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8日14:5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亚布力金融风险论坛”于2017年2月25日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出席并发言。其表示总体上看当前系统性风险问题值得关注,但是短期内爆发的可能性并不大。有各种原因,例如政府的调控能力、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而且目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对资本金的监控、杠杆率的监控也是比较严格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马险峰:关于中国的债务问题,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首先,债务规模总体上反映金融结构,即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或社会主体从债务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金融结构可以简单地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中一个是银行信贷,另一个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和股票。从数据来看,货币市场方面,2013年我国M2/GDP是195%,而美国当时的M2/GDP是87%,尽管近两年数据有些变化,但趋势是类似的,可以看出我国货币发行量大,超过美国一倍多;从资本市场来看,2013年我国的股票市值/GDP是87%,美国的这一占比是49%,英国是380%,但由于美国股票市值增长的比较快,2016年底美国的股票市值已达到GDP的4倍左右。

  对比来看,中国的金融结构是货币多、资本少,而美国是货币少、资本多。从(货币+资本)/GDP来看,也是美国高,中国低。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结构也不合理。但目前我国的金融结构相对于此前有明显的优化趋势。从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占比来看,十五期间的5年累计数据大概是5%,十一五期间为10%,十二五期间为15%左右,2016年全年约17%,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相比于银行信贷,企业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方式,由投资者直接承担的风险增加,提升了经济体系内金融市场的透明度。1989年以后日本股市泡沫破灭的核心问题是,尽管日本股票市场比较发达,但是主办银行和企业互相持股,实际上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尽管有股票市场,但日本其实是一个以贷款为主的经济体。当呆账坏账比较多的时候,因为银行和实体经济的企业互相持股,而银行又是大股东,谁也不能破产,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消化。

  而我国是银行和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在这种体制下直接融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体相当于透明度越来越高,出现风险事件以后投资者把风险分担了而不是像银行融资为主的情况下靠金融机构来消化,因而恢复起来也比较快。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08年金融危机时道琼斯指数是6000多点,目前已经超过20000点,可以看出美国金融市场恢复起来是很快的。总体上看,尽管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中债务规模增长得比较快,但实际上债券市场的发展比较快,在总量增加的过程中结构也在优化,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在内均快速发展,金融结构一直在优化调整。

  其次,从政府债务来看,尽管我国政府债务总额看上去比较大,但我国政府与发达国家政府有本质区别。债务问题关键还是看有没有足够的资产,资产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未来的现金流,一个是现有的资产。我们的政府资产包括税收、土地收益和国有资产,其中税收收入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入,比较乐观,同时政府还拥有大量的土地所有权及国有企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政府只有税收收入,相比之下中国政府资产中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资产更加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的负债能力和中国政府的负债能力就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能够支撑中国完成城市化、工业化,实现快速发展,走向现代化。现在市场上很多判断中国政府债务的风险很大,我觉得未必,但政府怎么样有效地负债,怎么样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好,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地动力,在这方面还可以有改善空间,但风险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大。

  最后一点我想谈的就是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问题。那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呢?系统性风险首先是有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导致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对投资者信心造成重大打击,金融市场暂时不发挥功能,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这个才是系统性风险。

  我的体会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国际上的系统性风险虽然经常发生,但国内上,我觉得问题不太大。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如政府的调控能力、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目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对资本金的监控、杠杆率的监控是比较严格的,总体上看当前系统性风险问题值得关注,但是短期内爆发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从理论上讲,系统性风险总有一天会发生,对于监管来说防控系统性风险肯定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从证监会来讲,我们从1991年到现在这26年的时间里主要是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监管体制和监管理念的设计,未来如何对债券市场加强监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