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整合发展要素 提高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7:23 金时网·金融时报
阙方平 提要 银行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构建良好的银行经营环境,促进银行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最终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在运作能力。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能力、管控能力、发展战略和创新能力,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加强各项发展要素整合,从不同层面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在运作能力,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能力、管控能力、发展战略和创新能力,可以借鉴“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公式,将这些具有不同意义的各种要素抽象地概括为:银行业持续发展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管控能力+科学发展战略)×(创新能力+监管能力)在影响银行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这些要素中,前三项为基本要素,对持续发展能力起着基础性决定作用,后两项为扩展要素,对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乘数放大效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加强各项发展要素整合,从不同层面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在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上下功夫 在市场化条件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源配置的优劣决定了银行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当前应注重从三方面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首先,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超出其他一切资源,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有效激励,仅能发挥其自身潜能的10%~20%,而如果受到充分且正确的激励,则能发挥其自身潜能的80%~90%。所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配置人力资源时,要关注人力资源本身特性,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企业通常都有一种不因事而设人而因人设事的倾向,表现为机构设置过多,分工过细,人员超编,造成了管理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尤为突出。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四倍。可见,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企业管理人员越多,工作效率未必就会越高。 这一现象可从人对事物关心值的理论上得到进一步解释,一件事让很多人来做,员工对集体目标的疏远度随着人数的增多而增大,对集体目标的关心值也会因疏远度增大而降低。由此可见,应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 这些理论思想,为当前我国银行业务流程管理改革提供了方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研究并找到一个最佳的管理层次和人员配置方案,把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降低员工的“疏远度”,提高员工的“关心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应合理配置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是银行发展的最直接资源,可以决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获利结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情况下,银行更应该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尤其是要协调好资源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润率,这也正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当前越来越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情况下,银行应将经济资本向经济发达地区和风险较小的资产业务倾斜,进行合理配置。 此外,应合理配置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银行员工经营的内在动力,是最直接的激励手段,银行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应适当向对银行有突出贡献的业务、人员倾斜,如直接与经济增加值、不良资产清收等因素挂钩,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和业务发展潜能。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