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15:29 新浪财经
江振诚(图片来源:《远见》杂志) 江振诚(图片来源:《远见》杂志)

  文∕王一芝 《远见》杂志

  江振诚又得奖了!

  4月初,有‘饮食界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着名饮食杂志《餐厅》(Restaurant)公布全球50大最佳餐厅,江振诚在新加坡开的Restaurant ANDRE名列第14名。

  不只如此,一个半月前公布的‘2017亚洲最佳50大餐厅’最新榜单,江振诚主导经营的新加坡Restaurant ANDRE、烧烤餐厅Burnt Ends和台湾RAW全上榜,目前亚洲没有任何一个主厨有过这个纪录,称他为亚洲第一主厨,一点也不为过。

  今年41岁的江振诚,过去十年来,身上的光环从没少过。然而,当江振诚在全世界大放异彩的同时,却一心只想改变台湾的饮食教育。

  他的坚持〉开发新菜色 食材百分百零耗损

  ‘浪费食物是fine dining餐厅的致命伤,’江振诚举例,有时一块牛排只取最软嫩的部位,一枝芦笋只切最幼嫩的一段,一根红萝卜从买进到盛盘,只剩原来的50~70%,平均30%的顶级食材都浪费掉,‘身为指标性餐厅,我们是不是误导了社会大众?’

  被封为‘哲学家主厨’的江振诚陷入思考,为了实践‘食材不浪费’的料理新浪潮,他不断推出新菜呼应。

  新加坡那道属于八角哲学里的工艺(Artisan),是用菊苣、过猫、龙鬚菜等17种蔬菜,搭配白魽鱼、鲔鱼鱼肚及醃燻罗勒油醋酱做成的沙拉。至于本来应该被丢弃的皮或不好看的边角,全被江振诚保留下来,拿去发酵成蔬菜汤。

  等到客人吃得差不多,再淋上喝起来像酸白菜的发酵蔬菜汤,把剩下的菜、酱连汤一起喝掉,就像洗盘子一样,做到百分之百零浪费。

  他随手挑起两颗青白色的草莓放在掌心介绍,‘这是绿草莓!’定睛一看,这并非市面上贩售鲜红欲滴的草莓,而是尚未成熟、青涩的不合格草莓,通常不会被多看一眼,等待瓜熟蒂落当作滋养土壤的肥料。

  这些人家不要的绿草莓,被江振诚拿来和绿番茄、绿咖哩揉合,料理成有冰沙口感的冷汤,‘没有晒到太阳的绿草莓,味道就像芒果青,尝起来酸酸的,用来搭配浓厚的绿咖哩,有解腻的效果,’江振诚会心一笑。

  在他心中,绿草莓代表台湾三成卖相不佳、无缘进入超市货架贩售的丑蔬果,他用丑蔬果入菜,只是想证明,蔬果没有美丑、好坏之分,没有食材该被低估,‘如果能顺应食材的特性做最好的料理,丑蔬果也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江振诚(图片来源:《远见》杂志)江振诚(图片来源:《远见》杂志)

  他的愿景〉编纂首本台湾饮食辞典

  江振诚在去年底RAW两週年的记者会上宣布,将花一年编纂台湾的饮食辞典,现场静悄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听得到,但他眼神笃定。

  非做不可的原因是,他看到市场上充斥着无感季节的蔬果,一年到头重复吃一样的红萝卜、高丽菜或白花椰菜,如此一来,食材种类将愈来愈少,数量需求却愈来愈大,生产者供不应求,只好被逼着让食材速成。

  既然每天都需要红萝卜,农夫只好种那些一年四季都不畏寒暑的品种,落得原本能种出18种胡萝卜的台湾,现在市面上只看得到两种。

  季节感模煳了,人的感知也无法清澈。把创作当成写田园诗的江振诚试图把菜园、果园和花园直接搬到台湾人的餐桌上。‘如果照着24节气吃不同食材,每种食材是不是就拥有充裕的休息和营养?’江振诚反问,答桉不言可喻。他打算以24节气为主轴,把台湾横向和纵向的食材全部分类,建立一个生态系统。

  就从台湾开始吧!人生大半时间都站在岛外往台湾看的江振诚再清楚不过,台湾拥有成为全世界24节气示范岛的绝佳条件。

  这也是美国《纽约时报》旅游版的美食专栏所指,台湾提供了在地食材从产地直送到餐桌的可能性,是新加坡和香港所不能的。

  但必须先改造台湾厨师的观念。主因在于台湾外食比例超过七成,这代表厨师逐步主导了市场需求,甚至是生态。

  江振诚期许未来这本‘台湾饮食辞典’能成为新一代厨师的依据,这样开出来的菜单不再一成不变,而是跟着节气走,用需求改变生产。

  ‘台北厨师何必大老远採购伊比利猪,也许深坑就有顶级猪肉,’他认为厨师握有改变台湾人饮食习惯的大权。

  他的虚心〉亲自下乡 挖掘在地好食材

  不管新加坡Restaurant ANDRE或台湾RAW,菜单上都没有菜名,8道菜列了24种食材,就像玩宾果游戏,这意味江振诚视食材为王,上桌的菜色全凭当天採买到的食材而定,完全落实‘料理配合食材’的风格。

  那是20年前法国米其林三星双子星主厨(Jacques&Laurent Pourcel)到台湾西华饭店客座,给江振诚的第一个震撼。

  没有制式菜单,没有松露、鹅肝、鱼子酱等高贵食材,他们使用台湾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在地食材,做出米其林级法国菜,让当年只有20岁的江振诚啧啧称奇。

  他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说,一位好厨师在食材面前必须虚心。即使已晋级为世界名厨,江振诚对在地好食材的寻找从没停止过。

  这也是后来江振诚在台南经营农场的原因。这个广达两公顷的农场,主要提供Restaurant ANDRE和RAW的根茎类蔬菜,农夫按照江振诚有机、不除草的想法种植蔬菜,外人望过去根本是荒山野地。

  对江振诚而言,‘新鲜’只是好蔬菜其中一个要素,包括土壤、水质、纬度、日夜温差和生产者技术,都是决定性关键。之所以选在台湾,除了绝佳的农业条件之外,最重要的是,这裡是他的家乡,于是他替农场取了一个‘Racine’的法文名字,意思是‘根’。

  他的投入〉严谨自律 对顾客却十足贴心

  从‘做菜’到‘种菜’,江振诚不讳言,厨师比任何一个职业辛苦,不只要烹煮好吃的料理,还要同时扮演科学家、农夫、艺术家、生态学家等超过十种角色,但他乐在其中。

  每当大多数时间守在出菜口淋酱汁、调整摆盘的江振诚,眼神偷瞄到客人吃下第一口后,忍不住偷笑的表情,就是他身为厨师最大的成就感来源。

  ‘他懂了,接收到我创作这道菜的灵感和想法,那是从盘子上看不出来的,’江振诚很享受这种透过料理和客人对话的方式。

  在江振诚心中,任何的奖项似乎都敌不过客人一句称讚。只要他离开厨房,眼光都在客人身上,没有一刻离开过,不同于在厨房的严峻威冷的杀手表情,他亲切地走向RAW的每一桌客人,带着笑容和他们寒喧、话家常,不管要求拍照、签名或握手,统统来者不拒。

  RAW开幕之前,江振诚曾试坐每个座位,揣摩客人看到餐厅的每个风景,为了增添风情,角落再放上一大盆白色芦苇;每个餐期开始前,外场服务人员必须爬上梯子,把天花板的聚光灯对准每个餐桌,那些全是专业摄影棚聚光灯,一般人最多只装4盏,江振诚打了60盏。

  不同于有些米其林主厨,不满客人不趁热好好享受美食,只顾拍照上传,江振诚帮客人打了最好灯光,欢迎他们尽量拍,甚至还办美食摄影比赛,赢家免费吃一次RAW,‘我在乎客人的用餐经验,不用去限制,而是想办法让它变更好。’

  去年江振诚出版《八角哲学》一书,把Restaurant ANDRE厨师们过去一年绞尽脑汁创作的料理全公诸于世,连跟了他13年的主厨都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你才会想新的,’江振诚笑着回答。怕失去当初的原动力,他从不让自己待在舒适圈太久。这次,他回到人生的起点,为推动台湾饮食教育而努力,除了重拾初衷,更多了身为台湾之光的使命感。

  他从头到尾使用台湾食材、空间裡每个细节都由台湾人设计执行、厨房到外场用的都是台湾年轻人。江振诚更打破台湾餐厅经营模式,晚餐只做一轮生意,只接受网路订位,成本高到不行,却只卖午餐、晚餐1850元+10%,Chef table区2680元+10%,让台湾餐厅老闆跌破眼镜,但RAW至今仍一位难求。

  ‘我必须做出一个示范,才能让台湾餐饮业服气,’江振诚认为,只要够用心绝对做得到。

  江振诚的八角哲学

  八角哲学(Octaphilosophy)是江振诚料理创作的根据。八个元素指的是,Pure(纯粹)、Salt(盐)、Artisan(工艺)、South(南法)、Texture(质)、Unique(独特)、Memory(忆)和Terroir(风土),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延伸出不同的属性,又能创造最平衡的体验。

  本版文章摘自十月《远见杂志》。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将在11月1-2日举办第十五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新浪网为媒体伙伴。远见高峰会活动讯息: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15th_hrqylxgfhtp/index.shtml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