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7日11:31 新浪财经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研究员黄仁伟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研究员黄仁伟

  新浪财经讯 由复旦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上海论坛2017”于5月27日-29日在上海举行。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研究员黄仁伟出席并演讲。

  黄仁伟表示,当前世界正在进行场权力转移,毫无疑问,中国是这场权力转移的主角,然而中国能否通过自身智慧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出现,世人仍对此有众多疑惑。他以“一带一路”举例称,“中国智慧”可以让中国避免德国、日本、苏联的失败,走出超越国家,超越历史,超越意识形态不同道路。

  以下为演讲摘录:

  黄仁伟:当今的21世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权力转移,这场权力转移不同于古代的王朝兴衰,也不同于新航路发现以后,东方财富向西方的转移,也不同于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这不是一场世界霸权之争。

  关于权力转移,大家都把目光对准了中国,认为中国是这场权力转移的主角,问题就是中国会不会在这场权力转移中重蹈历史的覆辙,重复历史的悲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没有答案,或者已经给了答案——中国会走德国、日本、苏联的老路。我今天想讲的是另一个答案,中国不会走这个老路,因为中国有“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可以让中国避免历史悲剧,也可以让世界避免历史悲剧。

  我用“一带一路”做个例子进行说明。

  其实权力转移不完全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转移,最终是思想、观念、制度等软实力的权力转移,这是最深刻的权力转移,这是非常艰难的。其实在中国智慧中,最重要的是软实力权利的转移。

  首先我们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带一路”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南北大运河。万里长城是中国最古老的军事防御的基础设施,南北大运河是中国古老的交通基础设施,这两大基础设施实际上确定了中国的国家结构,中国几千年的领土版图的结构。中国人了不起,2000年前就能建造这么伟大的工程。

  “一带一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它和中国历史上的基础设施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中国曾经用长杉和运河把国内打通。现在我们要用“一带一路”把世界打通,它要影响今后几百年甚至于上千年的历史。这么大的工程,其实在中国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就揭示了——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国家要想富,一个村庄要想富都要先修路,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实际上,中国在最近的20年时间里经历了一场基础设施革命。2000年以来,大概将近15年的时间,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全国范围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远距离输变电、无线电的通信、港口、机场、全球定位系统,全套立体的基础设施网络等等。由于中国基础设施网络的完成,才有可能建立亚洲的基础设施,否则你说从蒙古到越南怎么走,哈萨克斯坦到东南亚怎么走。如果亚洲的基础设施网络能够建成,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网络也可以建成。

  中国用了15年时间完成了这个网络,在整个欧亚大陆范围内大概要用3倍的时间,差不多40年到50年时间就能够实现欧亚大陆以至全球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第二点,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也就是说采取渐进的方法来实现巨大的战略目标。“一带一路”这个巨大的工程只能在一个一个具体的项目中实现,“一带一路”绝不是在一年两年,甚至于五年内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很多国家,包括国内的很多朋友都以为我们在三两年里面就可以完成“一带一路”,这完全是做梦,但你如果了解中国渐进主义的思想方法,就可以想到这样一个巨大工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都是走的渐进式道路,最大最困难的任务都是用渐进的方法来完成的,而且中国的文化也是如此,“量力而行”,不主张一家包打天下。

  现在“一带一路”早期收获的项目,实际上都是同当地国家具体的工程结合,但是随着“一带一路”项目越来越多的落地,它就会连成片,连成线,最后连成网。所以中国在“一带一路”中,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现在有几个重点地区,我们就可以看到有所为,中巴走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哈萨克斯坦也有,这些大项目已经落地了,你在“一带一路”总体上看还是一个局部,但是已经给我们带来一种模式,就是“一带一路”和当地项目的结合,就是“一带一路”成功的路径。

  第三,“一带一路”还会引起很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国际关系的变化,大家也很担心,中国会不会用“一带一路”强迫谁做什么。你只要了解了中国的人际关系哲学,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中国讲究的是两相相悦,就是说双方都自愿做这个事,所以“一带一路”的所有项目一定是双方,或者是三方,甚至于四方互相情愿的事情,有一方不情愿,我们也不会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带一路”不是政治工具,它完全是和当地发展结合的社会经济项目。所以中国的人际关系哲学,在“一带一路”里面是非常普遍的。

  第四,要了解中国的秩序在“一带一路”当中怎么表现,对于现在的国际秩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纠偏作用。中国的秩序观其实有两个核心概念,就是仁政和王道。在中国的政治哲学当中,王道和仁政是两个正面的概念。中国在“一带一路”中一定会建立一种能够被别的国家接受的秩序。现在,世界都在讲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有多种模式,西方的全球治理就是要求各国接受西方的治理模式,这是前提条件,如果你不接受西方的治理方式或者是普世价值,那么你就不能在全球治理中取得合法性。

  但中国的“一带一路”不设这种政治前提,所以“一带一路”同当地的制度,同当地的文化结合,以当地的制度和文化为主体,而不是用“一带一路”改变当地的制度和文化,这是我们的一种秩序观。

  第五,当然“一带一路”还会遇到很多风险,所以中国政治当中还有一种概念叫由乱而治,“一带一路”的治理要和当地国家治理结合,安全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等,我们不是看不到,很多人说你以为“一带一路”好弄吗?风险很多,我们现在天天在研究“一带一路”的风险,但是所有这些风险都是要靠当地的国家和人民参与治理,而不是用中国的力量,我帮你把这些都包下来。

  比如说打击恐怖主义,这是某一个地区共同的任务,像中巴走廊,肯定会遇到恐怖主义的风险,但是我们在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和巴基斯坦合作,控制这一地区的恐怖主义风险,即巴基斯坦合作打击了恐怖主义,也推进了重要一环节。

  中国秩序观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对当代秩序纠偏。“一带一路”是一个包容、开放、多样性的发展过程,这个包容、多样性、开放的过程,在“一带一路”里面必须贯穿始终,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多样性的文化,世界上所有大国里面,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是历史最悠久的,它是儒、道、士的结合,所以中国并不排斥任何文化,对任何文化都是接受的,中国有很长的专治制度,这种专治是存在,但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在这种文化当中成立起来。所以有融乃大,这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我们在“一带一路”中同样要体现这种文化。

  第六,中国的天下观经常被人家贬低,认为中国的思想非常狭隘,认为自己是中心,四周都是环绕中国的,天下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过去确实是这样,但是天下观里面有许多合理的东西,天下观实际上指的是现代的中国要以世界,以人类为己任,这个“天下”超越了西方的地缘政治,超越了势力范围,超越了盟国体系这样的旧政治空间概念。所以这个天下观在现代的条件下,变得先进了,比盟国体系,比势力范围要先进很多。

  我们通过“一带一路”把天下观这样一种空间概念变成了具体的,比如说利益结合点,网络的枢纽点,金融的中心,文化的中心,产业的梯度转移,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在天下观的空间里面都可以出现。如果用势力范围,用盟国体系,用地缘政治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七,中国的利益观也是超越西方以我为主的狭隘利益观,中国欲取之必先予之,你要想要一定要先给人家,对于最穷的人,我们只给不取,对于比较穷的人,我们多给少取,对于差不多发展水平的,我们可以先给后取,这都是益在前,利在后。所以“一带一路”也不是一个施舍,而是用市场方式运营,但是在运行中,我们讲益再讲利。我们不能搞以前的那种无偿援助,“一带一路”要可持续的话,必须益在前,利在后,益和利并行。

  第八,中国是一个拥有很长历史的国家,所以在各种关系的处理中,有一套中国的战略文化,这种战略文化从春秋战国就开始存在了,形成了一种纵横捭阖的战略文化,中国战略文化非常丰富,比如说《三国演义》,中国的战略文化,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什么中国相对其他国家会少犯一些战略错误?要理解中国的战略文化。

  第九,“一带一路”还要处理好临国和民族关系这样一些复杂问题,在中国历史上,这方面的经验也非常多。可以说整个丝绸之路不管是路上、海上都是中国古代先驱们用古代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开辟出来的。我们屈指可数的人物都在“一带一路”上,张骞、玄奘、王昭君、郑和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大的外交家,国际活动家都是在丝绸之路上产生的,所以中国是非常善于处理周边和少数民族关系。

  最后一个,中国的智慧就是和平与战争的辩证关系,在《孙子兵法》里面充满这方面的机会,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智也等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用兵就不用兵,不到万不得已就不用兵”,这样的思想贯穿中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到现在为止,我们防御战略还是这样。

  所以智慧的智也是知道的知,知道就是知己知彼,我们建设“一带一路”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知道各国的想法,也需要各国知道中国的想法,在这个互相知道的情况下,中国就产生一种超越国家,超越历史,超越意识形态的智慧,中国就不会重蹈覆辙,世界也不会重蹈20世纪的世界大战和冷战,这就是我们对世界权力转移的中国答案,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