个定价,这是一个外部性,每个人都会说,你给我一个探的价格我就会做这个工作,这个应该就是私营部门对于公共部门和政客的回答,很显然美国的立场还有其他的问题,使得我们没有达成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来得非常缓慢。

  我可以看到巨大的风险,我觉得如果我们要是超过了2度的气温上升的话,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的话,很显然很脆弱、穷的哪些人,将会承担的代价是最大的。所以我们需要有适应,因为肯定会有全球变暖发生的,因为科学的证据很清楚了,我们需要能够适应这种新的环境,这个也是需要对于穷的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些减缓措施限制温度的上升。

  国际气侯方面的谈判进展得不是特别好,但是现在正在有一些势头在积累,希望能够在2015年的时候有一些进展,IPCC刚刚出了一个报告,里面提供了很多的证据表明,科学是正确的,在这方面我要祝贺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不仅仅是二氧化碳,还有每天的污染,人们都能够看到,中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这些制度和中国的领导人,他们是更好地做好了准备,必要地去控制污染,同时也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原来依赖煤炭到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好的消息是作为经济学家,我们觉得如果我们做得比较好的话,这对于世界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挑战,而且也是一个机会。因为可以推动很多领域技术的进步,比如说像能源领域,同时还会在其他的领域有一些进步,那些国家如果能够建立起很好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有很好的激励机制的话,他们就会首先从中受益,我觉得我的国家——德国已经在某些领域显示出来了,中国也开始现实显示出来了,制订了正确的优先事项,但是美国人还在睡觉,美国其实有很大的创新潜力,你就看一下硅谷就能意识到,但是没有正确的政治方面的政策,没有正确的激励机制的话,他们可能就失去了这个机会。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许在我们今天和以后的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金融体系放在长期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能够提供一些中间的资源,因为公共部门的钱非常地有限,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去利用一些项目中去,这个对于整个经济是有好处的。

  提问:

  问题一:你认为中国未来十年,经济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问题二:对中国和欧洲潜在合作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Caio KOCH-WESER:

  作为老朋友,同时我觉得我学的中国的东西越多的话,我就觉得我知道得越少,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从八十年代在世界银行[微博]开始,我就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必须要告诉大家,我自己亲眼目睹了,因为我原来是管理世界银行中国的项目和密切地参与了赵紫阳八十年代的时候的改革,后来就是朱镕基总理的这些改革的过程,我都目睹了。我必须要说,我们要看第一次世界银行的报告的话,这是在1982年、1983年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作是一个奇迹。

  因为我们所制订的那些目标,全部都超额地达到了,很显然有成功也就有挑战,我相信这也正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的时间里,会有另外一轮改革的浪潮,因为现在新的领导已经讲到了是需要新的改革。我在1983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改革,还有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于是要加入WTO,那个时候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改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过去十年里面,很多改革本来应该更快一些,其实我是非常谦卑的,因为我看到了很多其他的国家,比如说像欧洲我们也没有能够做我们本应该开展的改革。但是现在改革已经积压了,不管是在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是税收体系的改革,你们更了解这些,很多领域的改革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加快。

  但是现在的情况非常地复杂,因为我们现在有非常多元化、非常大的经济体,我个人认为情况将是非常好的,如果在有一些领域,我们新的领导者能够很早地就发出改革坚定的信心的话,要有一个今后10年改革的蓝图就会出来,但是我觉得我的看法是,在有一些领域开展得非常快,创造出一些势头。就像在其他的国家,在进行改革的时候,有一些领域都会有一些既得利益,然后你们会像中国非常擅长的一样,在其他的领域能够渐进地在今后的十年开展改革,这是非常好的。

  中国很显然是非常强大的,中文经常说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说不断地进行试验,然后很快地区推广这个实验、扩大这个实验,但是我觉得现在在有一些领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我们需比这个要做得更快一些。否则的话收入的差距,农村城市的差距,以及基尼系数现在的情况都不是特别好,然后再加上我们刚才讨论的环境的问题,这些都会给你们带来很大的经济的成本。世界银行最近也量化了经济的成本,坦率地来讲,我们觉得这种社会的矛盾将会非常难以管理。当然我对这个是非常乐观的,我觉得中国的领导人也理解到了这一点,也采取了一些行动。我们期待着今年晚些时候会有一些大的动作,一些政策的出台。

  在国际的层面上,现在中国非常强大了,也富有经验了,所以说可以更多地参与国际事物,我觉得我们需要在20国集团里,IMF还有其他的论坛里,需要中国的领导力,有时候中国在这方面总是会倾向于说我们是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我觉得中国不再是一个贫困的过程了,中国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只不过里面是有很多的穷人,这是很不同的,因为在全球上,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的国家的话,你就有系统方面的一些责任,你们在向那个方向发展,但是我鼓励你们向这个方向发展得更多一些,因为世界是需要中国的领导力的。

  关于和欧洲的合作,首先我要代表德国来讲话,因为我是德国人,我们是德国公司,德国对于欧洲来讲非常地重要,我觉得在很多的领域,特别是回到刚才您的问题,就是绿色技术、环境友好的增长问题,其实在德国的技术、中国的需求和中国的合作方面,有非常好的拟合,我觉得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合作的领域,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好像人们对于德国的技术以及德国的中型的公司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方面我们不能列出所有的例子,但是我觉得既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友好型的增长方面,在德国也在学习、也在做一些事情,这些对于中国来讲也有借鉴意义,反之亦然。所以我觉得有一些很大的技术的领域、气侯方面,很多的领域,比如说要教育、人力资源等等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加深我们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

  最终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之间两国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和欧洲,欧洲我们需要更多的共同的能源政策、外交的政策,这样的话我们就和中国能够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中国领导人不会再问我们和欧洲哪一个国家去谈,我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欧洲的政策。

  很显然中欧国歌工商学院也是一个例子,我们合作的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记者陈宝成涉嫌非法拘禁罪被批捕
  • 体育中超-埃尔克森绝杀 恒大2-1胜10人申花
  • 娱乐王菲称夫妻缘尽离婚 李亚鹏:女儿归我
  • 财经上海自贸区获批催涨区内房价:一夜涨10%
  • 科技运营商iPhone价格战疑云:或不给高补贴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三家赔45万显失公平
  • 读书战地实拍:残酷真实的越南战争(组图)
  • 教育北大招100处女大学生供血做研究
  • 徐洪才:从李克强讲话看金改路线图
  • 胡文娟:被抛弃的房价收入比
  • 黄凡:创业板是否已到曲终人散时
  • 章玉贵: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
  • 谢百三:北上广深房价为何涨个不停
  • 苏鑫:开发商情绪指数成楼市主角
  • 杨涛:从银行房贷紧张看地产金融创新
  • 齐格:李嘉诚先生与政治的距离
  • 陶冬:中国经济企稳 改革仍是必需
  • 叶檀:养老金改革不能让国民老无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