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采风
文/马卓然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银行业的名声大为受挫,有关大银行的丑闻也是频频爆发。但社区银行却能反其道而行之,受到普通消费者和小商户的青睐。一项数据显示,在2012年,尽管有40多家社区银行因破产而关门大吉,美国社区银行的信任指数却从51%上升到55%。
这种信任的体现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项当属账户的转移。去年初,为了反对美国大型银行对借记卡用户每月收取5美元的管理费, 超过6万名的客户通过社交网络发起运动,将自己存在大银行的资产全部转移到免交管理费的社区银行和信用社。这项运动是转账趋势的集中体现,在2011年,近560万的美国客户将自己的资产从大型银行转移到更为便宜的社区银行和信用社,使得美国银行CEO不得不承认,大银行已经感觉到了5美元管理费所带来的阵痛。
当然,并不是只有大银行感受到了社区银行的威胁,美联储亦是发觉了其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曾公开承认,社区银行是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保持社区经济活跃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对此,美联储专门成立了社区存款机构顾问委员会(简称CDIAC),加强与社区银行的交流和增加政府监管力度。
大街银行
社区银行是以居民社区为依托,在城乡一定的人群居住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当地居民或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个性化较强的金融服务的小型银行类金融机构。这里的“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既可以指一个市、县,也可以是城市和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
当然,在美国,社区银行的边界并不是十分的清晰,只是对小型商业银行的通常称谓,与跨国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区分开来。通常来说,社区银行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是商业银行,其二是规模较小。但即使是在规模的定义上,也存在着分歧。例如,美国业界普遍将资产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下的统称为社区银行,而根据美联储的官方定义,社区银行的资产总额范围扩大至100亿美元。
长期以来,一直到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大银行和混业经营一直都是美国金融界发展的长期目标,无论是1980年签署的《货币控制法案》(允许银行之间并购兼并),还是1999年废除大萧条时期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分立经营),都为金融机构通过并购等手段打造混业金融体系提供法律支持,诸如摩根大通、花旗银行、高盛等世界顶级金融实体都发展成为令人惊叹的金融帝国。
社区银行由于其资产规模和影响力较小,不可能创造像大型银行那样的规模经济。因此,与大银行在资本市场通过杠杆化和推出复杂金融衍生品不断谋取暴利不同,社区银行更多地还是依赖传统的盈利模式——即通过吸收短期存款和发放长期贷款来赚起利差。同时,由于其以扎根社区和服务社区为宗旨,社区银行主要以吸收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的资金作为经营资本。
这种经营模式和扎根当地的特色,让社区银行在泡沫经济时代,一直处在被蚕食的角色,相当数量的社区银行都逃不过被兼并的命运,据统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美社区银行的数量大概在15000个左右,而到现在,仅有不到一半的存活了下来。不过经济危机的到来,让大型银行损失惨重,而社区银行却因其资产量和流动性的不足,承担不了监管部门所规定的负债比率,从而只能坚守传统。但正是这种传统让社区银行幸免于难,在危机时代以其稳定性获得可观利润,在大银行银根紧缩,提高信贷门槛时反而能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规模。
同时,经济危机还扭转了人们的观点,之前被认为越大越好的金融帝国在危机之后变得“大而不倒”,虽濒临破产,但政府只能拿纳税人的钱来救市。而社区银行无论是在股权收益、坏账冲销,还是纯利润率上,都表现得更为稳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一项数据显示,相对于社区银行(这里指资产量小于1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的破产概率是其7倍之多,再加上在振兴社区经济和企业融资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银行能够在银行信任危机年代重获赏识也就不足为奇,业界更是将社区银行标为“大街银行(main street banks)”,与华尔街(wal-street)的那些金融巨头遥相呼应。
关系银行业务
正如电影《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1946年)中,信贷经理乔治。贝利为了安慰那些担心资产安全的存款客户,很明确的告知他们的钱都贷给了他们信任的朋友和邻居一样,在美国的绝大部分社区银行都侧重“关系银行业务”(Relationship banking)。这种业务依靠人际关系,通过与借款人及其周围知情人长期的互动,搜集借款人的个人品德及管理能力等“软信息”,从而做出贷款决定,满足当地居民、中小企业和农场主的金融服务需求。
社区银行从事关系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扬长避短的必然选择。社区银行以服务社区为宗旨,扎根于当地,对社区的居民和企业更为熟悉,拥有大银行无法比拟的“信息资产”(伯南克语),并能大大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很多大银行由于机会成本较高、信息有限导致道德风险过大等原因,倾向于根据从财务报表和信贷报告中得到的“硬信息”来向企业放贷。这种信贷风险的严格把控,对中小企业极其不利,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并不满足银行的融资要求。而接“地气”的社区银行,却能通过关系银行业务,了解客户收入变动、支出状况等有一定保密色彩的个人信息,从而决定贷款的发放与否。
这种基于关系的业务信息,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规模内得到有效收集和传递,难以在一个机构庞大、层级繁多的大银行内部得到有效实施。社区银行扎根于当地,负债业务的来源主要为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存款,而贷款对象亦为当地企业和个人。由于信息在一定空间内的有效传递性,不仅仅是银行本身,就连银行上游的储蓄客户,也可以随时监督贷款客户的信用标准和经营状况。而作为社区银行的主要融资团体的当地中小企业,其主要经营范围也大多集中于当地,身边的邻居既有可能为资金借款人。因此,关系银行业务,不仅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难题,也能大大减少它们的违约情况——因为企业都想在当地客户群体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让借款方和贷款方紧密相连,互相监督,社区银行能够保证一定的资金来源。知道自己金钱流向的储蓄客户,可以放心的将钱存入至当地银行。有了客户的信任,小而灵活的社区银行可以大胆的针对融资寻求的客户设计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费用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机和电子银行等服务。同时,社区银行十分注重业务创新,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由过去单纯经营存贷款业务转为多元化经营,积极开发信托、保险、证券、咨询等新业务,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社区银行的发展与当地企业的经济环境荣辱与共,其投资人亦是当地私营企业主。地区经济活跃度越高,社区银行的利润也会空间越大。因此,社区银行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之中,盘活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当地政府和议会亦是将社区银行当作当地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和赢得选民支持的重要标杆。
小而不倒
近几十年来,美国运行着一个看上去比较分化的金融体系,该体系的半壁江山由那些全球性的、效率极高的、多元化经营的金融巨头所把持,另一半则是由数千家小型本地银行占据,在当地社区从事着经营活动。就像众星拱月一般,在美国,约有92%的银行均为社区银行,其控制的资产量微乎其微,而那些华尔街的大型银行虽然数量极少,资产量确实咂舌。例如,全美最大的6家银行就控制着超过70%的全国资产。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认为成为全球性的和多元化经营的银行巨头是正确的做法,并相信社区银行终将被扫出历史舞台。但是在进来的危机之后,社区银行得到了重新审视,甚至打造小型、本地、专业的银行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如果说大型银行“大而不倒”的话,那么,这些社区银行却是“小而不倒”。与诸如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大型跨国银行相比,美国的社区银行的确小的可怜。但正如少年大卫击败巨头歌利亚一样,小型银行以其灵活机动、扎根当地的特色,有着大型银行无法比拟的作用。首先,从刺激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角度来看,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低于11%的社区银行,向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却占到全行业的近40%,这使得其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另外,当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信誉下降,甚至是遭人痛恨之时,小型银行却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美国整体金融业的口碑,也让人们找到了金融实体发展的另外一种方向。
美国金融体系的先进性,一定程度上正是体现在这种拥有“大而不倒”和“小而不倒”的多样化之上。银行业的成功一方面体现在资产、扩张乃至金融创新之上,另一方面却也归结于以人为本,回归客户本身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实践之中。社区银行虽小,却能在服务当地经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以及提供个性化产品方面,有力的补充着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它绝对是“小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