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9日10:11 英大金融

  京东闪付:京东的时尚新装 银联的攻伐之矛

  文 | 本刊记者 彭慧文 本刊特约记者 张莉兴

  对于京东金融来说,借助NFC支付,起码穿上了一件时尚新装,有机会和支付宝、财付通在秀场上一较高下;对于银联来说,非银机构的加入,让其争夺移动支付市场的力度又大了几分。

  7月19日,京东闪付上线,在支付圈引发了一场大论辩。

  这款支付产品由银联北京分公司与京东金融合作开发,业务流程并不复杂,用户在京东APP中开通京东闪付功能,并将生成的京东闪付虚拟卡添加到苹果钱包、华为钱包、小米钱包等钱包APP,便可以在支持银联云闪付的POS机上使用该功能完成支付。

  论辩的焦点在于,银联有没有通过这款产品向京东违规发放银行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支付账户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功能要弱于银行账户,这次京东闪付首次将支付账户直接纳入到了银联转接清算网络,银行人士认为,这相当于给京东闪付账户赋能,是违规操作;但银联不以为然,称并未向京东发放真正的银行标识代码,京东闪付账户只是一个连接用户银行账户与银联清算系统的通道,它不沉淀资金,并会将完整的支付信息透传给发卡银行和银联;也有金融专家为京东闪付做“说客”,认为其资金来源和流向都是银行账户,维护了银行账户在支付领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帮助银行补充了获客渠道。

  这场论辩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值得画上一个问号。在移动支付时代,非银行支付机构一路高歌猛进,数据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支付宝、财付通双寡头市场格局初定,二者市场份额合计达94.1%。与之相比,京东金融的市场份额少得可怜,以银行和银联为代表的传统支付体系几近被挤出这一市场。在此背景下,即便赋予京东金融发卡权,就像是给了时装模特一件去年的新款套裙,注定圆不了她在T台上大放异彩的梦想;即便增加一家发卡行,对银联又有多大价值?

  京东闪付的真正意义,是银联与京东金融借助NFC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分一杯羹的战略企图。尤其是对于银联,在网联平台即将上线的当下,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

  遭遇监管,错失先机

  改造支付技术、布局移动支付,银联起步并不晚。早在2011年便推出了基于NFC技术的闪付,省去了用户刷卡的麻烦,只需把具备闪付功能的银行卡或NFC手机贴在POS机上便可实现读卡,然后输入密码完成支付。2013年年底,扫码支付在国内市场兴起,银联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当时,支付宝、财付通力推正扫模式(移动用户端扫商家的二维码),银联则在开发反扫模式(商家扫移动用户的二维码),后者以银联线下收单体系为基础,在POS机中植入扫码功能,可以扫取各家银行APP中生成的二维码。当时银联还计划开发一个电子钱包APP,绑定多张银行卡,用户在支付时可以选取任意一张银行卡完成支付。然而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安全性不足为由叫停了扫码支付,银联被迫暂停了扫码系统的推广,聚焦于NFC支付技术。

  NFC支付的安全性比扫码技术要高,在国外受到了主流支付机构的青睐,但在国内推广的最大难题是成本过高,采用该支付技术,需要商家拥有内嵌NFC模块的POS机,费用比购买扫码器甚至只需贴出一张收款二维码高得多,很难得到中小商户认可;而且当时嵌入NFC模块的手机还未普及,银联推广NFC移动支付,只能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将NFC模块嵌入手机SIM卡中,双方曾经就技术标准问题僵持不下。

  在最初推广阶段,银联循规蹈矩的行为模式不改,以安全第一与规范运作为由,并不是所有支持闪付的银行卡和支持NFC的手机都能使用闪付功能,用户首先要把银行卡里的钱圈存到一个用于NFC支付的电子账户,才能支付,该账户非实名、不挂失、不计息,体验很不友好;而要想把钱从该账户提出,必须要到柜台销户。种种复杂的操作,让闪付的便捷性大打折扣,难以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扫码支付相抗衡。

  虽然被叫停,但支付宝和财付通却并未放弃扫码支付,暂停半年之后重新开始布局,并迅速占领了移动支付市场。

  面对非银支付的攻城略地,银联曾在2015年12月推出了闪付升级版——云闪付。升级之后,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需具备NFC功能)的银行APP中生成一张与银行卡对应的虚拟卡,即云闪付卡,然后便能够在云闪付POS机上挥手机支付。云闪付卡与主卡共享同一个账户,终于让用户摆脱了圈存的烦恼,体验性得到大幅提升。然而,推广成本依然是一个障碍,对POS价格敏感的中小商户清一色地倒向了扫码支付。

  再出发,未必没有机会

  在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最终认可扫码支付的存在价值之后,银联再次踏足这一领域,2016年12月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此后时隔半年,2017年5月底正式推出了云闪付二维码支付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银联不仅联合了40余家商业银行,还将京东金融、美团等非银机构拉进了该二维码支付体系。看来,银联有意向做聚合支付,整合分散的小型移动支付机构,以增强话语权。

  但是,本来就已经失了先机,被允许推广后还如此缩手缩脚,“先出规范、再出产品”的推广模式并不被市场看好。相比较而言,银联对NFC支付的推动要显得更为积极。

  如果不考虑成本问题,NFC支付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近年来,扫码支付遭盗刷的新闻屡见报端,在艾媒咨询的调研中,超七成网民对移动支付安全性表示了担心。根据艾媒咨询预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渐趋饱和,增长势头将大幅度放缓,支付机构将从拼扩张速度阶段进入拼服务质量阶段,安全是银联手中一张不错的牌。除了安全性,用手机进行NFC支付时无需连接移动网络,适用范围更广;NFC技术还可以在移动设备锁屏状态下被激活,省去了手机解锁、打开APP、点击扫码等多个环节,便捷性方面也要胜扫码支付一筹。

  2015年年底,银联在发布云闪付的同时,和苹果公司在中国推出了Apple Pay,并称这是一种“让移动支付焕然一新的简单、安全、私密的支付方式”。

  当前,NFC技术越来越成熟,硬件成本逐年下降,更多手机厂商推出支持NFC功能的手机,NFC支付的“群众基础”越来越扎实。对于NFC支付来说,最艰苦的日子已经熬了过去,银联曾经因为领先一步差点成了先烈,如今等市场向前走了半步,NFC支付的春天或许正在到来。

  慢了,窗口期就过了

  京东金融与银联的联手,始于2016年9月,这个组合对两者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京东在线下移动支付领域落后了很多,依靠推广扫码支付追赶支付宝和财付通,目前看来不太靠谱,转投银联的NFC支付,便一次性地完成线下支付布局,获得了超过1000万台云闪付POS机入口。反观银联,守着一群银行发展移动支付具有天然的短板,它需要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持,让支付宝或者财付通自毁长城来跟自己合作也不现实,在互联网领域有技术、有影响力的京东是一个很好的拉拢对象。

  于是二者一拍即合,新产品开发效率也相当高。2016年9月推出白条闪付,银联允许京东的白条用户使用云闪付POS机进行刷卡消费;时隔不到一年,变革幅度更大的京东闪付上线。对于京东金融来说,NFC支付起码让它穿上了一件时尚新装,有机会和支付宝、财付通在秀场上一较高下;对于银联来说,非银支付机构的加入,让NFC支付争夺市场份额的力度又大了几分。

  合作的紧迫性一方面来自于时不我待的市场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网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带给银联的压力。8月4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非银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目前,网联尚未真正落地,网联与银联的势力范围与业务边界还没有最终敲定,这给了银联一个争取更多可能性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很短,银联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终于摆脱了“先出规范、后出产品”的四平八稳的推广思路,顶着银行的反对、市场的争议甚至政策的压力,推出了京东闪付。

  作为一个移动支付市场的“后来者”,这种果敢的行事风格,正是银联所需要的。

责任编辑:张文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