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西洋》5月刊封面:不能相信投资经纪咨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17:32  新浪财经
《大西洋》5月刊封面:不能相信投资经纪咨询
图为《大西洋》5月刊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大西洋》封面文章介绍了曾获2003年美国期刊奖”(也称“Ellies奖”)中第四类“杰出报道奖”文章,“上帝派对(In The Partyof God)”的作者Jeffrey Goldberg撰文抨击美国金融业经纪商的不道德嘴脸,以及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在进入市场时所报有的心态。以下为文章概述:

  Goldberg自己对金融投资很谨慎。他认真选取若干股票和债券品种构成投资组合并长期持有。他从未过度利用不动产增值进行再融资,而将大量资金放在401(k)退休账户中,以图保全退休生活。但华尔街导致的金融海啸令他的投资计划被深度套牢,他的投资经纪咨询服务顾问美林证券告诫客户,时下最宜采纳的策略是延展投资期限,以时间换取价值上涨空间。

  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Richard Bernstein称,短期操作亏损概率达到46%,但随着持股时间增长到1-10年,亏损概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但Goldberg引用凯恩斯的一句名言对此加注:“人们最后都会死亡”。然而,同样是这位美林人物以前也称,人们10、15或20年期的长期投资不可能获利,所以要尽快退出投资。

  Goldberg质疑Bernstein的说法,但Bernstein认为Goldberg误解了他的意思,强调一个投资理念应有一段让其能有产生效果的时期。但Goldberg持有的投资已长达15年,市场已跌回1997年的水平,现已亏损的面目全非。即使加上投资获得的分红,他的资产已随水三分之一。

  现状带给Goldberg只有混乱、困惑、恐慌和无名状的麻木感。他不得不求助心理学者来解释他出现的这种古怪的被动麻木。他咨询了因行为经济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DanielKahneman。后者认为这种感觉上的麻木是可预期的。Kahneman称,现在人们变得不再了解自己生活的外部环境。人们此前是按照一定规则行事,而规则让参与者受益。但现在是何种规则在起作用已变得不清楚。以往一些似乎是谨慎的东西已消失了。人们麻木只是对当前不安全程度的一种反映方式。由此可以解释为何一些人对修整自己金融状况无动于衷。这也可能是他在过去的9个月内从未得到自己的投资咨询顾问美林证券的任何建议的原因。

  作为Goldberg本人,他应于10年前就应看穿今天这样结果的一点迹象。当时美林证券向他推荐投资一家上市仅几年时间就倒闭的公司。事后经了解美林是这家公司IPO的承销商,前者自然怀有将所承销的股票兜售给客户的动机。美林也曾数次向Goldberg建议买入并长期持有现股价跌至1美元左右的花旗银行、诺基亚等企业的股票。美林收取的服务佣金却相当客观,其辩称这是优质服务。万幸的是Goldberg并未完全听从美林的意见。他根据巴菲特那句著名的“绝不碰那些你不了解的行业”的原则,投资了自己熟悉的一些企业,并至今仍持有它们。

  Goldberg所犯下重要错误是相信了那些经纪商、财富管理人、咨询顾问和电视财经栏目中人物是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说法。他曾向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创建的对冲基金副董事长,索罗斯之子,罗伯特·索罗斯谈起自己以前的想法。罗伯特向他解释,向金融经纪咨询机构付款,以获取公平和无偏见的咨询意见是一件从来都未有过的事情。他认为投资者只是华尔街垃圾的消费者。他们给出意见只是在掩盖幕后真实的想法,在撒谎。所以决不能将经纪咨询机构视为朋友。罗伯特认为,在此行业中,投资者不会有任何朋友,因这是市场活动。他还告诉Goldberg华尔街的一个说法:投资已是个变了质的行当。

  Goldberg的一些朋友将华尔街的活动看作为是人们对其抱有幻想的一个骗局。近期暴露的诈骗犯麦道夫就是典型案例。还有朋友认为,华尔街就像一个心脏病人,经常需要复苏抢救,但此后的生存并不能延续多长时间。正因如此,人们就不应负债生活。他们一旦负债就会变成华尔街幻想的一部分。

  他的另一些朋友根本不相信虚拟经济。在他们手头富裕时总是添置各种工具和土地这类实物而从不做金融投资。他们不愿负债生活。他们认为这才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一个能够自我依赖的方式。最令Goldberg感到吃惊的是,美国历史上已出现了他的一些普通朋友对经济的感觉甚至超过美林证券首席投资策略师的奇怪时刻。

  Goldberg的朋友之一,价值投资大师赛思。卡拉曼(Seth.A.Klarman)认同罗伯特·索罗斯的说法,即金融服务业并不将中小投资者视为客户,而只将他们视为获取现金的财源。普通投资者不能信赖经纪咨询机构,因为它们只对客户的交易佣金和服务费感兴趣。他们同样也不应信赖共同基金,因它们只想聚敛、控制和利用他人财富。按照赛思-卡拉曼的标准,没有多少美国人能够称得上是投资者。

  现在反思起来,最令Goldberg难以想象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人们预期,即使在他们不工作时也通常能在投资上每年获得两位数字的收益。(皖东)

  往期回顾:

  《大西洋》09年4月刊封面:同一个世界

  《大西洋》09年3月刊:危机给美国带来契机

  《大西洋》2月刊:美国跨过肤色墙

  《大西洋》1月刊:危机之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