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9日10:12 英大金融

  1907金融危机:美联储前传

  文 | 林蔚然

  对于金融危机,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对于这个方案已经耳熟能详的现代人,可能不清楚的是,美联储这一现代金融世界的霸主却是源于1907年的一场金融危机。

  1897年之后的十年间,美国的出口几乎翻了一番,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也已经增长了三倍有余,就连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都宣称:“我们仍然继续享有毫不夸张的空前繁荣。”只不过,这一“毫不夸张的繁荣”在1907年3月13日突然中断,并在10月份因为两个投机分子的投机活动继续将人们拉入深渊。

  10月23日,林肯信托公司损失了1400万美元,并经历了一小时内现金头寸“惨遭洗劫”的悲剧。这让证券交易所的管理层惊慌不已,并因此惊动了一位70岁的老人——JP摩根,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老摩根被告知,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的话,经纪商将发生大规模的破产倒闭并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这种情况下,老摩根聚集了当时美国几大银行的总裁开会,并决定由银行自发组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他们为几乎所有脆弱的机构提供贷款。同时,摩根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提振市场信心。他还说服了纽约市政府将财政资金存入银行,再由银行向市场机构提供贷款以此来支撑市场对流动性的要求,并为此发明了一种私人的信用货币——手写货币:这种货币的发行人会将其兑换为真实的货币。最终,这次金融危机在摩根的四处奔波努力中被终止。

  这件事让摩根的声誉如日中天的同时,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因为摩根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做的就是现代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但在1907年之前,这一追捧的潮流中并不包括美国。美国人因为历史传统,对于任何大一统的事物都有着蚀骨的恐惧,这一点在美国建国之初关于是否要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之争就可见一斑。

  尽管在汉密尔顿的力排众议之下,第一银行得以成立,但因为全国性银行的设置让反对者担心造成垄断并削弱各州的权力,第一银行仅获批成立20年,最终在1811年到期被关闭。

  第二银行的成立同样是因为战争债务融资问题——第二次独立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的债券融资市场发生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816年,国会批准成立美国第二银行,也同样仅仅给予其20年的“寿命”。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重蹈第一银行的覆辙,被威尔逊总统宣布关闭。

  如果严格考察第一和第二银行的职能,会发现这两家银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因为它们的主要任务并非维持金融秩序、稳定物价,而是为了协助州政府融资,所以更像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

  但1836年以后几乎每十年就发生一次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人对权力的恐惧逐渐让位于对金融稳定的渴求,尤其是摩根财团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让政府和民众开始逐渐认识到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正是在这种呼声下,美国国会议员奥尔德里奇起草并提交了被称为《奥尔德里奇计划》的提案,其主张效仿英格兰银行的先例,成立一家全国性质的中央银行,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不过尽管屡次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让民众意识到中央银行的重要性,这次的提案还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反对的意见和之前反对成立第一和第二银行的意见并无二致:反对者认为该银行会在强大后绑架整个美国经济,且该银行的成立是为东部的富豪服务的。但是这次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并没有人提出对于政府权力扩张的担忧,因为奥尔德里奇计划中的中央银行是一家纯粹私有的中央银行。

  这或许是奥尔德里奇为了避免遭到“政府权力扩张”的攻讦而采取的策略,但是这却招致了另一种担忧: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更会绑架经济,为少数富豪所利用。更何况,奥尔德里奇和摩根有姻亲关系,这种瓜田李下的境地更是让人们怀疑他的动机。雪上加霜的是,1912年民主党人威尔逊当选总统,而奥尔德里奇则是共和党人,美国的两党之争又为美联储的诞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幸运的是威尔逊总统在研究了该计划后,认为奥尔德里奇的提案是对美国金融市场有利的。他支持国会议员欧文和格拉斯在《奥尔德里奇计划》的基础上起草了《联邦储备银行法》,并于1913年推动国会通过了该法案。但值得注意的是,威尔逊总统将奥尔德里奇计划中一个单纯的私有制银行改造成了“名义上股权私有,事实上政府控制”的机构。

  简单讲,美联储是由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12个州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的一个系统。前者是政府部门,后者有股东但属于非营利组织,每年是以固定的利息对股东进行分红,且股东所持股权不能转让。而美联储最核心的部门——公开市场委员会则由7名出身于储备局的执行委员(一人一票)、12名储备银行的主席(共享4个投票权)组成的,轮流行使权力。这种架构下私人对于货币政策的操控乃至影响根本无从谈起,更遑论储备银行主席的任职资格有诸多限制,并不受银行股东的完全控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联储一度被认为是私有制,但事实上这仅是一种“流行的谬误”。

责任编辑:张文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