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14:27 新浪财经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吴静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吴静

  新浪财经讯 11月2日消息,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7 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11月1日一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三届论坛主题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共建 PPP合作命运共同体”。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吴静出席并发言。

  吴静表示,PPP项目具备资金量大、项目周期长,所以整个项目风险也是一个呈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是贯穿整个PPP项目的周期。从风险大类来分,还包括政治风险、融资风险、组织风险、未来市场收益风险等等。每一个风险下面又包含若干个风险因子,包括融资风险这一块可以分为很多包括信用风险,包括膨胀风险、汇率风险等等。

  她表示,保险业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中国PPP的不断发展茁壮,也做了一些有意的积极探索,特别是围绕一些常规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这方面的大型基础项目提供了一些很成熟的保险服务,包括建筑工程的保险、第三方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近几年国家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大型PPP项目是积极更新的,包括融资风险这一块,信用保障保险是可以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但是涉及到PPP项目资金量大、周期长、守信机制目前还不够成熟,在保更紧比较困难,实践层面上落地还比较有限。

  除了融资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目前保险业也在积极的跟进,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切合点。她认为,PPP项目风险是一个系统管理风险,保险业这一块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局部的切入,要从顶层设计这一块要考虑比较完善的机制,这个机制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社会资本以及金融机构多方参与形成多重的保护的隔离防护墙。这样才能够从根本意义上有效的解决PPP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吴静还表示,要发挥保险资金融通优势,积极支持PPP项目的资金供给。保险资金具有大额、安全稳定的特点,跟PPP项目发展是有天然的契合。这几年在服务PPP发展方面,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做了大胆的探索,取得显著的成果。这几年密集出台支持服务PPP发展的政策文件,为保险服务PPP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截至到2017年的8月底,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投入量达到4万亿,保守估计,根据目前保险资金的发展速度,在“十三五”期间,规模将达到20万亿左右,这一定会为保险资金携手PPP发展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

  她表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社会治理优势,积极探索PPP项目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保险除了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的功能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是社会管理功能。近年来保险业也是不断找切入点,利用好PPP模式参与到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范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陈楚潺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