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7亿元贷款疑存风险 专家称银行应有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14日 07:05  中国经济网微博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4日讯 一直深陷破产传闻的江西赛维日前公布了上半年财报,其净利润亏损10.8亿元,负债总额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业内人士指出,依照赛维目前财务状况,极有可能拖欠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公司(简称“合肥高创”)代建合肥赛维项目资金,转而拖欠浦发银行资金,形成三角债窟窿。浦发银行对此风险应当有所评估。

  经济之声评论员何京玉认为,目前实体经济出现减速的时候,在经济主旋律成为保证稳增长的时候,不要忽视银行的风险管理,不要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求着企业,就放松了对银行风险问题的重视。银行自己应当有一个底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中国经济网就此联系浦发银行,相关人员表示,浦发银行贷给合肥高创的7亿元,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为赛维建厂房,贷款与赛维没有关系,并不存在“三角债”问题。合肥高创代建赛维项目,不需要赛维还钱给合肥高创。浦发银行进一步表示,目前该笔贷款还本付息一切正常。

  记者查阅发现,赛维LDK合肥项目一期投资25亿元,年产能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5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全球同类项目单体投资最大。如按浦发银行说法,赛维一旦破产,哪家光伏企业有能力并愿意接盘去继续经营?

  赛维上半年净亏10亿元濒临破产

  曾爆出业绩堪忧,或将被江西当地国有企业收购的江西赛维,如今在缓解资金紧张、负债率较高的问题上,仍没有良策。根据赛维的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23.86亿元,相比于去年上半年78亿元的收入下滑数倍。减去营业成本、费用之外,录得营业亏损12.46亿元,而上半年的净亏损10.82亿元,其中6月份净利润亏损2.78亿元。在备受关注的负债额方面,截至2012年6月30日,赛维负债总额为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

  因为欧债危机等的影响,占据全球光伏需求量80%的欧洲市场急剧萎缩,造成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能严重过剩。此外,今年上半年美国方面接连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使得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成本大幅度提高,利润被压缩,这让低迷的光伏产品市场雪上加霜。

  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中国前十大太阳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到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94亿元),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Maxim Group特别指出,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破产的可能性最大。对此,业内有声音认为,这表明目前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持续低迷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据华夏时报报道,在一个名为“江西赛维LDK-欠款群”的QQ群中,聚集了一百多位被赛维欠款的供应商或合作者,欠款额从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到数千万不等。这里面既有给赛维提供一单仓库管理软件而被拖欠数十万元的小公司,也有从2006年以来就跟赛维密切合作,累计合作额数亿元而至今未结款项仍高达数千万元的大供应商。

  浦发称“还钱正常”淡化7亿元信贷风险

  此前,江西赛维被曝深陷破产和违约漩涡让多家债权银行卷入其中,浦发银行亦被传出有“15亿烂账”。对此,浦发银行表示,经核实,浦发银行目前在自营业务中对赛维系企业的授信只涉及一家,即:对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贸易融资业务授信敞口2.52亿元,由其母公司提供担保,迄今相关业务还本付息正常。浦发银行还强调,该笔业务也是按照正常的审核和放贷流程进行操作的,不存在违规放贷的问题。

  此外,浦发银行表示,浦发银行对合肥高创((合肥市开发区下属国有企业)代建合肥赛维项目贷款7亿元,由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担保。该笔贷款业务系浦发牵头的中长期银团贷款业务,总额度为10亿元,浦发份额为7亿元。截至目前,该贷款业务还本付息情况正常。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依照赛维目前财务状况,极有可能拖欠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公司代建项目资金,转而拖欠浦发银行资金,形成三角债窟窿。浦发银行对此风险应当有所评估。

  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谭浩俊认为,即使现在能正常运行,但赛维已经濒临破产,为何行长未能对不良贷款做最后的否决?谭浩俊认为,高管的收入既然与业绩挂钩,离任行长也应该承担责任。

  浦发连出风险事故经济减速不应放松风险管理

  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浦发银行暴露出两个案子,一个是江西赛维被曝深陷破产和违约漩涡,让浦发银行卷入了其中;一个是浦发银行广州分行高管被曝违规放贷7800万,共计受贿约272万。经济之声评论员何京玉认为,银行自己应当有一个底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想给银行提一个建议,第一是要不断绷紧神经,第二是要加强行业分析;不能盲目放贷;第三,就是要加固内部的治理结构,分支行行长的权力一定要限制。”何京玉表示。

  银行业近来频频暴露出各类风险。一方面,经济增速的放缓、实体企业经营困难所造成的后果正在传导到银行,银行信贷的系统性风险若隐若现;另一方面,银行的各类违法案件也有抬头迹象。一向顺周期的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考验。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各地频频出现房企破产倒闭风波,浙江部分地区担保圈危机愈演愈烈。这些都在警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重点领域的银行信贷风险进入一个暴露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表示,关于银行各类案件频发,银行要加强内部监管。与此同时,银行对于贷款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虽然整体经济形势下滑,但国家已经出台了“稳增长”的政策,目前银行暴露出的信贷风险不会形成更大的风险。

  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在盈利周期高时,各家银行会争相贷款,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但要在企业盈利回落前做好预判、严判。他认为,尽管由于周期性因素,一些企业业绩回落过快,银行贷款的系统风险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个别银行过于集中的放款而加大自身经营风险的行为还是应该展开自身检讨。

  稳增长与防风险如何兼顾

  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1.8%,引发更多对经济下滑的担忧,“稳增长”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金融时报》分析认为,对银行业来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尚未形成稳定增长态势的形势下,除了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要将把防范风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增长与防风险两个“突出”,既是下半年银行业工作的重点,实际上也是难点所在。

  从根源上说,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实际上是经济增速放缓、实体企业经营困难的后果传导所致;只有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缓解企业困难,进而稀释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风险也很重要,没有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也很难支撑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于银行来说,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不是抉择,而是要兼顾。稳增长是服务全局,防范风险,应在稳增长的前提下,扎实推进信贷结构调整。

  毫无疑问,稳增长是当前政策的首要目标,而且从根源上说,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实际上是经济增速放缓、实体企业经营困难的后果传导所致;只有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缓解企业困难,进而稀释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风险也很重要,没有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也很难支撑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于银行来说,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不是抉择,而是要兼顾。稳增长是服务全局,防范风险,应在稳增长的前提下,扎实推进信贷结构调整。

  因此,在监管层面,应进一步具体差别化监管措施,切实解决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银行层面,则应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以及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从而在保证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行的同时,服务好实体经济“稳增长”的大局。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已下令拦截中国两岸三地保钓船队
  • 体育奥运-伦敦奥运梦幻歌舞中闭幕
  • 娱乐台富少淫魔门新名单出现已婚女星(图)
  • 财经中行诈骗案嫌犯高山外逃8年后回国自首
  • 科技阿里集团任命王坚为CTO
  • 博客雷锋照片摄影师回应真实性质疑
  • 读书军事奇才:林彪总结自己指挥的九大特点
  • 教育低龄留学生逃离应试教育入别样轨道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用爽身粉会有哪些慢性伤害 奶粉被检缺碘
  • 女性大小S六年后再合体 汤唯设计唯美珠宝
  • 尚品最杰出镂空腕表 四大贵族运动装扮指南
  • 星座周刊下周晦暗不明 测你完美指数
  • 收藏艺术大师赵佶投错胎 跟风炒荧光钞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