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范思立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按照张燕生的说法,“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全球化良治的一个有力抓手。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在“逆全球化”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意义更重大

  中国经济时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明显进展,同时也澄清了较多疑虑,现在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如何准确把握其时代意义?

  张燕生:在历史上,兴盛期和开放期往往是重合的。因此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全球化有两个前途:一个是光明的前途,光明的前途就是我们继续推动全球化,我们需要改进过去全球化的缺陷,推动一个公平、创新和良治的全球化;还有一个是黑暗的前途,“逆全球化”有可能使全球化进入间歇期。最坏的情景会不会出现像20世纪20—30年代的情景,发生世界战争?会不会出现20世纪70年代的情景,发生世界经济危机?因此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自贸区(FTA)战略、推动扩大内需的战略、推动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就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在“逆全球化”的情况下,推动“一带一路”的意义就越重大。

  应该承认,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刃是机遇,历史上凡是全球化得到发展的阶段都在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上,凡是搭上全球化这班车的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快速增长。但另外一刃是风险,在历史上全球化都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高频率发生的时期。

  推动全球化的动因有三个:技术驱动、空间推动和市场机制的推动,也就是说全球化既有创新驱动,也有开放驱动,还有市场机制的推动。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可以给全球带来新机会。

  越是新科技革命,全球化的意义就越重大。IT革命带来的变化是“哪里有农民工,资本就在哪里安家”;这次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是“哪里有需求,资本就在哪里安家”。因此,“一带一路”契合新科技革命,它能够在全球满足碎片化需求、分散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和本地化需求。

  还有,全球的老百姓对传统的开放、对传统的一体化、对传统的全球化越失望,“一带一路”的意义就越重大。传统的全球化,没有解决好1%和99%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地球村和地球村良治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老百姓不满。要想解决全球一体化到底能否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问题,可以通过以平等、包容和合作为基础的“一带一路”建设来实现,因此它必将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全球治理的主动作为

  中国经济时报:“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对中国和全球发挥哪些作用?

  张燕生:第一点,从定位来讲,“一带一路”是战略布局。我们会发现,“一带一路”也就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延伸扩展到对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的开放,而且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中国和世界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点,“一带一路”是一个管总的战略。比如说,老百姓买这张纸愿意付两毛钱,中国卖的纸是8分钱,每个老百姓买中国生产的纸,他能够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为1毛2分钱。过去30多年,谁能买到中国的纸,谁就能享受到中国的福利。你会发现主要还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把中国制造的产品分销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就能享受到中国的福利。那么谁能够把中国的产品、中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呢?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也就通过中国渠道把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产品和福利送到“一带一路”沿线那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转型;同时,可以使全球老百姓享受到中国制造的福利。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全球治理的主动作为。去年,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增加了三个议题:第一个是关于发展;第二个是关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执行;第三个是关于撒哈拉以南沙漠最不发达国家的供应问题。也就是当前的全球治理怎么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这也是“一带一路”定位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带一路”的本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当前全球产能过剩,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像美国和欧盟的产能过剩就越严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能严重短缺。因此,“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就把全球过剩的产能送到全球严重短缺的地方。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短缺;全球福利过剩,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短缺。“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如何能够提高有效供给,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始终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它有利于全球再平衡。

  第四,“一带一路”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张规模庞大的合作网络,携手打造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智力丝路、和平丝路,以钉子的精神抓下去,积小胜为大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建设将在2020年取得初步成效,在2025年—2035年,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显著改变。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经济时报:当我们充满预期时,应该理性地提出其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从而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您有哪些具体的风险提示?

  张燕生:未来的“一带一路”对于我们将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国际产能合作是把我国的技术、资金和管理,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需求、劳动力、资源要素有效结合起来。现在国际产能合作重点是13个领域,这13个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能够有利于经济再平衡。但是这13个领域中的像钢铁、有色金属、化工、铁路、轻纺、汽车等行业,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如何保证是低碳、绿色的?其实对我们来讲,既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第二,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要聚焦重点,就会涉及到“一带一路”的规划和沿线国家战略和规划的对接,就会涉及到怎么能够使沿线的老百姓、年轻人、小企业有机会参与、有机会共享。这对我们提出了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用行动来证明

  中国经济时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遇到了国际社会的一些质疑,如何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张燕生:“一带一路”就是我们要回应国际社会所提出来的一些质疑,比如,很多的朋友会问,“一带一路”是不是要搞新殖民主义?尤其是与第三方合作,比如同法国、英国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一些非洲朋友就会提出来,是不是老殖民主义又回来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能够造福于本地老百姓和本地经济,能够造福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用行动证明。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居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的历史。在新的条件下,怎么能够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它更需要的是行动。

  还有一些朋友问,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会不会遵守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会不会遵守环境保护的中国标准?所以,“一带一路”建设要能够和当地政府一起,探索建立起符合沿线国家国情、州情、市情的新的环境标准和行动。  

  “一带一路”建设最终促使中国完成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经济时报:应该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风险较大,中国企业如何把控风险?

  张燕生:我们总是讲“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但是,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制度风险比较高,其市场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都比较高。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竞争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说在风险最高的地方,恰恰是完成中国企业转型最好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我们怎么能够从过去30多年的代工模式——技术不是自己的,品牌不是自己的,渠道不是自己的,只有低成本要素是自己的,转型到自主创新模式,即完成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转型。

  企业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从我们过去30多年的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竞争的旧模式下转向靠竞争力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入到中高端?企业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从过去的简单模仿、山寨、抄袭,能够转向自主创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完成企业转型、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因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它将是构建一条文明之路、合作之路、多彩制度的纽带,它将惠及沿线相关国家和域外的国家,最终能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