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西洋》09年4月刊封面:同一个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11:05  新浪财经
《大西洋》09年4月刊封面:同一个世界
图为《《大西洋》09年4月刊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大西洋》4月刊在封面文章中对宗教世界进行了梳理,以下为文章概述:

  对许多基督徒而言,耶稣来世象征着一个新的,对世间充满着爱的上帝的诞生。耶稣在新约福音书中告诫追随者慈悲无疆域,甚至可向敌手表示爱意。他认为,恭谦者最终赢得世界,并对交往中的自满与傲慢发警告。这与旧约全书中所描述的时常被称之为好斗的上帝,不遗余力地推崇民族主义,对自己最惠的朋友也相当苛刻的形象完全不同。

  早期基督教的故事凸显了一种人类史上的道德方向,是一种以现代形式时常出现的,周期性容忍,友好亲善的扩大。若历史自然产生道德洞悉力,一些包罗万象的目的会被置于人类的努力之中。无论历史究竟是否有目的,其道德方向不容置疑。自石器时代以来,社会组织范围在不断扩大,这种扩大必须要跨种族、不同宗教,或延伸国家间的相互理解。的确,目前伊斯兰和犹太教的格局表现出与早期基督教相同的对抗形式:一个帝国的多种族环境的结束,来培育其他种族划分和信仰的容忍性。

  当人们接触到全球社会组织范围时,看到社会秩序受到亚伯拉罕诸教间冲突的威胁,认识到需要另外的道德进步。尽管不能保证成功,但至少早期基督教史和所有亚伯拉罕诸教信仰的确给人们带来希望的理由。尽管现在走向全球化的世界让人看起来暗淡,但它可能会有快乐的结局,一个像信仰是展现人们最美好的东西那样,展现信仰中最精髓内容的结局。

  耶稣之后的保罗成为他的继承者。他在余生致力于传播耶稣的信念。耶稣门徒,保罗作为受到良好教育的犹太人,对基督教的影响力已到达可与耶稣匹敌的程度。他当仁不让地成为基督教中像仁爱和手足情谊等最著名主题的提倡者。正是保罗在新约圣经中让人们熟知了跨种族和等级甚至性别间的兄弟情谊延伸。他最著名的教诲是,不再有犹太与希腊、奴隶与自由人、男人与女人的隔绝,耶稣救世主在拯救所有人们。

  这种不同种族间相爱的学说源自推动保罗自身的雄心大志与当时社会环境间的互动影响。耶稣死后一个世纪的罗马帝国时代,是一个毫无秩序的混乱时代。农村和小城镇的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他们面对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疏人群,而无任何亲情血缘关系的帮助。这些毫无根基的新都市人在各种俱乐部和骑士会类的社会组织中找到了立足点。当时自愿组合的社交组织非常盛行。有的像职业工会,有的像俱乐部,还有就是宗教团体。

  这在精神层面上就像保罗所称的,兄弟情谊是耶稣追随者的同义词。一所教堂的确就是一个大家庭。教堂给了那些需要亲情血缘关系的人们这样的精神需要。无论形式如何,这些组织都呈现让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有亲情感觉的虚幻家庭特征。

  宗教的凝聚作用甚至在今日的商业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古代普遍存在。希腊与罗马的主要职业组织,造船和工匠等协会从未彻底落入世俗者手中过。今日工商业依赖的交易信任完全依赖于精心设计的法律和可靠的执法体系,而古代的商业信任部分依赖于法律,大部分则依赖于各民族的诚实信念。加入宗教的身份成为此类信念的主要基础。

  然而,保罗的信徒仁爱来自真实的普遍性。他不注重种族和对国家疆界的漠视令人钦佩。若一种古代宗教用通过扩展人们的道德范围以适应类比全球化一样的环境,那么各种现代的宗教也能够起到同样作用。若所有的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拥有足以扩大到包容其他宗教的道德范围,世界肯定会更加美好。幸运的是,伊斯兰和犹太教的早期历史表明,双方都具有古代基督教体现的注重实效的灵活性。一种高尚的环境下会带来每种宗教的良性和仁慈的一面,遏制其好战的一面。

  帝国在早期伊斯兰教的问题上也出现很大变化。当然,创建伊斯兰帝国与创建罗马帝国一样,从未有过以跨文化间的容忍进行研究。现在声名狼藉的圣战学说,似乎在7世纪中叶以伊斯兰合法概念的面目出现。这是在穆罕默德死后,以征服手段作为扫平创建帝国道路的办法。以此学说的最强烈版本看,世界划分为“伊斯兰世界(House of Islam)”和“战争世界(House of War)”。后者是那种即使伊斯兰学说已达到了,但仍对其不信仰的世界部分。之所以称之为“战争世界”是因为伊斯兰领导的责任就是在这些地方进行作战。

  然而,一旦开战,伊斯兰领导的未来会出现变化。尽管让全世界变为“伊斯兰世界”似乎意味着让每个人成为穆斯林信徒,若圣战也是这样目标的一部分,那么如此目标不可能长久。一旦统治的异教徒越多,他们持续反抗态度难以成为和谐社会元素变得越清楚,以强迫异教徒进行宗教转换方式引起愤怒情绪的前景更加可怕。统治者当然希望帝国内部的摩擦越小越好。

  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统治者要让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仍保持各自的信仰,只要他们愿支付特别税收。此做法不激进。古代帝国传统上要求被征服者进贡。此外,可兰经对基督和犹太信徒视为“圣经中人(People of the Book)”,即像穆斯林一样是亚伯拉罕经书的信徒,这似乎表现了本质上的容忍。

  正如基督教宣称耶稣曾言有益于凝聚力的主题一样,穆斯林也从穆罕默德那里发掘出一些有用的说法:宗教信仰无强迫。因它来自可兰经,在可靠程度上,似乎比福音书中所说真实耶稣更接近真实的穆罕默德。它与穆罕默德策略性利益的事实经常保持一致。因而,可兰经对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态度从交战转向友善态度。穆罕默德的确经常谈到,犹太和基督教徒符合获得拯救的条件。

  穆罕默德言行录在可兰经被冻结后处于不固定状态。某些部分被用来支持容忍。如“若他们皈依伊斯兰,这很好;若不,他们仍可保留原信仰;伊斯兰是宽容的”。言行录也曾用来支持一位1000多年前的伊斯兰学者,他不强调讨伐异教徒运动中的圣战,并认为“更大范围的圣战是在反对自己”。

  从上面三种亚布拉罕的宗教信仰看,跨种族和疆界的容忍和友好亲善是作为效用(utility)的附带物出现。如此灵活性让人们感到鼓舞,即那些相信,在高度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三种信仰亚布拉罕宗教的大量信徒们能以和平共处和相互协作,比不容忍和暴力态度更有所得。

  若人们相信以上三种亚布拉罕宗教经书中的任一部所展示的各种最终景象,他们会对最终会出现圆满结局而感到放心。然而,对那些非信徒而言,根据自己生活的不同社会和政治环境中阅读经书时时,经书至少传达了谨慎的可靠信息,即人们是能够扩大他们对其他事物的容忍性,根据周边事实理解它们,即使来自天堂的圣谕也可相应而变。(皖东)

  往期回顾:

  《大西洋》09年3月刊:危机给美国带来契机

  《大西洋》2月刊:美国跨过肤色墙

  《大西洋》1月刊:危机之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