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银行业豪赌信用卡 27家银行谁是最后赢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6:11 《IT经理世界》
“中国人的钱包不仅越来越鼓,而且还在越来越硬。”某外资银行的高管在一次金融研讨会上半开玩笑地说道:“因为里面都是信用卡。” 截止到 2006年,中国信用卡发卡总量已经超过5600万张,虽然13亿人的人均持卡量才0.04张。不过中国信用卡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惊人:以标准贷记卡为例,2004年增长83%,2005与2006年都达到了100%。 爆发性成长背后是中国银行业的信用卡投资浪潮。与国外信用卡是少数银行的小主流产品不同,尚处在跑马圈地阶段的中国,已经有27家银行和机构投入到发卡行列中来,可以用“有一家具备发卡资格的银行,就有一种信用卡”来形容。 信用卡对银行是个好产品。公开资料显示,只要是经营良好的国外发卡行,信用卡业务收入占本行零售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一般都处于20%~40%之间。而在利润方面则更有突出贡献:比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已占纯利润的33%;而美国运通的“运通卡”利润甚至占公司全部利润的70%。 那么信用卡浪潮给国内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收益?在大街上、办公室里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卡促销背后,是国内银行发行一张信用卡的单卡直接成本超过120元的事实。而这么高的投入,却绝少有国内银行从信用卡这项业务上赚到钱。如果说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用三四年的时间走完美国市场二三十年走过的路,那么显然中国的银行却不可能用三四年时间走完美国银行界几十年的信用卡发展历程。 过去的5年是中国信用卡的爆发期,而再过5年,中国信用卡也许就要迎来“结账”的日子——中国信用卡从萌芽到成长,从成长到成熟,最后从成熟到饱和。市场上,最终只能容纳几家行业巨头,他们将占领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显然,今天参与信用卡豪赌的银行不可能都是赢家。 面对这种必然的结局,今后“是否选择信用卡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信用卡去构建什么样的竞争力?”,这对于不同的国内银行,将有着不同的答案。实际上,今天这场全体参与的信用卡热潮,已经开始让逐步市场化的国内银行们,不得不走入差异化竞争的新轨道。 从这一角度来看,信用卡对中国银行业显然不仅仅是一种金融产品,围绕着它的这场“豪赌”其实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