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1日14:30 新浪财经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

  新浪财经讯 11月1日消息,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7 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11月1日一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三届论坛主题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共建PPP合作命运共同体”。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出席并演讲。

  王承杰表示,要正确认识PPP的模式。从PPP的实践来看,实质上PPP不是今天才有的。以特许经营协议为例,从我国80年代开始就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来开始了PPP的实践,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许经营的内涵已经得到了事实上的扩大。“特许”这一概念不再单纯强调许可与管理,而是演变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协商、谈判的过程。经营也不是向使用者收费才叫经营,更强调的内涵是运营等。从历史发展特点来看,不能简单地将特许经营协议划分为民事协议或者是行政协议。虽然特许经营协议包含了许多的行政因素,比如说土地的征收、土地的划拨、运营标准和监管要求等,但是大部分内容不要否认还是具有交易性,包括合同的定力,竞争性谈判,磋商、出资、建设、运营、产权拥有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分配等,这都是可以谈的。

  他还表示,要正确地运用PPP争议解决方式。就PPP争议解决来看,如果将其严格地划入行政争议,将限制PPP争议解决机制的灵活性,限制当事人的救济渠道。当前关于PPP争议解决方式的争议,不是因为PPP本身有多复杂,而是因为PPP这种经营活动中有政府这一个身份的存在,而导致了复杂。

  事实上从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实践来看,这种争议和担忧,把仲裁排除在争议解决办法之外的认识他认为是有点私欲为重。贸仲委的争议解决是与中国的争议实践同步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贸仲委受理大量的BOT、BOOT特许经营案件,据不完全统计,处理的实际纠纷已经有300多件,涉及金额数百亿,涉及高速公路建设、供水工程、污水处理、棚户区改造、水电站建设、旅游区开发、工业园区开发、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争议当事人有来自全国各地乡、县、市、省等各级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

  今年在财政部和发改委的支持下,贸仲正式成立了首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仲裁中心,专门从事PPP的解决。为什么成立 这一中心?是因为仲裁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适宜PPP争议解决。比如说它的专家档案,专业性,独立性、保密性、高效性等。特别是大家要注意独立性,为什么?因为PPP的争议里面有政府存在,这一独立性的特点就显得更加突出。

  此外,他认为有必要加强PPP的立法。因为目前规则不统一,政策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等。这种完善法制建设,主要解决法律法规不一致的问题,要解决法律的缺失要补充和完善的问题,就争议解决来讲,他不认为要制订专门的争议解决的法规,其实既有、原有的法律渠道,不要因为有政府的存在来使判断失真,而要从相关的行为、性质来判断它应该是行政归行政,是民事的归民事,是商事的归商事。在这点上,不管是立法还是纠纷也要本着“三个有利于”:一个是有利于纠纷的解决;第二个有利于PPP模式的推广;第三个有利于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陈楚潺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