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18:15 新浪财经
华扬联众:数字洞见时尚新趋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扬联众:数字洞见时尚新趋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浪财经讯 2017第十届金投赏创意节于10月16日-19日在上海举行,华扬联众专场于17日下午举行, 出席嘉宾为华扬联众创始人、董事长苏同,百度营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侯丽斌,著名设计师张驰。

  以下为对话摘编:

  张驰:大家好,我从事时尚领域已经有十几年了,时尚是一个大的车轮,我们光看到今天流行的嘻哈的文化,其实在80年代美国其实已经流行过十年了,之前是摇滚文化。

  时尚文化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为什么现在的街拍大牌明星穿的并不是很带动消费,反而是很亲民的照片会得到消费者的喜欢?十年前并不是这样。十年前我看到,哇,好帅一个大的特别时尚的打广告,特别大牌的这种形象会打动我,今天为什么变了?因为时代的变化,因为互联的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我们时尚也是这样,就是要与时俱进。

  时尚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理解就是当下的艺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所谓的设计师,再大牌品牌的东西,看他十年前的东西也会觉得很土,就是一种当下文化的一种散发的东西,就是所谓的设计,服装就是这样。有可能你坚持再十年,你又洋气了。我们现在看纪梵希就觉得有点土了,今年就不流行了,五年前纪梵希很流行,这就是一个轮回。

  苏同:从张驰的话里我听到几个比较关键的事情,对于时尚这件事儿来讲,我们会发现尤其对于年轻一代,对于当下,对于马上的这种概念,对于速度的概念其实要求是最高的。我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全球最大的快时尚的像ZARA整个的产品的反应链那是一周之内的,这是以前的所有时尚品牌都做不了的事情。正好到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会觉得特别匹配。刚才讲消费升级,跟大家讲一个例子,我会觉得从它的身上也看到了消费升级。

  我相信再往下看五年,中国品牌的机会是慢慢来了,今年5月份中国开始有一个“中国品牌日”,我相信中国品牌会越来越像原来的美国,后来的日本,越来越多的本土的品牌成为全球的品牌。因为我们中国搭上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船的时候,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的强盛我们往外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其实是有机会成为这个方向的。

  在过去所有的设计师无外乎来自海外,近五年我们看到欧洲、北美、日本,我们都看到很多华裔的设计师,也看到更多中国的品牌出现在这里,我相信跟消费者之间的结合和这种机会给品牌也带来了更多的一些契机。

  侯丽斌:根据BCG最新的消费趋势报告,在2020年整个的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达到6.5亿美金,而在未来的五连,就是其中65%的消费将由刚才我们提到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来主导。这意味着整个为的中国的消费市场,包括这种时尚行业,以及奢侈品行业主导人群是由年轻人主导了。中国作为一个GDP全球排第二的国家,也是人口大国,在整个年轻化的趋势下,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我们会发现,在刚才提到的这几代年轻人群他们由于诞生于互联网,所以他们对于整个时尚,包括奢侈的理解跟老一代的比如70后、60后这些曾经的社会精英,其实他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他们可能在这种叫族群文化,包括个性化,以及时尚化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有几个趋势:

  第一,移动化,本来时尚就是一个在生活中无处不被激发的状态,比如我刚才看到苏总的西装,我第一眼就觉得太帅了。由于这个技术的这种发达,我其实拍一下他的裙子或者他的西装立刻就可以搜到同款。比如鹿晗在微博上穿了一个LV的戴帽衫,这个时候就发现在百度上马上有鹿晗同款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可能是几百倍的增长。互联网文化对时尚其是一个在神经上实时的触动。过去说时尚,或者是设计师他的才华主导了整个时尚的主流,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时尚它越来越民主化和数字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跟张驰,通过跟华扬一起合作,一起为时尚赋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我们可以实时洞察消费者他们为什么今年喜欢带Slogan的T恤,他们为什么喜欢丝绒,背后有很深刻文化的触动和文化的动因,这块其实数据上是可以为我们的设计,甚至为我们品牌在移动化和年轻化插上翅膀的,所以这块我们也非常期待。

  苏同:张驰你觉得呢?Linda刚才讲在年轻在当下的背后,从你设计的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反应是快的,但是在数据和你的设计之间,你觉得有些什么不一样的机遇能带给我们?

  张驰:像侯丽斌刚才说的未来的这种设计可能会更跟这种数字化结合,我非常的认同。我觉得其实5—10年之前有一些运动品牌就是在分析这些数据,然后怎么去符合人体工学,怎么去符合舒适性这方面。我自己其实还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对于文化层面来看,数据当然是一个当今当下的一个非常主流的一个文化,数据化。但是我觉得我是从事这个行业,这是一个艺术行业,一个潮流是怎么产生的,你可以去研究它,因为我们人都是群居类生活的人群,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效应变成一个什么最后的潮流,他肯定不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人与人之间的感染,文化是艺术的东西,包括它是根据一个人的感染力来形成的。

  一件作品为什么能够影响人,首先要具备一点,就是具备了这个时代所有人认同的这种语言,才能去达到这种震撼,它超越一点点之后让大家就感到不一样,感到新鲜的这个喜悦感,那么它一定会加以传播,比如我觉得他很酷,酷在哪儿,我也不知道,他是符合这个时代文化气质的东西。比如我们说的《中国有嘻哈》,在20年前直接会被抓起来,他是没有办法去符合这个时代东西的一个节奏的。所以有时候说文化这个东西,我一直相信一点是什么?就是有时候文化它是能够一个人的影响力,是能够影响很多人的,潮流有时候是靠数据的,有的时候文化的起源,文化的一个东西是来源于一个思想家,一个领袖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所以也要坚持在对文化的这种对自己艺术的这种探索中,但是不能去离开数据化,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跟数据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两种完全新鲜的东西,数据化完全是新鲜的东西把它结合起来之后为产生更大的能量。

  苏同:品牌过去这些年,过去十年二十年我们也找品牌代言人,现在更多的品牌代言人也出现,以前在互联网上只要卖货就好,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互联网上有互联网的品牌,每一个做电商的,做游戏的原来只要流量,现在回归到我也要品牌,我同样要文化,我同样在文化的背后我说我要时尚,我要我的调性。从这点上来讲两位怎么看?

  侯丽斌:关于品牌请流量小生或者流量小花做代言人这个现象,其实我们发现过去其实奢侈品也好,高端的时尚品牌也好,他们其实是高高在上的,他们代表的是一种精英文化。然后他们代表的是这种触不可及的成功、高贵。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就很多品牌在积极的去进行,通过与这种互联网和流行文化的这种结合,去实现品牌的年轻化,就因为奢侈品其实他们已经遇到了很多的危机感,如何抓住年轻市场,其实就是抓住未来,这个大家其实都知道。

  比如LV去年首次启用“二次元”的元素,这其实是品牌的一次冒险,可能也是一个探索和姿态,就是说我其实懂你们,我拉近跟品牌的距离,但是至于这个是不是大幅的拉动了他的销售,这个我们暂时还没有数据,但是这其实已经看到了一个奢侈品也好,时尚品牌也好,他们面临这种移动化、原住民,就是他们去主动的拥抱,去寻找他们心灵里可能最容易产生共鸣的那个点。这块其实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去找出来,比如说他最喜欢哪个明星,通过大数据,随着我们的数据越来越完善,以及AI时代,AI代表什么?AI其实代表的海量的数据以及最先进的机器自我学习的这种运算方式,另外其实就是它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就是它能发现我们之前发现不了的东西。

  品牌在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其实我们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告诉品牌,告诉我们的时尚行业,在二次元里80后和90后他们偏爱的形象是不一样的。这背后首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现象,以及背后现象的文化动机,我们其实都可以通过数据去表达。

  另外一个就是代言人的这个事儿,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找到关联。

  同时,品牌在年轻化的时候他们大胆的起用这些流量明星,其实背后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些流量明星他们具有非凡的号召力,我们知道以鹿晗为例在百度一年的搜索量高达1个多亿,所以就是当你搜“鹿晗”的时候如果鹿晗代言的品牌以及鹿晗他本身可能他对于服饰对于时尚的偏好。背后关于粉丝经济,通过数据去洞见怎么去号召,怎么去发动粉丝的力量,以及明星本身自己的高产的或者我们不能说高质量,就是它更原生的这种网络内容的生产能力,这是过去可能在专业的广告公司不具备的,但是明星具备。所以在这块我们的品牌也好,以及未来我们的从事的广告行业,我们如何通过数字化的环境,将明星的这种威力以及它的高转化率,它的原生内容即刻的爆发力,然后我们再如何结合数据,然后以及结合我们品牌的这种策略,以及文化内涵,我们去更好的去为品牌在数字化上有更多积极的尝试,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苏同:代言人这件事,以往的代言人,包括品牌,包括设计领域,他对于代言人的看法和用法,现在从你的角度你怎么看?

  张驰:因为我觉得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一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说时尚,时尚不是一个年轻人的事儿,如果你去看意大利的话,时尚是一个从老人到小孩都会在乎的事,它是一个全民的事情,它是随着我们时代,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我们这一代70、80、90就是一代,再往前就不说了,他们不会关心这部分的事情。往后的人会越来越关心,00后、10后会越来越关心,等我们这一代没有之后,他们老了之后他们也是关注时尚的。

  我想到代言人的事,明星的这件事情,其实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会这么去看,因为明星的这种影响力,从全球看明星粉丝的力量,可以看到很多品牌都是去极力寻找一个有他们品牌属性的这么一个人,然后来告诉这些消费者,我们品牌其实跟他有共性,我们之所以找这样的代言人是因为我们赞同他的某些东西、某些地方,其实我们都是人嘛,我们说的时尚,时尚其实是以人为本的,我们看的就是人,我们看的不是物。

  所以找代言人是一个很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标杆,都有这个时代的偶像。我觉得我们所有其他人都愿意去看这些漂亮的人,看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所以我们把他们视为我们的标杆。所以我觉得现在来看的话,其实我觉得是一个肯定会一直继续下去的事情,就是代言人。

  品牌年轻化,有些牌子并不年轻化,因为比如说像爱马仕,我并不觉得它年轻化,它一成不变,但是它有很好销售的底蕴。之所以为什么很多品牌都需要年轻化,根本在于市场不接受它,它才年轻化,年轻化是为了去向市场妥协。

  有一个观点,我们所有的品牌,我们去看大牌事实上,他们以他们销售额,以卖了多少亿来标榜,其实并不是这样,我觉得时尚并不是这样,包括这个品牌也并不是这样的,一些好的品牌并不是屈服于大的财团收购,他就专注于自己的精髓,这是人类文化匠人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歌颂的事情,这个时代缺乏匠人精神,觉得我们可以重振我们的匠人精神,通过我们现在的努力,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苏同:两个人的立场完全不一样,在各自的路上都走得比较远。的确我们认为在整个的时尚领域里我们并不认为年轻唯一的方向,虽然在过去几年潮牌大行其道,很多的新的品牌从它的品质,在提高价格高一点点的情况下而统治了这个市场。同时我们发现,我们很多的老牌的品牌依然在往前走,虽然没有原来那么顺利了,但是依然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了。从我们的这个角度我们应该去想一下说,时尚类的、奢侈品类的或者品质高的如何跟年轻的消费群体建立关系,从各自两个人的角度来讲,百年的品牌也要活下去,如何跟年轻人沟通,两位怎么看。

  侯丽斌:其实我觉得如何去跟年轻人沟通,首先要懂他,你得知道他的喜怒哀乐,他喜欢什么,他在意什么。刚才说到,80后也好,90后也好,00后也好,他们其实更关注自我,他跟我们可能70后、60后不太一样,我们可能在红旗下长大的,那个时候我们更关注集体,就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但是新的一代他们觉得叫我酷故我在,就是我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我存在。而且他对于族群文化的认同远远大于整个社会对他的认同,所以在这种族群文化其实也是这种叫时尚的细分化和个性化,以及品牌它本身刚才张驰提到的,就是它百年传承的这种品牌的精髓,品牌的精神和新时代的这种文化主流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共鸣点,一个交叉点,我觉得这个是整个品牌面临的一个问题。

  需要一个平衡,不能说一味的坚守,如果不符合整个市场的大的趋势,有可能不进则退。如果一味的迎合,丢失了原来的品牌精神,这也是没有原则的妥协。所以在这个背后品牌如何在坚守与这种更及时的进化中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块其实一个是有品牌自身的实力,设计师的才华。最后我还是想说,可能真的数据能够帮助大家。以及AI技术的应用,我们也看到很多特别有趣的大牌他们已经开始做一些结合AI技术的设计,比如说像日本他们可能就做过一个Bra能够测你的心跳,当你碰到真爱的时候会给你心跳,告诉你碰到真爱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未来你们是否可以设计一款男生的不但酷,还可以测穿上之后我的体脂含量,这个我相信对于年轻人他可能是一个很的一个沟通的角度,那这里面其实背后还是数据和技术如何结合时尚去创作无限的未来的空间,这块是特别让人期待和兴奋的。

  张驰:说到怎么让年轻人去理解,让年轻人去明白这件事情,其实我想举几个例子,我们现在中国的时装产业,其实我回国创业有八九年,从我看到的时装产业的变化,变化到今天的话拿上海时装周来举例子,比如觉得八年前我们看到的一些品牌,他们去努力的方向是传承,去发扬中国老一代的那种龙啊、凤啊,这种东西,然后我接触那一代的大的也做得很好的企业家他们会跟我说,张驰你知道吗,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他们老以这种思想灌输到这个里面去,然后花了很多钱,比如去巴黎做秀,做的都是龙凤,他们去看了之后他们并不会喜欢,但是看到现在的今天2017年的上海时装周,你可以看到这些年轻设计师他们的东西其实你可以去看,给他们很好的平台,他们去到很多发达国家都可以被接受。为什么?因为设计的语言变了,这个东西其实是跟语言一样,跟英语一样,我们现在全世界交流的语言,他如果说西班牙语,我说的是一个什么非洲土著语,两个人看不懂的。我们现在好在于我们现在用了一种全世界的语言,美学的语言去跟大家去交流。

  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的东西,有民族精神的这些企业家他们想的是什么?就是我要把我们中国老的传统的东西去发言,大家不要可否认的是今天这个社会到2017年,我们被西方的文化、文学、音乐、美学已经统治了一个世纪,现在的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个时代你能说出来他的就是我的吗,并不是,有的人问我张驰你的东西哪里存在中国的元素?我跟他说我设计的就是中国的元素,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东西,就是并不是我们要拿老的语言去跟人沟通。所以让大家年轻人去理解的方式是需要尝试找到一个全新的适合于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跟大家沟通,所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找到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