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马明哲的平安银行股东好,还是深发展股东好
理财周报记者 宋佳燕/深圳报道
如果放在公众投资人角度:你是做马明哲的股东好,还是做深发展股东的股东好?
2008年末股价:9.46元,2009年24.37元,2010年15.79元,2011年15.59元,2012年16.02元,2013年上周五22.86元。总市值1171亿。
如果我们把竞争力的定义放在开放市场和自由市场基准上:民生银行是把握了时代最好的银行,兴业银行是资源整合最好的银行,招商银行是最适合个人和家庭服务的银行。那么,平安银行是什么呢?
马明哲为它打开了一扇门——成为金融平台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循环银行,也同时为它关上了一扇门——它正在远离公共业务和公共服务,站在了公共银行的边缘。倔犟的老马会打开他自己关上的那一扇门吗?
这是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交出的第一份银行答卷。自2011年7月,平安集团正式控股平安银行(原深发展)。
在这期间,平安银行的市值比过去的深发展翻了一倍,达到1171亿,股权上涨41.9%(后复权)。然而,与股东利益息息相关的每股收益仅增长0.15元,净资产收益率幅度明显大于同业。
平安银行发生的裂变,始终难以逃离平安集团的金字塔。盘根错节的人事大换血,正是平安集团一步步渗透平安银行的最好注脚。伴随新形成的“一正九副三行助”的人事架构,业务结构也在酝酿一番大腾挪。
动荡从未停止,大考才刚刚开始。
平安银行与深发展:做谁的股东好
平安银行2012年业绩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莫过于分红方案。
分配预案是,每10股送6股,同时派发现金股利1.70元(含税)。而在去年10月,平安银行已给股东派出5.12亿的现金分红。
相比深发展时代,这些胜利的果实显得颇为慷慨。
作为深市第一股,深发展银行早在1987年已成立,一度叱咤A股。而十年后的国有企业逃废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深发展的第二个10年陷入蛰伏状态。
就在深发展开始涅槃的2008年底,平安集团开始与深发展接触,并于2009年与深发展大股东新桥签订换股协议。2010年7月,平安集团通过定向增发,进一步将深发展股权占比提升至29.99%。
深发展和平安银行之间存在两个关键临界点。一个是2011年7月,平安集团正式控股深发展,持股比例达52.38%。另一个是2012年6月,深发展完成所有吸收合并手续,深发展和平安银行正式合二为一,000001的证券代码保持不变,原平安银行注销。
上市20多年间,深发展从二级市场融资数百亿,而分红合计仅21亿,最后一次分红是2008年中。
“受限于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虽然原深发展银行过去三年连续盈利,但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银行才未能实施现金分红。”一位银行分析师在2009年的研究报告里提到。
股价涨跌幅是更直接的投资收益参考指标。在深发展股东与平安银行的两个临界时间点之间,深发展的股东扳回了一局。
据同花顺统计,以平安集团实现控股的2011年7月29日为界,往前一年是“深发展时代”,股价累计下跌9.7%,而往后一年进入“平安时代”,股价累计下跌12.5%。不过,从控股至今,“平安时代”的股价上涨了41.9%,收益明显。
真正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因素,是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而代表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则是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
2012年报显示,平安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跌至16.78%,比2011年下滑3.54%。
“资产盈利水平较低,我们在12年的定价能力有待提升,导致ROE水平较低,未来我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改善负债结构,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平安银行新任副行长孙先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实际上,2010年定增时,平安银行已经开始摊薄深发展的盈利能力。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10年深发展净资产收益率为23.86%,而平安银行为11.17%。长江证券研报指出,深发展ROA(资产收益率)摊薄了近5%,ROE(净资产收益率)摊薄近20%。
在过去几年里,深发展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上市股份制银行当中排名靠前。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2006-2010年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比较,深发展这一数据为19.2,仅次于浦发20.77,招行20.41。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盈利能力如何变,仅收购深发展这项交易,大股东平安集团就收益颇丰。按照深发展银行正式合并吸收平安银行的2012年8月1日计算,收盘价15.16元/股,据理财周报统计,过去十年,平安集团的银行资产成本是362.94亿,浮盈43.95亿。
“平安集团以四两拨千斤,把深发展这张拥有全国性营业牌照的股份制银行收归麾下,无疑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业内人士称。
马明哲想做一家什么样的银行
“平安银行的投资逻辑,并非目前盈利多少,而是大股东能否真正把平安银行改造好。”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整合,被认为是“蛇吞象”。两者最初于2009年真正接触,当年平安银行的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分别只是深发展的37.5%、52.2%、22.0%。无论规模还是实力,平安银行都不及深发展的一半。
而深发展早在2005年已开始业务结构调整,明确提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经营策略。
这一策略,在平安银行时代,得到强化。包括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和按揭贷款,都成为平安银行的长期发展重点。
不同的是,深发展的零售野心在平安银行时代,仅是综合金融梦想的目标之一。
2010年,在深圳举行的深发展信用卡专题研讨会上,该行信用卡中心提出五年战略规划:“公司卡中心的战略是在2-3年内成为重要的利润贡献单元、在3-5年内成为信用卡行业盈利的领导者。”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去年9月的集团专题会议上,提出“最佳商业银行”的战略,并战略细化为“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三个发动机、三个差异化”。
一个目标:成为最佳商业银行,三到五年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五到八年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三个阶段:五年以内,以对公业务为主,发展零售业务基础;五到八年,对公与零售业务并重,协调发展;八年后,以零售业务为主。
犹如汽车转弯,同一个时间内,银行的方向盘从零售方向转为对公为主。
“新的平安银行是在集团综合金融战略下,银行作为集团里重要的子公司,平安银行是服务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战略,实行专业化和集约化的银行。”在3月8日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新任行长邵平表示。
实际上,这是平安银行时代,与深发展时代最大的分岔口。
“新的平安银行有一个强大集团作为依托,为平安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集团有客户7800万个人客户,这些客户都买得起财产险、车险、养老险,都是有价值的客户,全世界很少有银行有这么多的价值客户,我们未来光做交叉销售空间就很大。”对于未来的发展策略,邵平颇有激情地介绍。
几乎可与交叉销售相提并论的,唯有科技。事实上,两者正是马明哲银行梦中的两大“发动机”。
马明哲在其2013年新春内部讲话中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现代科技还在不断进步,3G过后,很快就有4G、5G,平安要做的,就是主动出击超越,跑赢现代科技企业。”他表示,2013年将是新科技变革加速深化的一年,平安未来最大的对手将是现代科技行业。
第三个发动机则是银行自身的发展。
相比四大行布局广阔的物理网点,平安银行望尘莫及。据悉,2012年平安银行在全国27个城市拥有400多个网点。而网点的非传统式扩张,势在必行。
马明哲曾表示,平安银行实体网点不过数百家,而工行布局已超过万家,按照传统线下布局方式,实在难以赶超,而网络化则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
“平安银行会采用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而单纯依靠传统的物理扩张。一方面提高单个网点的产量,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来抓住未来新的客户群的需求。”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说。
就在业绩发布会上,邵平向媒体透露,“我们要把线下的业务,全部开到线上,未来几年发展战略的实现,很大程度是通过线上金融实现。我们架构的调整,业务的整合,未来的发展目标,都是朝着这个方向。不久的将来,大家会看到平安银行在这方面的经营业绩。”
马明哲打开的那扇门和关上的那扇门
分析马明哲以及平安银行,必然要关注自由市场下的另三个对象: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是个人及零售业务最优秀银行;民生银行是把时代把握得最好的银行;兴业银行而是对后台优势输出与资源整合最好的银行。
这三者的市值分别是2354亿、2385亿和2503亿。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的崛起源于时代的重大变化:创新社会以及创新产业的形成与推动。
而在这两年的竞争中,以个人零售业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招商银行被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不可思议的超越。
比如民生银行2010年资产总额仅为1.88万亿,2011年为2.22万亿,2012年则冲到3.21万亿左右;兴业银行2010年资产总额1.84万亿,2011年2.4万亿,2012年3.23万亿。两者皆与招商银行之差均可忽略不计。
平安银行与招商、民生、兴业尚不处同一等级。其2010年资产总额才7276亿,2011年1.25亿,2012亿冲至1.6万亿,只处于第二梯队的上游。
深发展未并入平安银行之前,银行的业务模式与其它银行并无本质区别。而进入平安集团体系后,被纳入金控平台,业务的专注方向调整为整合平安平台系统资源,这大大削弱了平安银行作为公共银行的开放性。
这一放一收,使平安银行的产业战略和竞争力发生了重要改变。事实上,从周五平安银行的新闻发布会得到佐证。从原民生银行挖来担任平安银行行长的邵平表示,“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都不一样,差异化程度非常高。”
有一点可以确认,马明哲绝不会关起门来办一家平安系统的平安银行。那么,马明哲何时打开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平安银行大门,是一家非常值得关注的时间点。
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马明哲在让平安银行重回公共银行之时,应在完成平安银行对平安集团模式完全适应之后,以及摸索到可以把平安集团模式引入公共市场之时。市场值得期待那个时点的出现。
半年前,马明哲在平安集团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8到9年,“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对集团的贡献达到三分天下。
当时平安集团的半年报显示,在其现阶段的业务板块结构中,保险利润的贡献度占到60%,银行约为30%,投资(信托、证券、基金等)仅为10%左右。
在马明哲的金控版图中,平安银行到底是怎样的角色?
新的平安银行已经梳理出贸易融资、信用卡和小微金融作为三大重点业务战略。管理架构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区域事业部制,代替以前以分行为单位管控的模式,划分为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区域。
就在平安集团掌控的这半年,新平安银行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高管大换血。
平深恋正式收购不到2个月,原平安银行董事长肖遂宁,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双双离职。
2012年9月24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聘任邵平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拟选举孙建一为董事长。2013年初,来自民生银行的赵继臣、孙先朗、张金顺紧随着加入平安银行,三人分别管理风险条线、运营和财务、科技和人事。
至此,原深发展高管团队仅剩主管公司业务的胡跃飞一人,而平安银行形成“一正八副三行助”的新高管格局。其中,行长是邵平,副行长队列包括胡跃飞、陈伟、冯杰、吴鹏、叶望春、谢永林、赵继臣、孙先朗,行长助理陈蓉、都江源和张金顺,分别来自原深发展、原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
2月份,高管架构再次震荡。广发银行[微博]原副行长蔡丽凤加盟平安银行,担任副行长,分管零售银行业务。
“在列车高速行驶的路上换轮子,这是马明哲在之前的内部会议上说的,他的理念就是,不管花多少钱挖来的,不管任职时间多长,只要违背他的意图,必须让人走。”
“做保险出身的马明哲,认为只有保险才是最社会化的。”一个不愿公开姓名的平安中层透露。
对于未来的平安银行,是成为依托集团资源的内部银行,还是继续向市场开拓的银行。刚加入平安银行4个月的新行长邵平的答案是:“向市场开拓。”
“一正九副三助理”结构下的未来
平安银行处于战略突破点上,此时的外部环境,已经出现巨大变化。
一度以招行、中信、浦发三家占据股份制银行前三的局面已经打破。民生、兴业两家银行迅速崛起。
以净利润为例,2011年,招行、中信银行分别以362亿元、308亿元的净利润位列股份制银行前两位,但总资产规模少于浦发银行4200亿元的民生银行,反以279亿元的净利润,超越浦发银行,位列第三。
资产总额方面,民生银行与兴业银行,2011年分别突破2.2万亿、2.4万亿,与招商银行的差距分别不足6000亿元、4000亿元。而在四年前,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0208.99亿元、10544亿元,招商银行则为15717.97亿元。
“招行本来在个人业务上是做得最优秀的银行,但是民生和兴业是把握这个时代最好的银行,知道这个时代需求,懂得充分利用技术。”一位资本市场资深投资者称。
平安银行整合彻底收官后,股份制银行的竞争格局注入新的想象。
去年9月,平安银行将原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引入,随后又有3位高管从民生空降。此前,平安银行已经引入民生零售银行部原总经理、“商贷通”创始人郭世邦任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监。在多名内部人士看来,这是平安集团欲把平安银行打造成第二个民生。
不可否认的是,平安银行奋起直追小微业务,而小微一向是民生银行的金牌业务。
“我们今年相当多的资源向小微业务发展。经过前面下半年、去年一年的准备工作,包括产品的准备、区域的调研,今年小微增长势头呈现出来。”平安银行副行长谢永林说。
据了解,为了把更多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平安银行以往大份额业务占比的房贷业务已在今年2月份收缩。
“平安是不是想copy民生?绝对不是!”邵平在发布会上直言。
“因为平安银行是服务集团综合金融战略的。这个定位,和市场上老大哥,以及其他银行定位不一样。我们也设事业部,但我们事业部未来的经营模式跟市场上的有很大区别。目标市场、战略和前景也不一样。”邵平最后强调:“我们是平安特色,平安模式,我们学习和借鉴老大哥银行非常优秀的管理理念,经营方法,但是我们一定把别人好的东西消耗,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东西。我们的做法一定是在市场上,差异化程度非常高。”
尽管如此,平安银行在追赶同业方面,难免心急。
目前,在七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的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净利润几乎全部排名靠后,要想赶超同业,对平安银行而言并非易事。“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不会停下来等你。”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在去年股东大会上说。
去年市场传出平安信托私人财富管理团队或整合入平安银行的消息,被认为是平安集团欲迅速填补平安银行私人银行的空白之举。
近年来,各股份制银行纷纷抢滩私人银行,而平安银行始终没有自己的私人银行。与此同时,同在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信托,其财富管理团队高净值客户数量过万,资产管理规模达亿。
如今整合计划虽然暂时搁置,据平安信托人士称,并不代表这一安排已完全放弃,具体细节都要等高层敲定后再观后效。
“我行的私人银行正在筹备中。”平安银行相关人士透露。
之前高度关注而且中国绝无仅有的“一正九副三助理”构架,承载着马明哲的巨大想法。而作为公众投资人,需要勇敢地判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