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08:52 新浪财经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联合出品人杨光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联合出品人杨光

  新浪财经讯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7年11月15-1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中国管理2025”,《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联合出品人杨光出席并致辞。

  其表示未来十年组织管理要完成三个蜕变:智能化,没有智能化则没有翅膀腾飞;本地化,没有本地化则没有双腿支撑;创业化,没有创业化则没有热血贯通全身。

  过去四十年,我们沿着单一线性的高速度快速奔跑,从举国挣扎于温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们的辉煌。但是新的历史阶段已经来临,新的发展环境已经来临,新的时代考验已经来临,新的变革使命也必然已经来临。

  杨光在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热血循环,我们长出羽毛,我们要飞上蓝天,我们要勇敢地变成挥动翅膀,同时征服海陆空多维度的时代引领者。”

  而国家这一神奇转型,离不开扎扎实实地企业,而企业这一神奇转型,也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这就像恐龙变成鸟,离不开翅膀羽毛,但这还不是外在的表象,或者说只是一个结果和目标。真正内在的动力就像侏罗纪的恐龙,首先要把内在机制上从冷血变成热血恒温,这是外在的羽毛与翅膀,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就是企业内在运营,要实现与之相匹配的中国管理2025。这就是我们在十九大新精神指引下,为今年第26届官产学恳谈会所提出的必须要全体官产学精英共同研讨和解答的全新的使命。

  杨光指出,在组织管理上,在未来十年需要完成三个层次的自身蜕变,也就是智能化、本地化,包括基于一带一路的全球化的本地化,还有就是创业化。“没有智能化,我们将没有翅膀能起飞,没有本地化我们将没有双腿支撑,没有创业化我们则没有热血贯通全身。”而如何在十九大新精神的指引下,实现智能化、本地化、创业化,进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正是这次会议三天各项议题的核心诉求。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