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12:08 新浪财经
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一部总经理白岩 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一部总经理白岩

  新浪财经讯 “2018年信用展望研讨会”于2017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一部总经理白岩出席并演讲。

  近些年来,金融业通过加杠杆实现了资产和负债的迅速扩张,从利润表的表现来看,资金业务在收入当中的占比提升比较明显。伴随着宏观环境的调整以及业务结构的变化,金融行业的风险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特别是资产和负债端对市场的敏感度变的更高。

  白岩也指出,在个体方面风险将进一步分化,“比如加杠杆,有一些机构期限错配可能比较大,但有一些机构相对比较谨慎,加杠杆的期限错配比较谨慎和稳妥,受到这一轮强监管的影响肯定也不同”。

  白岩指出,伴随着加杠杆,很多金融机构出现了套利行为,使得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的传导、资金的空转比较严重,宏观调控对于资金投向的引导效果会大打折扣。

  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规范文件。在白岩看来,首先,宏观审慎监管在加强,“微观上对同业、资管、投资业务进行了规范,对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行比较深入的排查,引导整个行业调整的业务结构,去杠杆,使行业能够回到自己的本原”。同时,监管协调、合作正在增加,可能在更宏观的层面上阻止风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导和空转。

  白岩认为,监管强化之后,风险会得到缓释和分化。今年以来,金融行业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首先,资产负债增速有放缓趋势,同业投资迅速增长的趋势以及负债端更多依赖于市场资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白岩分析称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不良率,农商行明显是最高的,而且今年仍有上升趋势,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略微增长,而国有银行的不良率呈下降态势。而从不同类型机构的收益率情况看,国有银行已经超过农商行成为资产收益率最高类型的机构,股份制和城商行的收益率仍然偏的。

  白岩表示,今年以来,监管推出的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的缓释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系统性风险。但由于个体机构的业务结构不同,风险积累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受到的监管加压影响就不同。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